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其组成包括有硅、铁、锰、锌、锆、铬、钛、锡及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通过铸造、冷轧、中间退火及最终退火后制得铝合金散热片。通过本技术方案,硬钎焊后的强度高且传热特性、耐腐蚀性、抗塌性、牺牲阳极效果、自身耐腐蚀性优异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材料。
【专利说明】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铝合金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汽车用的热交换器是由Al-Cu类合金、Al-Mn类合金、Al-Mn-Cu类合金材料和由Al-Mn类合金等构成的散热片材通过硬钎焊组装而成的。为了防止腐蚀工作流体通路构成材料,要求散热片材具有牺牲阳极效果,同时为了防止硬钎焊时的高温加热导致的变形、焊料的渗透,要求优异的抗塌性、耐腐蚀性。
[0003]随着对热交换器的轻质化、降低成本的要求,进一步降低管材的壁厚以制造散热片材等热交换器构成材料成为考虑的问题。如果将散热片材薄化则传热截面积变小,热交换性能降低,作为产品的热交换器的强度、持久性也产生问题,因此希望更加高的热传导性、硬钎焊后的强度、抗塌性、耐腐蚀性、自身耐腐蚀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硬钎焊后具有高强度,且抗塌性、耐腐蚀性、自身耐腐蚀性、牺牲阳极效果优异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材料组成。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0007]按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1.1 %的硅、0.65 %的铁、2.4 %的锰、1.8 %的锌、
·0.065 %的锆、0.032 %的铬、0.014%的钛、0.45%的锡及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炼制
铝合金;其中,镁的含量不高于0.05% ;
[0008]熔融后的铝合金材料,利用双带式铸造机连续铸造厚度为5~IOmm的薄板坯在铸造后要求快速冷却冷却,冷却速度不小于5°C /秒_35°C /秒,冷却到150°C -180°C,冷轧至板坯厚为0.05~2.0mm,在475-485°C下实施中间退火,后匀速降温到180°C _220°C,进行冷轧率为10~96%的冷轧使最终板厚为40~200 μ m后,根据需要在保持温度355_365°C下实施最终退火。
[0009]硬钎焊前的抗张力为220Mpa,硬钎焊后的抗张力为180MPa、且硬钎焊后的重结晶粒径为500 μ m或以上。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散热器、车辆加热器、汽车空调器等的散热片和管路构成材料通过硬钎焊接合的热交换器的铝合金散热片材,由于硬钎焊前的强度适宜因此散热片材成形容易,即硬钎焊前的强度不会过高而使散热片材成形困难,而且硬钎焊后的强度高且传热特性、耐腐蚀性、抗塌性、牺牲阳极效果、自身耐腐蚀性优异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2]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
[0013]按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1.1 %的硅、0.65 %的铁、2.4 %的锰、1.8 %的锌、
0.065 %的锆、0.032 %的铬、0.014%的钛、0.45%的锡及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炼制
铝合金;其中,镁的含量不高于0.05%。
[0014]熔融后的铝合金材料,利用双带式铸造机连续铸造厚度为5~IOmm的薄板坯在铸造后要求快速冷却冷却,冷却速度不小于5°C /秒_35°C /秒,冷却到150°C -180°C,冷轧至板坯厚为0.05~2.0mm,在475-485°C下实施中间退火,后匀速降温到180°C _220°C,进行冷轧率为10~96%的冷轧使最终板厚为40~200 μ m后,根据需要在保持温度355_365°C下实施最终退火。
[0015]硬钎焊前的抗张力为220Mpa,硬钎焊后的抗张力为180MPa、且硬钎焊后的重结晶粒径为500 μ m或以上。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和替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1.1 %的硅、0.65%的铁、2.4%的锰、1.8%的锌、0.065%的锆、0.032 %的铬、0.014%的钛、0.45 %的锡及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炼制铝合金;其中,镁的含量不高于0.05% ; 熔融后的铝合金材料,利用双带式铸造机连续铸造厚度为5~IOmm的薄板坯在铸造后要求快速冷却冷却,冷却速度不小于5°C /秒_35°C /秒,冷却到150°C -180°C,冷轧至板坯厚为0.05~2.0mm,在475-485°C下实施中间退火,后匀速降温到180°C _220°C,进行冷轧率为10~96%的冷轧使最终板厚为40~200 μ m后,根据需要在保持温度355-365°C下实施最终退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硬钎焊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散热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硬钎焊前的抗张力为220Mpa,硬钎焊后的抗张力为180MPa、且硬钎焊后的重结晶粒径为500 μ m或以上。`
【文档编号】C22C21/10GK103572123SQ20131049751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姚富云 申请人:姚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