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29635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首先采用直径小于标准孔位直径R的型芯针来加工孔位,若孔位位置度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则采用直径为R的型芯针进行量产;若孔位位置度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则依次增大型芯针直径来偏移校正,直到孔位位置度合格。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压铸模具非加工孔位的精度,并减少模具表面由于传统校正方法产生的针印痕迹,提高压铸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压铸模具的非加工孔位一般通过型芯针来加工,目前在加工孔位时采用的型芯针直径与标准孔位直径大小一致,但是,实际生产中加工出来孔位的位置度和尺寸常常会存在偏差,需要通过修正才能量产。修正的方法一般是加大型芯针直径偏移校正,覆盖掉原来有偏差的针孔位置,这样容易在产品上留下较大痕迹而难以去除,并且难保证尺寸精度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
[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I)采用直径为Rl的型芯针来加工孔位,标准孔位直径为R,RKR ;
[0007](2)通过三坐标检测孔位圆心的位置度,并将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相对比;
[0008](3)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进行步骤(8);
[0009](4)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则采用直径为R2的型芯针进行偏移校正,R1〈R2〈R ;
[0010](5)通过三坐标检测校正后孔位圆心的位置度,并将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相对比;
[0011](6)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进行步骤(8);
[0012](7)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则继续增大型芯针直径进行校正,直至校正孔位圆心位置度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型芯针直径小于R ;
[0013](8)采用直径为R的型芯针进行量产。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首先采用直径小于标准孔位直径R的型芯针来加工孔位,若孔位位置度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则采用直径为R的型芯针进行量产;若孔位位置度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则依次增大型芯针直径来偏移校正,直到孔位位置度合格。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压铸模具非加工孔位的精度,并减少模具表面由于传统校正方法产生的针印痕迹,提高压铸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压铸模具要通过型芯针加工直径为6mm的孔位,孔距要求控制在±0.1mm以内。首先采用直径为4_的型芯针来加工孔位,并在第一次试模中通过三坐标检测加工出来孔位圆心的位置度,将检测得到的孔位位置度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相对比;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则采用直径为6_的型芯针进行量产;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发生了偏移,则采用5mm的型芯针来进行偏移校正,通过三坐标检测校正后孔位圆心的位置度,并将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相对比;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则采用直径为6_的型芯针进行量产;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则继续增大型芯针直径来偏移校正,直至校正孔位圆心位置度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比如可以采用直径为5.5mm的型芯针继续偏移校正。
[0018]实际生产中,通常首次试模结果精度一般都能控制在0.5mm以内,位移量也在
0.5mm以内,所以第一次偏移校正时,型芯针直径选择5mm。
[0019]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压铸模具非加工孔位的精度,并减少模具表面由于传统校正方法产生的针印痕迹。
[0020]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之范围,SP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模具高精度孔位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直径为Rl的型芯针来加工孔位,标准孔位直径为R,RKR; (2)通过三坐标检测孔位圆心的位置度,并将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相对比; (3)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进行步骤(8); (4)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则采用直径为R2的型芯针进行偏移校正,R1〈R2〈R ; (5)通过三坐标检测校正后孔位圆心的位置度,并将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相对比; (6)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进行步骤(8); (7)如果检测数据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不一致,则继续增大型芯针直径进行校正,直至校正孔位圆心位置度与孔位标准位置度一致,型芯针直径小于R ; (8)采用直径为R的型芯针进行量产。
【文档编号】B22D17/22GK103611917SQ201310590047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梁广涛, 陈刚, 焦日辉, 程立汉, 邹政军, 吴昌淳, 杨剑霞, 冼步云, 周玉霞, 苏真伟, 莫玉梅 申请人: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