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79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表面清理的抛丸清理机,尤其是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抛丸清理室体都是采用长方体结构,室体结构尺寸和占地空间大,抛丸空间有效利用率低,这种长方体室体结构在抛丸清理室体下方必须采用纵向和横向两个螺旋输送机输送弹丸到提升机,使得抛丸清理机的成本增大。另外抛丸清理室体大都是采用密闭结构,看不见工件被抛打状况,抛打时间不确定,生产效率低。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它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且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抛丸器、抛丸室体、斗式提升机系统;斗式提升机系统设置有进丸口侧、出丸口侧;还包括弹丸螺旋输送机、丸渣分离器及工件支撑架、工件提升系统、工件自转系统;抛丸室体的内腔为圆柱形;在抛丸室体内的下部设有高度方向倾斜且连续的流丸工作面,流丸工作面的最低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系统的进丸口侧。
在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中,所述流丸工作面的边缘与抛丸室体的内表面之间无缝隙。
在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中,流丸工作面为一倾斜平面。
在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中,在抛丸室体上连接有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
在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中,所述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上分别装有高强玻璃制作的可视窗口。
在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中,所述的抛丸室体外表面为圆柱形,相应的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呈圆弧形。
在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中,所述的斗式提升机系统布置在抛丸室体的背面;
所述的抛丸器设有两台并都设置在所述抛丸室体的同一侧,且两台抛丸器呈上、 下方向排列;
所述的弹丸螺旋输送机的进口连接斗式提升机系统的出丸口侧且弹丸螺旋输送机位于抛丸室体的上方;
所述的丸渣分离器的进口与弹丸螺旋输送机的出口连接,丸渣分离器的出口通过软管与所述抛丸器的进料口相连,丸渣分离器位于抛丸室体上方和弹丸螺旋输送机之间。
在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中,所述的抛丸室体的内表面装有耐磨高锰钢护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它的抛丸室体的内腔设为圆柱形,圆柱形抛丸室体内的下部采用倾斜布置的流丸工作面,弹丸通过流丸工作面直接流到斗式提升机下部的进丸口侧,省去纵向和横向两个螺旋输送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室体内的空间利用率高,且设计合理,弹丸输送效果好;(2)抛丸清理室大门上装有高强玻璃的可视窗口,可以观察到抛丸清理室体内工件被抛打状况,调节和控制抛打工件的时间。(3)此外,抛丸清理室大门也设置为圆弧形,与圆柱形抛丸室体外形相适应,增加了外形的美观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抛丸室体;2抛丸器;3流丸工作面;4斗式提升机系统;41斗式提升机系统电机;42斗式提升机电机直连链轮;43斗式提升机上部驱动链轮;5弹丸螺旋输送机;51 弹丸螺旋输送机驱动链轮;6丸渣分离器;7除尘管道;8除尘器;9工件支撑架;10工件提升系统;101工件提升系统上下移动电机;102工件提升系统左右移动电机;11工件;12抛丸清理室大门;13室体除尘口 ; 14工件自转系统;141工件自转系统驱动电机;142工件自转系统驱动链轮;143工件自转系统从动链轮;15电控柜;16维护栏杆;17弹丸流量控制气缸。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所示,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主要包括抛丸器2、抛丸室体1、斗式提升机系统4、弹丸螺旋输送机5、丸渣分离器6、及工件支撑架9、工件提升系统10、工件自转系统14。其抛丸室体1的内腔为圆柱形;在抛丸室体1内的下部设有高度方向倾斜且连续的流丸工作面3,流丸工作面3的最低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系统4的进丸口侧。该流丸工作面3的边缘与抛丸室体1的内表面之间无缝隙,以防止漏丸。在抛丸室体1上连接有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12。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12上分别装有高强玻璃制作的可视窗口。抛丸室体1外表面为圆柱形,相应的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12呈圆弧形,室体内的空间利用率高,且外形美观。该抛丸室体1的内表面装有耐磨高锰钢护板。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抛丸器2设有两台并都设置在抛丸室体1的同一侧,且两台抛丸器2呈上、下方向排列。其斗式提升机系统4布置在抛丸室体1的背面;斗式提升机系统4设置有进丸口侧、出丸口侧。其斗式提升机系统电机41通过斗式提升机电机直连链轮42、斗式提升机上部驱动链轮43驱动斗式提升机工作。弹丸螺旋输送机5的进口连接斗式提升机系统4的出丸口侧且弹丸螺旋输送机5位于抛丸室体1的上方。弹丸螺旋输送机5通过弹丸螺旋输送机驱动链轮51也从斗式提升系统电机获取动力。
丸渣分离器6的进口与弹丸螺旋输送机5的出口连接,丸渣分离器6的出口通过软管与两台抛丸器2的进料口相连,丸渣分离器6位于抛丸室体1上方和弹丸螺旋输送机 5之间。
