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相试样抛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相试样抛光机,包括:机台、支撑机台的立柱、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电机、电控箱、电控变速箱、控制面板、抛光盘、台面挡板、弹性基座、连杆组件;电机和电控箱均设置在第一放置板上,电控变速箱设置在第二放置板上,弹性基座设置在电控变速箱的上方,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控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接构成传动,控制面板与立柱固定连接,电控变速箱和电机均与电控箱构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抛光盘以及连杆组件的巧妙设计,使驱动抛光盘的电机也能同时驱动连杆组件中的试样夹头,使其在抛光盘上按照预设轨迹做往复运动,从而代替人手的工作,解放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金相试样抛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机,具体涉及一种金相试样抛光机。
【背景技术】
[0002]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试样的截取、试样的镶嵌、试样的磨光、试样的抛光、金相显微组织的显不。在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金相试样抛光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0003]现有的金相试样抛光机由底座、抛盘、抛光织物、抛光罩及盖等基本元件组成。电动机固定在底座上,固定抛光盘用的锥套通过螺钉与电动机轴相连。抛光织物紧固在抛光盘上。电动机通过底座上的开关接通电源起动后,便可用手对试样施加压力在转动的抛光盘上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加入的抛光液可通过固定在底座上的塑料盘中的排水管流入置于抛光机旁的方盘内。
[0004]但是,现有的试样抛光机依靠人手来控制金相试样在抛光布上的运动轨迹以使各向受到均匀的摩擦,这不仅十分耗费人力成本,并且十分依赖人的经验。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连杆机构代替人手进行抛光动作的金相试样抛光机。
[0006]为了实现所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种金相试样抛光机,包括:机台、支撑机台的立柱、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电机、电控箱、电控变速箱、控制面板、抛光盘、台面挡板、弹性基座、连杆组件;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由下至上的设置在机台的下方并与立柱构成固定连接,电机和电控箱均设置在第一放置板上,电控变速箱设置在第二放置板上,弹性基座设置在电控变速箱的上方,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控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接构成传动,控制面板与立柱固定连接,电控变速箱和电机均与电控箱构成电连接,电控变速箱设有一个高速输出轴和一个低速输出轴,其中高速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抛光盘包括:设置在机台上方的盘部、穿过机台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轴部、设置在机台下方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实现传动的齿轮部、设置在弹性基座内并与该弹性基座转动连接的支撑部,抛光盘还设有上下贯通的通过孔,低速输出轴穿过弹性基座并伸入通过孔;弹性基座包括:基本本体、支撑弹簧、支撑盘,基座本体形成有容纳支撑弹簧、支撑盘并供支撑部插入的容纳腔,支撑盘设置在支撑弹簧和支撑部之间,支撑盘至少包括一个平面轴承;连杆组件包括:与低速输出轴固定连接的“L”字形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在抛光盘上方的第二连杆,与机台转动连接并设置在机台上方的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转动连接并设置在机台上方的试样夹头,第一连杆的较长的部分插入在通过孔中并通过转动轴承与抛光盘构成转动连接,而第一连杆较短的一部分与第二连杆构成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通过试样夹头构成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的金相试样抛光机还包括:第一转轴、连杆基座、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转轴构成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0009]进一步地,连杆基座设置在台面挡板的外侧,第二连杆与连杆基座构成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抛光盘的盘部的外缘形成有台阶结构,抛光盘在靠近通过孔的内侧设有止挡结构。
[0011]进一步地,第一连杆较长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用于覆盖通过孔的旋转封盖。
