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余热淬火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余热淬火机组。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通常是利用万能线来生产重轨,余热淬火机组是属于万能线的主要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重轨进行淬火处理。目前,所使用的余热淬火机组包括辊道座子梁,辊道座子梁上表面固定有辊道座子,辊道座子上方设置有喷风装置,喷风装置上连接有驱动齿轮箱,驱动齿轮箱通过万向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相连,驱动齿轮箱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在丝杆上安装有固定螺母,余热淬火装置一般通过调整喷风装置的不同高度,进而满足不同品种的重轨淬火要求,在对喷风装置进行高度调整时,启动减速电机然后通过驱动齿轮箱带动丝杆转动,由于螺母固定,因此,丝杆会上下移动,进而使喷风装置上下移动,实现喷风装置高度的调节。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上述余热淬火装置还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喷风装置的质量较大,喷风装置在下降过程中会有较大的惯性,因而在小范围内调整喷风装置的高度时,由于惯性的存在且没有任何限位的结构,喷风装置在调整高度时调整位置误差大,很难做到一次到位,只能进行多次调整,整个调整过程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而且每次调整都需要启动电机,电机在频繁启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流故障,另外,喷风装置在小范围调整过程中很容易与辊道座子座死,进而导致升降丝杆与传动齿轮箱连接螺栓被剪断,对生产影响较大,因此,上述余热淬火机组不能较好的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既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又增加了维护检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较好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余热淬火机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余热淬火机组,包括辊道座子梁,辊道座子梁上表面固定有辊道座子,辊道座子上方设置有喷风装置,喷风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喷风装置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辊道座子梁上表面设置有高度可调的限位结构。进更一步的是,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与喷风装置相连的驱动齿轮箱,驱动齿轮箱与减速电机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驱动齿轮箱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在丝杆上安装有固定螺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辊道座子梁上表面设置高度可调的限位结构,在小范围内调整喷风装置的高度时,通过调整限位结构的高度,可以减小喷风装置在调整高度时的位置误差,很容易做到一次到位,无需进行多次调整,整个调整过程简单快捷,非常方便,而且由于限位结构的存在,可以避免喷风装置与辊道座子接触,从而避免喷风装置在小范围调整过程中与辊道座子座死,保护整个升降机构不被损坏,因此,该余热淬火机组能够较好的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同时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余热淬火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辊道座子梁1、辊道座子2、喷风装置3、减速电机41、驱动齿轮箱42、丝杆43、固定螺母44、基座51、螺杆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该余热淬火机组, 包括辊道座子梁1,辊道座子梁I上表面固定有辊道座子2,辊道座子2上方设置有喷风装置3,喷风装置3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喷风装置3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辊道座子梁I上表面设置有高度可调的限位结构。通过在辊道座子梁I上表面设置高度可调的限位结构,在小范围内调整喷风装置3的高度时,通过调整限位结构的高度,可以减小喷风装置3在调整高度时的位置误差,很容易做到一次到位,无需进行多次调整,整个调整过程简单快捷,非常方便,而且由于限位结构的存在,可以避免喷风装置3与辊道座子2接触,从而避免喷风装置3在小范围调整过程中与辊道座子2座死,保护整个升降机构不被损坏,因此,该余热淬火机组能够较好的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同时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譬如,可以采用套筒的方式,即所述限位结构由一个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内的支撑杆组成,在套筒、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内设置有插销,也可以采用千斤顶等方式,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基座51,基座51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52,该限位结构调整高度时只需拧动螺杆52即可,调整非常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制作非常方便,成本较低。另外,所述升降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升降设备,譬如,千斤顶、手拉葫芦等,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减速电机41、与喷风装置3相连的驱动齿轮箱42,驱动齿轮箱42与减速电机41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驱动齿轮箱42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43,在丝杆43上安装有固定螺母44,这种升降机构在对喷风装置3进行高度调整时,启动减速电机41然后通过驱动齿轮箱42带动丝杆43转动,由于固定螺母44是固定的,因此,丝杆43会上下移动,进而使喷风装置3上下移动,实现喷风装置3高度的调节,整个调整过程能够自动实现,可以节约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另外,由于只需一次即可将喷风装置3调整到位,因此不需要多次启动减速电机41,可以有效避免减速电机41发生过流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权利要求1.余热淬火机组,包括辊道座子梁(I),辊道座子梁(I)上表面固定有辊道座子(2),辊道座子(2 )上方设置有喷风装置(3 ),喷风装置(3 )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喷风装置(3 )高度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座子梁(I)上表面设置有高度可调的限位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基座(51),基座 (51)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5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淬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减速电机 (41 )、与喷风装置(3)相连的驱动齿轮箱(42),驱动齿轮箱(42)与减速电机(41)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驱动齿轮箱(42)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43),在丝杆(43)上安装有固定螺母 (4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较好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余热淬火机组。该余热淬火机组,包括辊道座子梁,辊道座子梁上表面固定有辊道座子,辊道座子上方设置有喷风装置,喷风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喷风装置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辊道座子梁上表面设置有高度可调的限位结构。在小范围内调整喷风装置的高度时,通过调整限位结构的高度,可以减小喷风装置在调整高度时的位置误差,很容易做到一次到位,无需进行多次调整,而且可以避免喷风装置在小范围调整过程中与辊道座子座死,保护整个升降机构不被损坏,因此,该余热淬火机组能够较好的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同时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适合在冶金领域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C21D1/667GK202865283SQ2012205381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郑江, 文本超, 刘自彩, 杜军生, 吴远洪, 贾济海, 王仁福 申请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