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锡装置、沾锡设备及沾锡方法

文档序号:330972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沾锡装置、沾锡设备及沾锡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沾锡装置,包括沾锡架体、沾锡驱动组件、沾锡移动件及中空结构的锡炉。锡炉安装在沾锡架体上,中空结构形成供锡料承放用的承装腔,承装腔贯穿锡炉的顶端并形成一开口;沾锡移动件沿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置,沾锡移动件位于承装腔对应的上方,且沾锡移动件的底端穿过所述开口并伸入所述承装腔内;沾锡驱动组件安装在沾锡架体并与沾锡移动件连接;沾锡驱动组件驱使沾锡移动件沿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做往复的移动而沾起所述承装腔内的锡液,移动的线材的沾锡端通过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而使该锡液涂于所述线材的沾锡端上,以提高效率和确保装置的洁净,还能防止锡液的浪费。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沾锡设备及沾锡方法。
【专利说明】沾锡装置、沾锡设备及沾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线材的沾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线材之沾锡端进行沾锡处理的沾锡装置、沾锡设备及沾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自动化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柱,从而促使自动化行业的蓬勃发展。
[0003]其中,在线缆的市场中,随处可见到带有胶壳的线材,且带胶壳的线材种类多、产量大及线径存在差异化,故给带胶壳的线材的生产带动巨大的市场的同时,还带来巨大的生产压力。
[0004]而对于带胶壳的线材来说,其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沾锡的生产工序,该工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纯人工的沾锡方法,此种方法存在沾锡效率低及沾锡质量差等缺陷,故不能适合大批量生产场合中。另一种是机械的沾锡方法,通过翻转线夹而使线夹上的线材之沾锡端先插入助焊剂池后,再插入锡炉上,以实现线材的沾锡端的沾锡目的,但是,此种沾锡的方法会使助焊剂及锡液被带出外界中去而掉落于机器上,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另一方面不便于对机器的清理,且通过线夹的翻转会对整机的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效率。
[0005]因此,急需要一种沾锡装置、沾锡设备及沾锡方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沾锡效率并能防止锡液浪费的沾锡装置。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沾锡效率并能防止锡液浪费的沾锡设备。
[0008]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沾锡效率并能防止锡液浪费的沾锡方法。
[0009]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沾锡装置,适用对线材的沾锡端进行沾锡处理,包括沾锡架体、沾锡驱动组件、沾锡移动件及中空结构的锡炉。所述锡炉安装在所述沾锡架体上,所述中空结构形成供锡料承放用的承装腔,所述承装腔贯穿所述锡炉的顶端并形成一开口 ;所述沾锡移动件沿所述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置,所述沾锡移动件位于所述承装腔对应的上方,且所述沾锡移动件的底端穿过所述开口并伸入所述承装腔内;所述沾锡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沾锡架体并与所述沾锡移动件连接;所述沾锡驱动组件驱使所述沾锡移动件沿所述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做往复的移动而沾起所述承装腔内的锡液,移动的线材的沾锡端通过所述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而使该锡液涂于所述线材的沾锡端上。
[0010]较佳地,所述沾锡移动件在往复移动过程中一直与所述承装腔内的锡液接触。
[0011]较佳地,所述沾锡移动件为一铜棒。
[0012]较佳地,所述沾锡移动件开设有一沾锡凹槽,向上移动的所述沾锡移动件使所述沾锡凹槽通过所述开口并位于所述承装腔外,向下移动的所述沾锡移动件使所述沾锡凹槽通过所述开口并伸入所述承装腔的锡液内。