上述的斗式提升机系统4、弹丸螺旋输送机5、丸渣分离器6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还包括一台除尘器8。除尘器8通过除尘管道7分别与丸渣分离器6、室体除尘口 13相连。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还设置有弹丸流量控制气缸17, 其控制着从丸渣分离器6进入抛丸器2的弹丸量。这部分结构也同现有技术。
在抛丸室体1的上方、丸渣分离器6的两侧设有工件支撑架9,工件支撑架9的下部装有工件提升系统10,工件提升系统10可以沿工件支撑架9上的导轨来回移动,以便工件11进出抛丸室体1,工件提升系统10可以上下移动起吊工件11。针对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工件提升系统10设置了工件提升系统上下移动电机101、工件提升系统左右移动电机 102。
抛丸室体1的上部设有工件自转系统14,工件自转系统驱动电机141和减速器驱动工件自转系统驱动链轮142,工件提升系统10上装有工件自转系统从动链轮143,通过链传动动力驱动工件提升系统10上的工件自转系统从动链轮142和工件11转动,实现工件 11外部被抛打。
该工件提升系统10、工件自转系统14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工作时,工件提升系统10提升工件11上升,工件提升系统 10沿工件支撑架9上的导轨移动进入抛丸室体1内,工件自转系统14带动工件11转动,然后合上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12,两台抛丸器2启动,抛丸器2连续抛出的弹丸抛打在工件表面。因为抛丸室体内腔为圆柱形,且内底部设置了倾斜的连续的流丸工作面,所以抛打后的弹丸沿着倾斜设置的流丸工作面3下落到斗式提升机系统4的下部即其进丸口侧,即使落到抛丸室体内腔边缘处的弹丸也会沿着其圆弧边缘顺利落下,而不会卡住。
利用流丸工作面3输送弹丸,省去纵向和横向两个螺旋输送机,结构简单,弹丸输送效果好。
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流丸工作面3为一倾斜平面。本发明的流丸工作面也可制成倾斜曲面或凹凸不平的倾斜面等,都能实现流丸功能,但优选倾斜平面,不仅因为倾斜平面制造安装都很简单,而且成本低,此外倾斜平面流丸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为防止漏丸,该流丸工作面3的边缘与抛丸室体1的内表面之间无缝隙。
弹丸在斗式提升机系统4的提升下到达斗式提升机系统4上部,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弹丸螺旋输送机5,经螺旋输送进入丸渣分离器6的分离,合适的弹丸再次进入抛丸器2对工件抛打,工件表面经过多次抛打后清理完毕,抛丸器2停止抛打,工件自转系统14停止工作,工件11停止自转,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12打开,工件提升系统10从圆柱形抛丸室体1中移出,卸下工件11,换上需要抛打的工件11,又一个抛丸清理循环开始。
通过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12上的可视窗口可以观察到抛丸室体1内的工件11被抛打状况,及时地调整和控制抛丸时间。
如图2所示,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还设置有维护栏杆16 ;并与该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配套设置了电控柜15 ;这部分也为现有技术,不作为本发明的重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抛丸器、抛丸室体、斗式提升机系统;斗式提升机系统设置有进丸口侧、出丸口侧;还包括弹丸螺旋输送机、丸渣分离器及工件支撑架、工件提升系统、工件自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抛丸室体的内腔为圆柱形;在抛丸室体内的下部设有高度方向倾斜且连续的流丸工作面,流丸工作面的最低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系统的进丸口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丸工作面的边缘与抛丸室体的内表面之间无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流丸工作面为一倾斜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在抛丸室体上连接有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上分别装有高强玻璃制作的可视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丸室体外表面为圆柱形,相应的两扇抛丸清理室大门呈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任意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式提升机系统布置在抛丸室体的背面;所述的抛丸器设有两台并都设置在所述抛丸室体的同一侧,且两台抛丸器呈上、下方向排列;所述的弹丸螺旋输送机的进口连接斗式提升机系统的出丸口侧且弹丸螺旋输送机位于抛丸室体的上方;所述的丸渣分离器的进口与弹丸螺旋输送机的出口连接,丸渣分离器的出口通过软管与所述抛丸器的进料口相连,丸渣分离器位于抛丸室体上方和弹丸螺旋输送机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丸室体的内表面装有耐磨高锰钢护板。
全文摘要
一种单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抛丸器、抛丸室体、斗式提升机系统;斗式提升机系统设置有进丸口侧、出丸口侧;还包括弹丸螺旋输送机、丸渣分离器及工件支撑架、工件提升系统、工件自转系统;其特征是抛丸室体的内腔为圆柱形;在抛丸室体内的下部设有高度方向倾斜且连续的流丸工作面,流丸工作面的最低端延伸至斗式提升机系统的进丸口侧。它的抛丸室体的内腔设为圆柱形,圆柱形抛丸室体内的下部采用倾斜布置的流丸工作面,弹丸通过流丸工作面直接流到斗式提升机下部的进丸口侧,省去纵向和横向两个螺旋输送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室体内的空间利用率高,且设计合理,弹丸输送效果好。
文档编号B24C9/00GK102528674SQ2012100459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尹建国, 张天军, 张朝阳, 李吉胜, 王健, 王立合 申请人: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