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轨道浇铸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45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轻型轨道浇铸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轨道浇铸线,属于重力铸造领域。它解决了浇铸行业中采用人工手动搬动浇包造成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效率低下的问题。本轻型轨道浇铸线包括横梁、浇包、起吊装置和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支撑梁,横梁滑动连接在两支撑梁之间,起吊装置滑动连接在横梁上并在起吊装置下方连接有悬挂架,在浇包两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且浇包通过支撑杆钩挂在悬挂架上,每个支撑杆均插固有一抬杆。本轻型轨道浇铸线具有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好、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轻型轨道浇铸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力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型轨道浇铸线。
【背景技术】
[0002]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重力浇铸,窄义上主要指金属型铸造。这种铸造方法设备成本低,模壳制造周期短,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0003]在现有的技术中,传统的重力浇铸生产中,特别是精密铸造中采用人工浇铸,通常方式为两个人合力抬一个浇包对模壳进行浇铸,依靠人力来承受浇包及浇包内金属液的重量,人工浇铸有以下缺点:1、劳动强度大,由于纯粹依靠人力搬运浇包进行浇铸,因此对工人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间接的增加了招工难度和工资水平,而且传统的重力浇铸生产环境恶劣,有些作业温度甚至高达40度以上,在长时间工作下工人易乏力疲劳,使得产量较低,生产效率比较低下;2、工作危险系数高,由于金属液温度高,在搬运及浇铸过程中烧伤、烫伤等时有发生;3、浇铸的精确性比较差,由于人为因素手的抖动或者其他原因,会增加浇铸不准,速度不均等问题,从而使产品产生夹砂、空腔等浇铸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好、效率高的轻型轨道浇铸线。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浇包、起吊装置和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支撑梁,所述横梁滑动连接在两支撑梁之间,所述起吊装置滑动连接在横梁上并在起吊装置下方连接有悬挂架,在浇包两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且所述的浇包通过支撑杆钩挂在悬挂架上,每个支撑杆均插固有一抬杆。
[0006]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在抬杆端部处设有把手,并在其中一抬杆上的把手上安装有控制悬挂架升降的无线遥控开关。
[0007]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所述抬杆上安装有面朝浇包方向设置的扇形护板。
[0008]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在浇包外壁套设有衬套,衬套形状与浇包外形相匹配,两支撑杆对称固定安装在衬套上。
[0009]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所示悬挂架由横板和安装在横板两端的吊钩组成,所示横板与起吊装置相连,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吊钩钩挂在该环形凹槽内。
[0010]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横梁与两支撑梁之间通过第一滑轮组件滑动连接,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一连接座和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横梁相连,第一滑轮位于支撑梁内,第一连接座下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上端伸入至支撑梁内并与第一滑轮相连。[0011]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第一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直线排列在第一固定座上,每个第一连接座上均安装有四个所述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以两个为一组呈直线排列在第一连接座上,每组中的两第一滑轮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座上。
[0012]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在第一固定座下端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卡块,两卡块卡扣在横梁上且通过连接销固连。
[0013]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横梁与起吊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滑轮组件滑动连接,第二滑轮组件包括第二滑轮、第二连接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起吊装置相连,第二滑轮位于横梁内,第二连接座下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上端伸入至横梁内并与第二滑轮相连。
[0014]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第二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直线排列在第二固定座上,每个第二连接座上均安装有四个所述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以两个为一组呈直线排列在第二连接座上,每组中的两第二滑轮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二连接座上。