[0013]较佳地,所述沾锡驱动组件包含沾锡驱动器、沾锡转动轴、沾锡转动轮、滑块及移动座,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于所述沾锡架体上,所述沾锡移动件固定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沾锡转动轴枢接于所述沾锡架体上,所述沾锡驱动器与所述沾锡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沾锡转动轮安装在所述沾锡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滑块呈偏心的枢接于所述沾锡转动轮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移动座相互嵌设,且所述滑块可沿交错于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移动座上滑动;所述沾锡驱动器通过所述沾锡转动轴驱使所述沾锡转动轮旋转,旋转的所述沾锡转动轮通过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移动座做往复的移动。 [001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沾锡设备包括机架、沾助焊剂装置、供线材穿置的线夹、线夹驱动装置及前述的沾锡装置。所述沾助焊剂装置及沾锡装置依次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线夹移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线夹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线夹连接;所述线夹驱动装置驱使所述线夹上的线材之沾锡端依次移动地通过所述沾助焊剂装置和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该线材的沾锡端依次涂有助焊剂及锡液。
[0015]较佳地,所述线夹包含座体、枢转抵压件及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座体开设有至少两供线材穿置排序用的线材通道,所述线材通道呈排状布置且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座体相对应的两侧,所述线材通道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线夹的移动方向相交错,所述枢转抵压件枢接于所述座体并压紧所述线材通道内的线材,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恒具有驱使所述枢转抵压件压紧所述线材通道内的线材的趋势。
[0016]较佳地,所述座体还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座体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将所述线材通道分隔出第一线材通道及第二线材通道,所述枢转抵压件包含第一枢转抵压件及第二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及一个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呈并排的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和第二枢转抵压件之间。
[0017]较佳地,所述线夹驱动装置包含一线夹主动轮、线夹从动轮、线夹传送件及线夹驱动器,所述线夹主动轮及线夹从动轮呈相对应的枢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线夹传送件套设于所述线夹主动轮及线夹从动轮上,且所述线夹传送件与所述线夹固定连接,所述线夹驱动器装配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线夹主动轮连接。
[0018]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沾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I)将线材穿置于线夹且使该线材的沾锡端位于线夹外;
[0020](2)沾锡装置的沾锡驱动组件驱使沾锡移动件做往复的移动,往复移动的沾锡移动件沾起承装腔内的锡液;以及
[0021](3)线夹驱动装置驱使线夹上的线材之沾锡端依次移动地通过沾助焊剂装置及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该线材的沾锡端依次涂有助焊剂装置及锡液。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沾锡移动件沿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置,且沾锡移动件的底端穿过开口并伸入承装腔内,故沾锡驱动组件驱使沾锡移动件沿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做往复的移动而沾起承装腔内的锡液,移动的线材之沾锡端通过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该锡液涂于线材的沾锡端上,实现线材的沾锡端沾锡的目的,从而提高效率;又由于沾锡移动件位于承装腔对应的上方,在沾锡过程中防止锡液掉于装置上,因此,本发明的沾锡装置能提高沾锡效率并能防止锡液浪费,以适应于自动化作业的场

口卞O
