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化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553阅读:1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化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碱液去除金属网表面无用成分的槽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化槽包括一个盛装碱液的容器,采用煤或气体加热的方式加热容器内部盛装的碱液。利用热碱液刻蚀金属网,将金属网表面一些不需要的成分溶掉,形成富Ni的多孔表面。但现有活化槽的加热方式使得槽内的碱液受热不均匀,不仅影响活化效果,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化槽,利用夹层及夹层内的流动导热油,可以对槽内的碱液进行均匀加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活化槽,包括用于盛装碱液的槽体,所述槽体外部设置有外壳;外壳与槽体间设有盛放导热油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若干根导热管。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温材料制作的保温层。作为另一种改进,还包括一根延伸到槽体底部的进气管。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加热层的底部和四周都设置有导热管。作为一种另一种优选,所述槽体用镍钢复合材料制作,槽体内侧为镍板,槽体外侧为钢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活化槽,利用槽体和外壳之间设置的夹层及夹层内盛装的导热油,通过热管进行加热。由于导热油具有流动性,使得碱液受热均匀。保温材料制作的保温层,用以保持导热油的温度。延伸到槽体底部的进气管可以向槽体内通氮气,用以搅拌碱液,既能使碱液进一步均匀受热,又能使碱液上表面不易凝固。加热层的底部和四周设置的导热管可以更均匀加热导热油,从而更均匀的加热碱液。镍钢复合材料制作的槽体,更加耐高温碱腐蚀。

图I是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I槽体、Ia钢板、Ib镍板、2外壳、3加热层、4保温层、5进气管、6碱液出口、7导热油出口、8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盛装碱液的槽体1,所述槽体I外部设置有外壳2 ;外壳2与槽体I间设有盛放导热油的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内设置有若干根导热管8。外壳2的外部还可以设置保温材料制作的保温层4。还可以设置一根延伸到槽体I底部的进气管5。最好加热层3的底部和四周都设置导热管8。槽体I可以用镍钢复合材料制作,槽体I内侧为镍板lb,槽体I外侧为钢板la。使用的时候,将金属网放置到槽体I内,浸泡在碱液中。加热导热管8,导热管8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油。由于导热油为液体状态,能够在加热层3中循环,使得槽体I内的碱液均匀受热。需要更换碱液的时候,可以将碱液从槽体I底部的碱液出口 6放出;需要更换导 热油的时候,可以将导热油从加热层3底部的导热油出口 7放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活化槽,包括用于盛装碱液的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外部设置有外壳;夕卜壳与槽体间设有盛放导热油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若干根导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温材料制作的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化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延伸到槽体底部的进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的底部和四周都设置有导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用镍钢复合材料制作,槽体内侧为镍板,槽体外侧为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化槽,包括用于盛装碱液的槽体,所述槽体外部设置有外壳;外壳与槽体间设有盛放导热油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若干根导热管。具有上述结构的活化槽,利用槽体和外壳之间设置的夹层及夹层内盛装的导热油,通过热管进行加热。由于导热油具有流动性,使得碱液受热均匀。保温材料制作的保温层,用以保持导热油的温度。
文档编号C23F1/32GK202658233SQ20122026654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陈华飞 申请人:泸州泓江电解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