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267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锰:1.1-7.0%,镁:0.2-2.5%,硅:0.05-0.7%,钛:0.01-0.1%,镍:0.05-0.5,钪:0.01-1.3%,铬:0.01-0.50%,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具有使复合相晶粒组织微细的效果,在提高材料的硬度、拉伸度、耐腐蚀性都较以往的铝合金有较大的提高,且在热处理前就能达到此目的,且通过降低钪的加入量,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具有微晶复合相的绍合金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是指能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具有微晶复合相的招合金。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铝合金可分为热处理型和非热处理型,其中非热处理型合金可通过析出热处理程序来提升抗拉强度和硬度等机械性能,但其配比中往往加入了 0.01-10%的钪,而钪属贵重的稀有金属,显然提高了合金的制造成本,减少了经济效益,且在固化析出中晶粒较大,使铝合金材料的成型加工性降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优化的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配比。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0006]锰:1.1-7.0%, 镁:0.2-2.5%,
[0007]硅:0.05-0.7%, 钛:0.01-0.1%,
[0008]镍:0.05-0.5,
[0009]钪:0.01-1.3%, 铬:0.01-0.50%,
[0010]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2]本发明具有使复合相晶粒组织微细的效果,其直径尺寸介于50nm-90nm,长度介于
0.3nm-0.7nm,在提高材料的硬度、拉伸度、耐腐蚀性都较以往的铝合金有较大的提高,且在热处理前就能达到此目的,且通过降低 钪的加入量,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0014]锰:1.1-7.0%, 镁:0.2-2.5%,
[0015]硅:0.05-0.7%, 钛:0.01-0.1%,
[0016]镍:0.05-0.5%,
[0017]钪:0.01-1.3%, 铬:0.01-0.50%,
[0018]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9]对本发明所添加的元素及其含量作如下说明:
[0020]锰在铝合金中作为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晶出、析出,有助于分散强化,细化了复合相的晶粒,提高了合金的强度、韧性和抗腐蚀性,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0021]镁有较强的韧性和延展性,在合金液固化过程中强化析出,从而使其强度提高,且有效提闻了其拉伸度。[0022]硅,硬度大,与Mn、Mg同时添加,在铝合金中进行固溶/析出时强化,生成金属间化合物,是有效提高合金强度的元素。
[0023]铬、钛在铝合金中生成微细的金属间化合物,使其强度提高。
[0024]实施例1
[0025]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0026]锰:7.0%,镁:2.5%,
[0027]硅:0.7%,钛:0.1%,
[0028]镍:0.5%,
[0029]钪:1.3%,铬:0.50%,
[0030]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31]实施例2
[0032]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0033]锰:1.1%,镁:0.2%,
[0034]硅:0.05%, 钛:0.01%,
[0035]镍:0.05%,
[0036]钪:0.01%, 铬:0.01%,
[0037]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38]实施例3
[0039]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0040]锰:3.0%,镁:1.8%,
[0041]硅:0.35%, 钛:0.05%,
[0042]镍:0.1%,
[0043]钪:0.3%,铬:0.3%,
[0044]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权利要求】
1.具有微晶复合相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锰:1.1-7.0%, 镁:0.2-2.5%,硅:0.05-0.7%, 钛:0.01-0.1%,镍:0.05-0.5,钪:0.01-1.3%, 铬:0.01-0.50%,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文档编号】C22C21/00GK103572104SQ20131054141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吴高峰 申请人:吴高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