[002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的沾锡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所示的沾锡设备的沾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所示的沾锡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发明的沾锡设备的线夹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发明的沾锡设备的线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图5所示的线夹之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图5所示的线夹之第一枢转抵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图5所示的线夹之第二枢转抵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9a至图9c是本发明的沾锡`设备对线材之沾锡端进行沾锡处理的状态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发明的沾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35]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沾锡设备20包括机架21、沾助焊剂装置22、供线材IOa穿置的线夹23、线夹驱动装置24及沾锡装置25。沾助焊剂装置22及沾锡装置25依次地安装在机架2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沾助焊剂装置22及沾锡装置25是沿机架21的右端至左端的方向设置,但不以此为限。线夹23移动的设于机架21上,以使线夹23能在沾助焊剂装置22及沾锡装置25之间做往复的移动。线夹驱动装置24安装于机架21并与线夹23连接,以使线夹驱动装置24能驱使线夹23在沾助焊剂装置22及沾锡装置25之间移动,以满足线材IOa的沾锡端11的沾锡要求。当线夹驱动装置24驱使线夹23上的线材IOa之沾锡端11依次通过沾助焊剂装置22及下面描述到的沾锡移动件253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线夹23上的线材IOa之沾锡端11依次地涂有助焊剂及锡液,实现对线材IOa之沾锡端11沾锡的目的。更具体地,如下:
[0036]结合图5至图8,线夹23包含座体231、枢转抵压件23a及第一弹性元件234,座体231开设有至少两供线材IOa穿置排序用的线材通道2311,一次能输送多根线材IOa以提高处理效率,线材通道2311呈排状布置且沿水平方向贯穿座体231相对的两侧(如图1中座体231的前后两侧),使线材通道2311的贯穿方向与线夹23的移动方向相交错。枢转抵压件23a枢接于座体231并压紧线材通道2311内的线材10a,第一弹性元件234恒具有驱使枢转抵压件23a压紧线材通道2311内的线材IOa的趋势,以使得线夹23能更快捷且可靠地对线材IOa进行夹紧,该夹紧简单方便。具体地,座体231还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座体231的输送腔2312,输送腔2312将线材通道2311分隔出第一线材通道2311a及第二线材通道2311b。枢转抵压件23a包含第一枢转抵压件232及第二枢转抵压件233,每一第一线材通道231 Ia对应一个第一枢转抵压件232,每一第二线材通道231 Ib对应一个第二枢转抵压件233及一个第一弹性元件234,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232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枢转抵压件233呈并排的设置,每一第一弹性元件234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第一枢转抵压件232和第二枢转抵压件233之间,以借助第一弹性元件234去使第一枢转抵压件232及第二枢转抵压件233在常态下对穿置于第一线材通道2311a及第二线材通道2311b内的同一根的线材IOa进行压紧。
[0037]其中,为了便于枢转抵压件23a在座体231上的枢接,故座体231还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嵌入槽2313及第二嵌入槽2314,每一第一线材通道2311a对应一个第一嵌入槽2313,第一嵌入槽2313较优是位于第一线材通道2311a的正下方,并与第一线材通道2311a呈同侧布置,即,座体231的后侧;每一第二线材通道2311b对应一个第二嵌入槽2314,第二嵌入槽2314较优是位于第二线材通道2311b的正下方,并与第二线材通道2311b呈同侧布置,即,座体231的前侧。每一第一枢转抵压件232具有呈枢转的嵌入于对应的一个第一嵌入槽2313内的第一枢接部2323 ;每一第二枢转抵压件233具有呈枢转的嵌入于对应的一个第二嵌入槽2314内的第二枢接部233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座体231的后侧安装有第一枢转轴235,座体231的前侧安装有第二枢转轴236,第一枢转轴235及第二枢转轴236均沿机架21的左右方向布置,且第一枢转轴235穿过所有的第一嵌入槽2313及第一枢接部2323,第二枢转轴236穿过所有的第二嵌入槽2314及第二枢接部2333,以使得第一枢转抵压件232及第二枢转抵压件233在座体231上的枢接更可靠,并节省第一枢转轴235及第二枢转轴236的使用数量;更具体地,第一枢转抵压件232还包含相互呈直线对接的第一抵压部2321及第一受推部2322,第一枢接部2323呈垂直的位于第一抵压部2311及第一受推部2322之间,且三者共同形成一体结构,而座体231开设有供第一抵压部2311旋入第一线材通道2311a内的第一缺口 2311c,且在第一枢转抵压件232压紧第一线材通道2311a内的线材IOa时,此时的第一抵压部2321及第一受推部2322沿竖直方向布置,而第一枢接部2323沿水平方向布置,状态如图1所示。