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粘锅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1851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粘锅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粘锅具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含量为:C3.77-3.92,Si2.05-2.31,Mn0.44-0.484,P0.073-0.11,S0.013-0.03,Cr0.06-0.063,Ni0.011-0.012,Cu≤0.013,Ti≤0.145,Nb<0.0025,V0.033-0.036,Pb<0.003,Mg<0.001,Fe93.1。还公开了制备该种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的选用,使得材料组织结构致密,进而使得该材料的锅具经过机械精磨抛光处理得到的内表面即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能,而无需额外加工不粘涂层,从而节省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锅具质量,延长了锅具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不粘锅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粘锅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不粘锅具材料本身不具备不粘性能,只是在锅具材料成型后,在表面进行 特殊处理才能达到不粘的效果。目前普遍是在锅体表面喷涂一层不粘涂层来实现不粘功 能,但是不粘涂层本身不耐磨,容易脱落。由于锅体表面粗糙度较低,附着在锅体表面的不 粘涂层很容易被锅铲或者坚硬食物划伤和刮掉,从而导致不粘涂层寿命较短,使得锅具不 粘性能慢慢变差,甚至失去不粘性能。目前锅体涂不粘涂层前的处理工艺一般是对锅体进 行喷砂和硬质氧化,也有采用喷丸进行处理,以使锅体表面获得更高的粗糙度。但铝合金喷 丸即使经过硬质氧化处理,其硬度和强度仍不能抗铁铲的冲击。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材料本身具备不粘性能、无需 额外加工不粘涂层的不粘锅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粘锅具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按 重量比含量为: C 3. 77-3. 92, Si 2. 05-2. 31,Μη 0.44-0. 484, P 0.073-0. 11,S 0.013-0. 03, Cr 0· 06-0. 063, Ni 0.011 -0· 012, Cu 彡 0· 013, Ti 彡 0· 145, Nb〈0. 0025, V 0.033-0.036, Pb<0. 003, Mg<0. 001, Fe 93. l〇
[0005] 制备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具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51、 铁水熔炼,根据不粘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以及原料的实际化学成分,计算出所 需各种原料的配比,按照计算出的配比用量称取所用的原料加入真空感应炉,熔化,控制炉 温在1550-1650°C,铁水的出炉温度控制在1380-1450°C ; 52、 压铸成型,压铸模预热后将铁水注入凹模,再将凸模压下加压成型,制成铁锅坯; 53、 待模中铁锅冷却后取出铁锅坯。
[0006] 所述的步骤S2采用钢模铸造方式进行压铸成型。
[0007] 它还包括热处理和机械精磨抛光清理步骤,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 淬火处理的温度为950-980°C,保温1小时后纯净水中快速冷却;回火处理的温度为 150-250°C,保温3-4小时后空冷。
[0008]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针对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改进,然后采用钢模 铸造的方式,使得锅具材料本身具备不粘性能。本发明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的选用,使得材 料组织结构致密,进而使得该材料的锅具经过机械精磨抛光处理得到的内表面即具有良好 的不粘性能,而无需额外加工不粘涂层,从而节省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难度,从根本上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粘涂层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提高了锅具质量,延长了锅具使用寿命。 另外,本发明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的选用及加工工艺,与现有锅具材料及加工工艺相比,还 具有成品率高的优点,相比现有成品率为60?70%,本发明的成品率可达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 述: 实施例1 : 一种不粘锅具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含量为: C 3. 77, Si 2. 05, Μη 0. 484, Ρ 0. 073, S 0. 013, Cr 0. 06, Ni 0. 011,Cu 0.013, TiO. 144, Nb〈0. 0025, V 0· 033, Pb〈0. 003, Mg〈0. 001,Fe 93. 1,且 Mo、Al、Co、W、B、Sn、Zn、 As、Bi、Ce、Zr、La 的含量均小于 0. 003。
[0010] 实施例2 : 一种不粘锅具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含量为: C 3. 92, Si 2. 31,Μη 0. 44,Ρ 0. 11,S 0. 03,Cr 0. 063,Ni 0. 012,Cu 0. 013,Ti 0.145, Nb〈0. 0025, V 0· 036, Pb〈0. 003, Mg〈0. 001,Fe 93. 1,且 Mo、Al、Co、W、B、Sn、Zn、As、Bi、Ce、 Zr、La的含量均小于0. 003。
