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集水箱的压铸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成型模具,特别是带集水箱的压铸摸。
背景技术:
在压铸过程中,高温液体金属在高压下充满压铸模模芯的型腔,为了防止液体金属与模芯的型腔内壁粘合,压铸模设计时都会在模框内分布多条管路,通过不断循环冷却水来使模芯降温,从而防止模芯内壁与液体金属粘合。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在装到压铸机上进行使用前,工人需将其模框内的多条管路通过水管逐个与外置的水源接通,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一台压铸机上的压铸模经常会换,这样就使得在出现多个压铸模间隔使用时,工人就必须要不断重复上述操作,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带集水箱的压铸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集水箱的压铸模,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模体和下模体,在上模体和下模体内均设有多条管路,所述下模体的外轮廓边缘固定有包括两个以上的集水箱,所述每个集水箱上均设有ー个总接ロ和多个分水接ロ,所述分水接ロ与管路的端ロ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体的外轮廓边缘固定有四个集水箱,该优选方案的冷却效果最佳。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带集水箱的压铸模,其下模体与包括两个以上的集水箱相结合的设计,使得一副压铸模在使用前,其自身先可以形成多个冷却水循环管路,然后到需要使用时,工人只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集水箱的总接ロ単独与外部水源连通即可,因而其操作简单,冷却效果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实施例如图I和图2中所示,一副用于汽车保险带轴生产的带集水箱的压铸模,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模体2和下模体1,所述下模体I的外轮廓边缘固定有四个集水箱3,所述每个集水箱3上均设有ー个总接ロ 31和四个分水接ロ 32,所述四个集水箱3呈“田”字状分布在下模体I的两侧。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四个集水箱3中两个作为进水用的集水箱3,另外两个就作为出水用的集水箱3,工人先将上述四个集水箱3上共计十六个分水接ロ 32与模框内的管路4连接形成自身冷却水循环系统,上述操作时中应当注意的是模框内同一条管路4的两个 端ロ不能都与进水用的集水箱3或是出水用的集水箱3连接,另外外置水源部分都会有一个工作泵,两个进水用的集水箱3的总接ロ 31与工作泵的出水ロ连接,两个出水用的集水箱3的总接ロ 31与工作泵的进水口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带集水箱的压铸模,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模体(2)和下模体(1),在上模体和下模体内均设有多条管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I)的外轮廓边缘固定有包括两个以上的集水箱(3),所述每个集水箱(3)上均设有ー个总接ロ(31)和多个分水接ロ(32),所述分水接ロ与管路的端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集水箱的压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I)的外轮廓边缘固定有四个集水箱(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特别是一种带集水箱的压铸模,它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模体和下模体,在上模体和下模体内均设有多条管路,所述下模体的外轮廓边缘固定有包括两个以上的集水箱,所述每个集水箱上均设有一个总接口和多个分水接口,所述分水接口与管路的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生产中,当一台压铸机上多副压铸模间隔使用时,工人因需要重复将各副压铸模模框内的多条管路通过水管逐个与外置的水源接通,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的生产弊端,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2591583SQ20122029686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金华君 申请人:宁波市佳利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