同样,第二枢转抵压件233还包含相互呈直线对接的第二抵压部2331及第二受推部2332,第二枢接部2333呈垂直的位于第二抵压部2331及第二受推部23`32之间,且三者共同形成一体结构,而座体231还开设有供第二抵压部2331旋入第二线材通道2311b内的第二缺口 231 ld,且在第二枢转抵压件233压紧第二线材通道2311b内的线材IOa时,此时的第二抵压部2331及第二受推部2332沿竖直方向布置,而第二枢接部2333沿水平方向布置,状态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对线材IOa进行导向,故线夹23还包括导线管237,每一第一线材通道2311a对应一个导线管237,每一导线管237呈对接的装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线材通道231 Ia内,较优是,每一导线管237呈直线对接的装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线材通道2311a内,以便于对线材IOa的导引。为了对座体231的垫高,故线夹23还包含安装在座体231下方的支撑座238,以便于支撑座238对座体231的支撑及垫高,且支撑座238是采用导轨及滑动滑块的方式装配于机架21上,以实现线夹23移动设于机架21上的目的。
[0038]请参阅图1及图4,线夹驱动装置24包含一线夹主动轮、线夹从动轮242、线夹传送件243、线夹驱动器244、线夹中间传送件246及两并排设置的线夹中间轮245,两线夹中间轮245及线夹从动轮242呈相对应的枢接于机架21上,即,如图1所示,两线夹中间轮245及线夹从动轮242沿机架21的左右方向布置并枢接于机架21上;线夹传送件243套于线夹从动轮242及一线夹中间轮245上,线夹23的支撑座238与线夹传送件243固定连接;线夹主动轮安装于线夹驱动器244的输出端上,线夹中间传送件246套于线夹主动轮及另一线夹中间轮245上,线夹驱动器244安装在机架21上,以实现线夹驱动器244驱使线夹23在机架21上移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线夹主动轮、线夹从动轮242及线夹中间轮245均为一带轮,对应地,线夹传送件243及线夹中间传送件246为一传动带,以确保传动的稳定可靠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线夹主动轮、线夹从动轮242及线夹中间轮245可选择为一链轮,对应地,线夹传送件243及线夹中间传送件246为一链条,但不以此为限。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两线夹中间轮245及线夹中间传送件246,则此时的线夹主动轮及线夹从动轮242呈对应的枢接于机架21上,线夹驱动器244安装于机架21上并与线夹主动轮连接,线夹传送件243套设于线夹主动轮241及线夹从动轮242上,一样能驱使线夹23在机架21上移动的目的。
[0039]请参阅图1至图3,沾锡装置25包括沾锡架体251、沾锡驱动组件252、沾锡移动件253及中空结构的锡炉254。锡炉254安装在沾锡架体251上,沾锡架体251是安装在机架21上的,沾锡架体251的中空结构形成供锡料承放用的承装腔2541,承装腔2541贯穿锡炉254的顶端并形成一开口,以便于沾锡移动件253伸入承装腔2541内。沾锡移动件253沿沾锡架体251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置,沾锡移动件253位于承装腔2541对应的上方,较优是位于承装腔2541的正上方,且沾锡移动件2541的底端穿过开口并伸入承装腔2541内。沾锡驱动组件252安装在沾锡架体251并与沾锡移动件253连接。在沾锡驱动组件252驱使沾锡移动件253沿沾锡架体251的上下方向做往复的移动时,往复移动的沾锡移动件253将承装腔2541内的锡液沾起。较优的是,沾锡移动件253在往复移动过程中一直与承装腔2541内的锡液接触,使锡炉254与沾锡移动件253的温度基本相同,又由于融化的锡液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所以,在沾锡移动件253上升时,沾锡移动件253上的锡液不会很快的流回锡炉254内,使得沾锡移动件253所附着的锡液足够线材IOa所需要的沾锡量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线 材IOa的沾锡质量;具体地,沾锡移动件253为一铜棒,故铜棒于通电对锡液加热时具有电损少,故铜棒更能确保其与锡炉254的基本温度相同,以提高沾锡质量;可选择的,沾锡移动件253开设有一沾锡凹槽2531,向上移动的沾锡移动件253使沾锡凹槽2531通过开口并位于承装腔2541外,向下移动的沾锡移动件253使沾锡凹槽2531通过开口并伸入承装腔2541的锡液内,以使沾锡移动件253能附着更多的锡液,更能确保线材IOa沾锡的可靠性。