[0015]在上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中,所示起吊装置为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由电机、卷筒和传动链条组成,电机外壳与第二固定座固连,卷筒与电机转轴相连且传动链条卷绕在卷筒上,在传动链条一端安装有挂钩且悬挂架钩挂在挂钩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梁安装在室内屋顶,由滑轮组件带动横梁在支撑上的滑动及起吊装置在横梁上的滑动,使得起吊装置所吊挂的浇包在横梁与支撑梁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内无死角移动,利用起吊装置承受浇包的重量,整个移动过程无需工人抬动浇包,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安装在抬杆上的扇形护板可阻挡飞溅出来的金属液,还起到隔热防护作用,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安全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抬杆与浇包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支撑梁;2、横梁;3、烧包;4、悬挂架;4a、横板;4b、吊钩;5、第一滑轮组件;5a、第一滑轮;5b、第一固定座;5c、第一连接座;5d、卡块;6、第二滑轮组件;6a、第二滑轮6b、第二固定座6c、第二连接座7、电动葫芦;7a、电机;7b、传动链条8、衬套9、支撑杆9a、环形凹槽10、抬杆;10a、把手10b、扇形护板10c、无线遥控开关;11、空腔12、纵向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如图1所示,本轻型轨道浇铸线包括横梁2、浇包3、起吊装置和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支撑梁1,其中横梁2和两支撑梁I内部均具有空腔11,在横梁2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与空腔11相通的纵向开口 12,同理,在支撑梁I的其中一侧面上同样也开设有与空腔11相通的纵向开口 12,支撑梁I安装在室内屋顶上。
[0027]如图2至图4所示,横梁2与两支撑梁I之间通过第一滑轮组件5滑动连接,第一滑轮组件5包括第一滑轮5a、第一连接座5c和第一固定座5b,第一固定座5b与横梁2相连,第一滑轮5a位于支撑梁I空腔11内,第一连接座5c下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5b上,上端穿过纵向开口 12伸入至支撑梁I空腔11内并与第一滑轮5a相连。通过第一滑轮5a在支撑梁I空腔11内滑动,从而使得横梁2能沿支撑梁I直线滑动。
[0028]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座5b下端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卡块5d,两卡块5d卡扣在横梁2上且通过连接销固连,这样即可将第一固定座5b与横梁2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0029]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座5c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直线排列在第一固定座5b上,每个第一连接座5c上均安装有四个所述第一滑轮5a,第一滑轮5a以两个为一组呈直线排列在第一连接座5c上,每组中的两第一滑轮5a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座5c上。第一滑轮5a不仅起到滑动作用,而且还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横梁2及浇包3等部件的重量都集中在第一滑轮5a与横梁2之间的接触面上,设计多个第一滑轮5a即可保证横梁2在支撑梁I上直线滑动时的平稳性,还可以增加横梁2的受力面积,保证横梁2能承受足够重的重量并不会弯曲变形。
[0030]如图5所示,横梁2与起吊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滑轮组件6滑动连接,第二滑轮组件6包括第二滑轮6a、第二连接座6c和第二固定座6b,第二固定座6b与起吊装置相连,第二滑轮6a位于横梁2空腔11内,第二连接座6c下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6b上,上端穿过纵向开口 12伸入至横梁2空腔11内并与第二滑轮6a相连。通过第二滑轮6a在横梁2空腔11内滑动,从而使得起吊装置能沿横梁2直线滑动。
[0031]进一步的,第二连接座6c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直线排列在第二固定座6b上,每个第二连接座6c上均安装有四个所述第二滑轮6a,第二滑轮6a以两个为一组呈直线排列在第二连接座6c上,每组中的两第二滑轮6a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二连接座6c上。第二滑轮6a的作用与第一滑轮5a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复述。
[0032]如图6所示,在起吊装置下方连接有悬挂架4,在浇包3两侧沿径向方向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杆9且所述的浇包3通过支撑杆9钩挂在悬挂架4上,每个支撑杆9上均沿轴向方向插固有一抬杆10。浇包3通过支撑杆9钩挂在悬挂架4上,使得浇包3及浇包3内金属液的重量由悬挂架4来承担,工人只需操控抬杆10使浇包3沿沿横梁2直线移动及沿支撑梁I直线移动。
[0033]进一步的,悬挂架4由横板4a和安装在横板4a两端且垂直设置的吊钩4b组成,横板4a与起吊装置相连,在支撑杆9上开设有环形凹槽9a且所述吊钩4b钩挂在该环形凹槽9a内。这样在支撑杆9钩挂在吊钩4b上时,受环形凹槽9a所限,支撑杆9无法轴向移动,既可以保证浇包3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失误造成浇包3左右移动而使浇包3内的金属液受晃动影响溅到外面,保证在移动过程中的人员的安全,还可以保证浇包3在浇铸过程中的精确性,避免由于其中一人用力过猛造成浇包3在浇铸过程中浇包3移位而使浇铸失败的情况。
[0034]进一步的,在抬杆10端部处设有把手IOa并在抬杆10上安装有扇形护板10b,扇形护板IOb面朝浇包3方向设置。在浇铸过程中,由于浇包3与模壳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距离,金属液从浇包3内浇入至模壳内时,金属液会飞溅到外界,通过扇形护板IOb可以避免飞溅出来的金属液落到工人身上,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可以阻挡金属液所收散发出来辐射及热量,避免其直接传递至工人身上,安全性高。