[0012]进一步地,机台在抛光盘外缘的位置设有排水槽。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抛光盘以及连杆组件的巧妙设计,使驱动抛光盘的电机也能同时驱动连杆组件中的试样夹头,使其在抛光盘上按照预设轨迹做往复运动,从而代替人手的工作,解放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相试样抛光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16]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相试样抛光机,包括:机台1、立柱2、第一放置板
3、第二放置板4、电机5、电控箱6、电控变速箱7、控制面板8、抛光盘9、台面挡板10、弹性基座11、连杆组件12等。
[0017]其中,机台I为一个水平台面,立柱2为支撑该水平台面的支撑件,其数目可以是多个。
[0018]第一放置板3、第二放置板4均与立柱2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放置板3设置在第二放置板4的下方。
[0019]电机5和电控箱6均安装在第一放置板3上,电控变速箱7设置在第二放置板4上,弹性基座11设置在电控变速箱7,电机5的输出轴与电控变速箱7的输入轴连接构成传动,该电控变速箱7内部设有变速传动机构,其设有两个转速不同的输出轴,一个是高速输出轴701,一个是低速输出轴702,其中高速输出轴701用于驱动抛光盘9转动,所以其应当具有较高的转速,低速输出轴702用于驱动代替人手的连杆组件12,所以其具有较低的转速。电控变速箱7中设有多级传动组合,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控制面板8以获得不同的高速输出轴701和低速输出轴702的传动比,以获得适用于具体使用需求。
[0020]高速输出轴701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703,第一传动齿轮703用于驱动抛光盘9使其以一个平行于竖直方向的枢转轴进行枢转,具体而言,抛光盘9为一个回转体结构,其中心设有一个通过孔905,抛光盘9包括:设置在机台I上方的盘部901、穿过机台I并与机台I转动连接的轴部902、设置在机台I下方与第一传动齿轮703啮合实现传动的齿轮部903、设置在弹性基座11内并与该弹性基座11转动连接的支撑部904。
[0021]其中,盘部901用于套装抛光布,在进行抛光时,其带动抛光布对试样的抛光面进行抛光。轴部902通过轴承与机台I构成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轴部902与轴承并不是紧密配合的,轴部902相对轴承是可以上下移动的,这可以通过在它们之间涂抹润滑油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组合的使用滑动轴承和转动轴承的组合来实现,齿轮部903设置在轴部902的下方,其外缘设置有能与第一传动齿轮703啮合的轮齿结构,在第一传动齿轮703转动时,能带动抛光盘9转动。
[0022]弹性基座11设置在电控变速箱7的上方,具体而言弹性基座11包括:基座本体111、支撑弹簧112、支撑盘113,基座本体111形成有容纳支撑弹簧112、支撑盘113并供支撑部904插入的容纳腔,抛光盘9的支撑部904与支撑盘113接触连接,支撑弹簧112的一端与支撑盘113接触,另一端与基座本体111接触,这样一来支撑弹簧112就能对支撑盘113构成支撑进而对整个抛光盘9都构成弹性支撑,使抛光盘9在能够弹性的上下移动。这样的好处在于,在进行抛光时支撑弹簧112可以使抛光盘9始终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与试样接触。
[0023]低速输出轴702通过弹性基座11设有的通孔穿过弹性基座11,并与第二连杆122固定连接,以带动第一连杆121转动,具体而言,第一连杆121具有“L”字形结构,其较长的部分与低速输出轴702固定连接,其较短的部分设置在抛光盘9的上方。为了使第一连杆121中较长的部分与抛光盘9构成相对独立的转动的同时并得到支撑,在第一连杆121中较长部分与抛光盘9的通过孔905的孔壁之间设置有轴承件,使它们构成既能相对转动又能相对滑动的连接,具体结构可以如前所述的一个具有一定间隙转动轴承或者一组配合的转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0024]在连杆组件12中包括:第一连杆121,与第一连杆121转动连接在抛光盘9上方的第二连杆122,与机台I转动连接并设置在机台I上方的第三连杆123,与第二连杆122和第三连杆123均转动连接并设置在机台I上方的试样夹头13。第二连杆122与第三连杆123通过试样夹头13构成转动连接。
[0025]这样一来,第一连杆121中较短一部分、第二连杆122、第三连杆123以及部分机台I构成了一个四连杆机构,其中试样夹头13设置在第二连杆122和第三连杆123铰接处,这样一来在第二连杆122转动时,试样夹头13会做循环的圆周运动,此时如果试样夹头13夹持着金相试样,该试样也会随着做圆周运动,使试样能够在各个方向上获得摩擦。
[002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二连杆122和第三连杆123为可伸缩的连杆并且与第一转轴14构成转动连接,这样一来就可以调节试样夹头13的运行轨迹。机台I上设有一个连杆基座15,其设置在台面挡板10的外侧,第三连杆123通过该连杆基座15与机台I构成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上连杆组件12是可以拆卸的,以便检修、清洁以及更换配件。
[0027]作为优选,抛光盘9的盘部901的外缘形成有台阶结构901a,而在其靠近所述通过孔905的内侧设有止挡结构901b (图未示),台阶结构901a和止挡结构901b作用在于定位抛光布。
[0028]支撑盘113设置在支撑弹簧112和支撑部904之间;支撑盘113用于支撑抛光盘9,由于抛光是转动的,所以支撑盘113用于与支撑弹簧112和抛光盘9的分别连接的部分应当是能够相互转动的,所以支撑盘113可以包括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与抛光盘9构成连接,另一部分与支撑弹簧112构成连接,(不通)所以在支撑盘113中至少还要包括一个平面轴承,以能转动的承接这两部分。