[0040]同时,沾锡驱动组件253包含沾锡驱动器、沾锡转动轴(图中未示)、沾锡转动轮2523、滑块2524及移动座2525。移动座2525沿沾锡架体251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于沾锡架体251上,使得移动座2525在沾锡架体251上做上下的移动,较优的是,移动座2525是位于承装腔2541的上方,以便于移动座2525带动沾锡移动件253移动,具体地,沾锡架体251开设有嵌入上下导向槽2511,移动座2525的顶端呈配合的嵌于嵌入上下导向槽2511内,以使得移动座2525的移动更可靠,而沾锡移动件253是固定于移动座2525上。沾锡转动轴枢接于沾锡架体251上,较优是,沾锡转动轴是枢接于沾锡架体251的位于承装腔2541上方的部位处。沾锡驱动器较优为一电机以提供旋转的动力,且沾锡驱动器与沾锡转动轴的一端连接,以使得沾锡驱动器能驱动沾锡转动轴旋转;沾锡转动轮2523安装在沾锡转动轴的另一端,滑块2524呈偏心的枢接于沾锡转动轮2523上,具体是,沾锡转动轮2523上安装有一安装轴2526,该安装轴2526的轴心与沾锡转动轴的轴心呈偏心的设置,而滑块2524是装配于安装轴2526上,并可绕安装轴2526转动,从而实现滑块2524呈偏心的枢接于沾锡转动轮2523上的目的;且滑块2524与移动座2525相互嵌设,而实现嵌设的方式为,移动座2525沿线夹23的移动方向开设有一嵌入水平导向槽2525a,滑块2524呈配合的嵌于嵌入水平导向槽2525a内,使得滑块2524可沿交错于移动座2525的移动方向在移动座2525上滑动。当沾锡驱动器驱使沾锡转动轴旋转时,旋转的沾锡转动轴带动沾锡转动轮跟随沾锡转动轴旋转,由于滑块2524呈偏心的枢接于沾锡转动轮2523上,且移动座2525沿沾锡架体251的上下方向移动的设置,故转动的沾锡转动轮2523带动滑块2524在移动座2525内滑动的同时,通过滑块2524还带动移动座2525沿沾锡架体25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沾锡移动件253做往复的上下移动,从而使沾锡移动件253将承装腔2541内的锡液沾起而为线材10的沾锡做准备。
[0041]请参阅图10,本发明的沾锡方法包括:S001、将线材IOa穿置于线夹23且使该线材IOa的沾锡端11位于线夹23外,较优的是,线夹23 —次是能供多个线材IOa穿置,而穿置的多个线材IOa于线夹23上是呈排状的设置,以进一步地提高沾锡效率;S002、沾锡装置25的沾锡驱动组件252驱使沾锡移动件253做往复的移动,往复移动的沾锡移动件253沾起承装腔2541内的锡液;S003、线夹驱动装置24驱使线夹23上的线材IOa之沾锡端11依次移动地通过沾助剂装置22及沾锡移动件23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该线材IOa的沾锡端11依次涂有助焊剂及锡液。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沾锡移动件253沿沾锡架体251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置,且沾锡移动件253的底端穿过开口并伸入承装腔2541内,故沾锡驱动组件252驱使沾锡移动件253沿沾锡架体251的上下方向做往复的移动而沾起承装腔2541内的锡液,移动的线材IOa之沾锡端11通过沾锡移动件253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该锡液涂于线材IOa的沾锡端11上,实现线材IOa的沾锡端11沾锡的目的,从而提闻效率;又由于沾锡移动件253位于承装腔2541对应的上方,在沾锡过程中防止锡液掉于装置上,因此,本发明的沾锡装置25能提高沾锡效`率并能防止锡液浪费,以适应于自动化作业的场合中。
[0043]值得注意者,线夹驱动装置24驱使线夹23上的线材IOa之沾锡端11依次移动地通过沾助剂装置22及沾锡移动件23所沾起的锡液,是指线夹驱动装置24驱使线夹23依次经过沾助剂装置22及沾锡装置25,从而由线夹23带动穿置于线夹23上的线材IOa的沾锡端11依次移动通过沾助剂装置22及沾锡移动件23所沾起的锡液的目的。
[0044]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沾锡装置,适用对线材的沾锡端进行沾锡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沾锡装置包括沾锡架体、沾锡驱动组件、沾锡移动件及中空结构的锡炉,所述锡炉安装在所述沾锡架体上,所述中空结构形成供锡料承放用的承装腔,所述承装腔贯穿所述锡炉的顶端并形成一开口,所述沾锡移动件沿所述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置,所述沾锡移动件位于所述承装腔对应的上方,且所述沾锡移动件的底端穿过所述开口并伸入所述承装腔内,所述沾锡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沾锡架体并与所述沾锡移动件连接;所述沾锡驱动组件驱使所述沾锡移动件沿所述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做往复的移动而沾起所述承装腔内的锡液,移动的线材的沾锡端通过所述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而使该锡液涂于所述线材的沾锡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沾锡移动件在往复移动过程中一直与所述承装腔内的锡液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沾锡移动件为一铜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沾锡移动件开设有一沾锡凹槽,向上移动的所述沾锡移动件使所述沾锡凹槽通过所述开口并位于所述承装腔外,向下移动的所述沾锡移动件使所述沾锡凹槽通过所述开口并伸入所述承装腔的锡液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沾锡驱动组件包含沾锡驱动器、沾锡转动轴、沾锡转动轮、滑块及移动座,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沾锡架体的上下方向呈移动的设于所述沾锡架体上,所述沾锡移动件固定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