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铸造用结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11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管铸造用结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晶器,尤其涉及铜管铸造用结晶器。
背景技术
结晶器是一种承接从中间罐注入的钢水并使之按规定断面形状凝固成坚固坯壳的连续铸钢设备。它是连铸机最关键的部件,其结构、材质和性能参数对铸坯质量和铸机生产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开浇时引锭杆头部即是结晶器的活动内底,钢水注入结晶器逐渐冷凝成一定厚度坯壳并被连续拉出,此时,结晶器内壁承受着高温钢水的静压力及与坯壳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等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综合作用,其工作条件极为恶劣。为了能获得合格的铸坯,结晶器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有(I)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以使钢水快速冷凝成形。(2)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延长结晶器的寿命,减少维修工作量和更换结晶器的时间,提 高连铸机的作业率。(3)有足够的刚度,特别在激冷激热、温度梯度大的情况下需有小的变形。(4)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拆装方便、调整容易,冷却水路能自行接通、以便于快速更换;自重小,以减小结晶器振动时的惯性力和减少振动装置的驱动功率,并使结晶器振动平稳。对于铜管的连续铸造传统的结晶器并不能达到上述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铜管铸造用结晶器。一种铜管铸造用结晶器,包括管状结晶器,结晶器两端分别设有安装盘和端盖,所述的结晶器管体壁内设有环形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分别连接结晶器外周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是一种双循环的冷却系统,流经结晶器内的冷却水同时从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进入结晶器内的流体通道,从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流出结晶器内的流体通道实现一种双循环的冷却系统,达到快速冷却铜管的技术目的。作为结构优选所述的结晶器由相互连接的同轴内钢圈和外钢圈构成,内钢圈和外钢圈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作为结晶器内部的流体通道,该种结构的结晶器不仅钢圈可以承受较大的温度和压力,而且内外结构的钢圈简单方便的利用相互之间的间隙形成了一种位于结晶器内部的流体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晶器管体壁内设置环形的流体通道,由连通流体通道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形成一种双循环的冷却系统,达到快速冷却铜管的技术目的。

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铜管铸造用结晶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铜管铸造用结晶器,包括管状结晶器4,结晶器4两端分别设有安装盘I和端盖5,所述的结晶器4管体壁内设有环形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分别连接结晶器4外周的第一进水管2、第二进水管3、第一出水管6、第二出水管7。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为流经结晶器4内的冷却水同时从第一进水管2、第二进水管3进入结晶器4内的流体通道,从第一出水管6、第二出水管7流出结晶器4内的流体通道实现一种双循环的冷却系统。作为结构优选结晶器4由相互连接的同轴内钢圈和外钢圈构成,内钢圈和外钢圈 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作为结晶器4内部的流体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铜管铸造用结晶器,包括管状结晶器(4),结晶器(4)两端分别设有安装盘(I)和端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器(4)管体壁内设有环形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分别连接结晶器(4)外周的第一进水管(2)、第二进水管(3)、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7)。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铜管铸造用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器(4)由相互连接的同轴内钢圈和外钢圈构成,内钢圈和外钢圈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作为结晶器(4)内部的流体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管铸造用结晶器,包括管状结晶器,结晶器两端分别设有安装盘和端盖,所述的结晶器管体壁内设有环形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分别连接结晶器外周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晶器管体壁内设置环形的流体通道,由连通流体通道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形成一种双循环的冷却系统,达到快速冷却铜管的技术目的。
文档编号B22D11/04GK202667574SQ20122029275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王永丽 申请人:浙江灿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