[0035]进一步的,把手IOa的数量有两个且左右对称分布在抬杆10两侧,这样工人方便转动或抬起烧包3。
[0036]进一步的,在其中一抬杆10的把手IOa上安装有控制悬挂架4升降的无线遥控开关10c。在取液及浇铸过程中,浇包3需要在起吊装置的带动下做升降运动,而在移动浇包3过程中,为了保证移动及浇铸时的稳定性,工人需要双手握住把手10a,将无线遥控开关IOc设置在把手IOa附近,可以使得工人在握住把手IOa的同时能按动无线遥控开关10c,无需工人额外腾出手来操控起吊装置,简单方便。
[0037]进一步的,无线遥控开关IOc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同一根抬杆10的两把手IOa上,两个无线遥控开关IOc分别控制悬挂架4的上升和下降。
[0038]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在浇包3外壁套设有衬套8,衬套8形状与浇包3外形相匹配,所述两支撑杆9对称固定安装在衬套8上。通过将浇包3安放在衬套8中,由衬套8对浇包3形成一周向约束力,保证浇包3钩挂在悬挂架4上时的稳定性,同时将支撑杆9设计在衬套8上,使得支撑杆9与浇包3分开加工设计,方便加工,而且使用单位也无需专门采购或生产带有支撑杆9的浇包3,现有普通的浇包3均可使用在本浇铸线上。
[0039]进一步的,起吊装置为电动葫芦7,电动葫芦7由电机7a、卷筒和传动链条7b组成,电机7a外壳与第二固定座6b固连,卷筒与电机7a转轴相连且传动链条7b卷绕在卷筒上,在传动链条7b—端安装有挂钩且悬挂架4钩挂在挂钩上。通过操控电动葫芦7即可实现浇包3的升降,电动葫芦7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0040]在使用本浇铸线时,需要两个工人分别握住一根抬杆10,在炉前将金属液承接到浇包3内后,轻推抬杆10即可推动浇包3沿横梁2直线移动及沿支撑梁I直线移动,使得起吊装置所吊挂的浇包3在横梁2与支撑梁I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内无死角移动,即浇包3可以在横梁2与支撑梁I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内任意一处停留,放置有模壳的沙坑设置该区域范围内,这样利用起吊装置承受浇包3的重量,整个移动过程无需工人抬动浇包3,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需要浇铸时,工人只需转动抬杆10即可使浇包3倾斜,从而使得浇包3内的金属液倾泻出来流入至模壳中。
[004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浇包、起吊装置和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支撑梁,所述横梁滑动连接在两支撑梁之间,所述起吊装置滑动连接在横梁上并在起吊装置下方连接有悬挂架,在浇包两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且所述的浇包通过支撑杆钩挂在悬挂架上,每个支撑杆均插固有一抬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在抬杆端部处设有把手,并在其中一抬杆上的把手上安装有控制悬挂架升降的无线遥控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抬杆上安装有面朝浇包方向设置的扇形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在浇包外壁套设有衬套,衬套形状与浇包外形相匹配,两支撑杆对称固定安装在衬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所示悬挂架由横板和安装在横板两端的吊钩组成,所示横板与起吊装置相连,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吊钩钩挂在该环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横梁与两支撑梁之间通过第一滑轮组件滑动连接,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一连接座和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横梁相连,第一滑轮位于支撑梁内,第一连接座下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上端伸入至支撑梁内并与第一滑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直线排列在第一固定座上,每个第一连接座上均安装有四个所述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以两个为一组呈直线排列在第一连接座上,每组中的两第一滑轮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座下端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卡块,两卡块卡扣在横梁上且通过连接销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横梁与起吊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滑轮组件滑动连接,第二滑轮组件包括第二滑轮、第二连接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起吊装置相连,第二滑轮位于横梁内,第二连接座下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上端伸入至横梁内并与第二滑轮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型轨道浇铸线,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呈直线排列在第二固定座上,每个第二连接座上均安装有四个所述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以两个为一组呈直线排列在第二连接座上,每组中的两第二滑轮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二连接座上。
【文档编号】B22D35/00GK203409238SQ20132048698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王华伟, 郁自春, 张佑囝 申请人:宁波创二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