沾锡转动轴枢接于所述沾锡架体上,所述沾锡驱动器与所述沾锡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沾锡转动轮安装在所述沾锡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滑块呈偏心的枢接于所述沾锡转动轮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移动座相互嵌设,且所述滑块可沿交错于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移动座上滑动;所述沾锡驱动器通过所述沾锡转动轴驱使所述沾锡转动轮旋转,旋转的所述沾锡转动轮通过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移动座做往复的移动。
6.一种沾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沾助焊剂装置、供线材穿置的线夹、线夹驱动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沾锡装置,所述沾助焊剂装置及沾锡装置依次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线夹移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线夹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线夹连接;所述线夹驱动装置驱使所述线夹上的线材之沾锡端依次移动地通过所述沾助焊剂装置和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该线材的沾锡端依次涂有助焊剂及锡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沾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含座体、枢转抵压件及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座体开设有至少两供线材穿置排序用的线材通道,所述线材通道呈排状布置且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座体相对应的两侧,所述线材通道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线夹的移动方向相交错,所述枢转抵压件枢接于所述座体并压紧所述线材通道内的线材,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恒具有驱使所述枢转抵压件压紧所述线材通道内的线材的趋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沾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座体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将所述线材通道分隔出第一线材通道及第二线材通道,所述枢转抵压件包含第一枢转抵压件及第二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一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每一所述第二线材通道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及一个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每一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枢转抵压件呈并排的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枢转抵压件和第二枢转抵压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沾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驱动装置包含一线夹主动轮、线夹从动轮、线夹传送件及线夹驱动器,所述线夹主动轮及线夹从动轮呈相对应的枢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线夹传送件套设于所述线夹主动轮及线夹从动轮上,且所述线夹传送件与所述线夹固定连接,所述线夹驱动器装配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线夹主动轮连接。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沾锡设备对线材的沾锡端进行沾锡处理的沾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线材穿置于线夹且使该线材的沾锡端位于线夹外; (2)沾锡装置的沾锡驱动组件驱使沾锡移动件做往复的移动,往复移动的沾锡移动件沾起承装腔内的锡液;以及 (3)线夹驱动装置驱使线夹上的线材之沾锡端依次移动地通过沾助焊剂装置及沾锡移动件所沾起的锡液,进而`使该线材的沾锡端依次涂有助焊剂及锡液。
【文档编号】C23C2/38GK103774078SQ20141003562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薛树明, 陈成, 卢世秋 申请人: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