[0029]另外,为了阻挡并回收抛光盘9在离心作用下甩出的抛光液,在机台I上设有台面挡板10,具体而言,该台面挡板10是环绕抛光盘9的水平方向的,并且在台面挡板10的内侧、抛光盘9外缘的位置设有排水槽17,该排水槽17能够引导被台面挡板10阻挡的抛光液按照既定的轨道流动从而得以回收。
[0030]另外,作为优选方案,第一连杆121较长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用于覆盖通过孔905的旋转封盖16,这样一来就能防止抛光液进入到传动机构中,造成不必要的故障。旋转封盖16是与第一连杆121 —起转动的。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金相试样抛光机,包括:机台以及支撑机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电机、电控箱、电控变速箱、控制面板、抛光盘、台面挡板、弹性基座、连杆组件;所述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由下至上的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下方并与所述立柱构成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和电控箱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电控变速箱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板上,所述弹性基座设置在所述电控变速箱的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电控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接构成传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电控变速箱和电机均与所述电控箱构成电连接,所述电控变速箱设有一个高速输出轴和一个低速输出轴,其中高速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抛光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方的盘部、穿过所述机台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轴部、设置在所述机台下方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实现传动的齿轮部、设置在所述弹性基座内并与该弹性基座转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抛光盘还设有上下贯通的通过孔,所述低速输出轴穿过所述弹性基座并伸入所述通过孔;所述弹性基座包括:基座本体、支撑弹簧、支撑盘,所述基座本体形成有容纳所述支撑弹簧、支撑盘并供所述支撑部插入的容纳腔,所述支撑盘设置在所述支撑弹簧和支撑部之间,所述支撑盘至少包括一个平面轴承;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低速输出轴固定连接的“L”字形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抛光盘上方的第二连杆,与所述机台转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方的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转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方的试样夹头,所述第一连杆的较长的部分插入在所述通过孔中并通过转动轴承与抛光盘构成转动连接,而所述第一连杆较短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杆构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通过所述试样夹头构成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相试样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相试样抛光机还包括:第一转轴、连杆基座、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转轴构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相试样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基座设置在所述台面挡板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杆基座构成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相试样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盘的盘部的外缘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抛光盘在靠近所述通过孔的内侧设有止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相试样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较长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通过孔的旋转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相试样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在所述抛光盘外缘的位置设有排水槽。
【文档编号】B24B29/00GK203566465SQ201320781927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宋锦柱 申请人:宋锦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