[0011] 实施例3: 一种不粘锅具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含量为: C 3. 81, Si 2. 22, Μη 0. 46, Ρ 0. 09, S 0. 02, Cr 0. 061, Ni 0. Oil, Cu 0. 01, Ti 0. 1, Nb〈0. 0025, V 0· 035, Pb〈0. 003,Mg〈0. 001,Fe 93. 1,且 Mo、Al、Co、W、B、Sn、Zn、As、Bi、Ce、 Zr、La的含量均小于0. 003。
[0012] 实施例4: 制备实施例1-3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具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51、 铁水熔炼,根据不粘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以及原料的实际化学成分,计算出所 需各种原料的配比,按照计算出的配比用量称取所用的原料加入真空感应炉,熔化,控制炉 温在1550°C,铁水的出炉温度控制在1380°C?1400°C ; 52、 压铸成型,压铸模预热后将铁水注入凹模,再将凸模压下加压成型,制成铁锅坯; 53、 待模中铁锅冷却后取出铁锅坯。
[0013] 所述的步骤S2采用钢模铸造方式进行压铸成型。
[0014] 它还包括热处理和机械精磨抛光清理步骤,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 淬火处理的温度为950°C?980°C,保温1小时后纯净水中快速冷却;回火处理的温度为 150°C,保温4小时后空冷。
[0015] 实施例5: 制备实施例1-3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具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51、 铁水熔炼,根据不粘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以及原料的实际化学成分,计算出所 需各种原料的配比,按照计算出的配比用量称取所用的原料加入真空感应炉,熔化,控制炉 温在1650°C,铁水的出炉温度控制在1450°C ; 52、 压铸成型,压铸模预热后将铁水注入凹模,再将凸模压下加压成型,制成铁锅坯; 53、 待模中铁锅冷却后取出铁锅坯。
[0016] 所述的步骤S2采用钢模铸造方式进行压铸成型。
[0017] 它还包括热处理和机械精磨抛光清理步骤,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 淬火处理的温度为980°C,保温1小时后纯净水中快速冷却;回火处理的温度为220°C? 250°C,保温3小时后空冷。
[0018] 实施例6: 制备实施例1-3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具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51、 铁水熔炼,根据不粘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以及原料的实际化学成分,计算出所 需各种原料的配比,按照计算出的配比用量称取所用的原料加入真空感应炉,熔化,控制炉 温在1600°C,铁水的出炉温度控制在1400°C ; 52、 压铸成型,压铸模预热后将铁水注入凹模,再将凸模压下加压成型,制成铁锅坯; 53、 待模中铁锅冷却后取出铁锅坯。
[0019] 所述的步骤S2采用钢模铸造方式进行压铸成型。
[0020] 它还包括热处理和机械精磨抛光清理步骤,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淬 火处理的温度为970°C,保温1小时后纯净水中快速冷却;回火处理的温度为200°C,保温 3. 5小时后空冷。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粘锅具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含量为: C 3. 77-3. 92, Si 2. 05-2. 31,Μη 0.44-0. 484, P 0.073-0. 11,S 0.013-0. 03, Cr 0· 06-0. 063, Ni 0.011 -0· 012, Cu 彡 0· 013, Ti 彡 0· 145, Nb〈0. 0025, V 0.033-0.036, Pb〈0. 003, Mg〈0. 001,Fe 93. 1。
2. 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具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以下步骤: 51、 铁水熔炼,根据不粘锅具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以及原料的实际化学成分,计算出所 需各种原料的配比,按照计算出的配比用量称取所用的原料加入真空感应炉,熔化,控制炉 温在1550-1650°C,铁水的出炉温度控制在1380-1450°C ; 52、 压铸成型,压铸模预热后将铁水注入凹模,再将凸模压下加压成型,制成铁锅坯; 53、 待模中铁锅冷却后取出铁锅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不粘锅具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 骤S2采用钢模铸造方式进行压铸成型。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不粘锅具材料不粘锅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 括热处理和机械精磨抛光清理步骤,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淬火处理的温度为 950-980°C,保温1小时后纯净水中快速冷却;回火处理的温度为150-250°C,保温3-4小时 后空冷。
【文档编号】B22D17/00GK104152790SQ201410396794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林森 申请人:乐山豪森锅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