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44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钢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钢包,钢包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保温层、永久层和工作层,渣线区的工作层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位于内层和永久层之间,渣线区的工作层厚度为D,外层厚度为N,内层厚度为M,N=10%D-40%D,M=D-N。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更换钢包工作衬砖的浪费,降低耐火材料消耗,进而降低炼钢成本,同时确保钢包安全使用。
【专利说明】钢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特别涉及双工作层的钢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钢包分为钢包壳、永久层、工作层三部分,为防止过度使用工作层而造成漏钢,钢厂一般设置工作层较厚,使用一定程度后,在工作层仍然很厚的情况下,钢厂便停用钢包并对其进行重砌,这就造成工作层的浪费。
[0003]耐火材料是炼钢生产中的重要耗材,在炼钢工序成本中所占比例达13%,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是降低炼钢成本的重要环节。钢包工作衬渣线砖使用到残厚到50-80mm时,需要进行中修,即更换全部渣线砖,而此时非主渣线区渣线残厚要大于80mm,因此全部拆除渣线砖会造成浪费,也使得耐火材料消耗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因更换钢包工作衬砖而造成的浪费、降低耐火材料消耗、进而降低炼钢成本的钢包。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钢包,钢包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保温层、永久层和工作层,渣线区的工作层包括相互独立的外层和内层,外层位于内层和永久层之间,渣线区的工作层厚度为D,外层厚度为N,内层厚度为M,N=10%D-40%D, M=D_N。
[0006]上述钢包,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工作层均包括相互独立的外层和内层,工作层厚度均为D,外层厚度均为N,内层厚度均为M,N=10%D-40%D, M=D_N。
[0007]上述钢包,外层和内层均自下至上由工作衬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外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与内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相等。
[0008]上述钢包,外层厚度N=50mm,熔池区的内层厚度M=130mm,渣线区的内层厚度M=150-170mmo
[0009]上述钢包,密线区下部的内层厚度M=I70mm,密线区上部的内层厚度M=150mm。
[0010]上述钢包,外层和内层均自下至上由工作衬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外层中的工作衬砖砖层缝与内层中的工作衬砖砖层缝上下相交错。
[0011]上述钢包,外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与内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相等;外层工作衬砖砖层缝和上下相邻的内层工作衬砖砖层缝二者之间的高度差等于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的一半。
[0012]上述钢包,外层的工作衬砖为弧形镁碳砖,内层的工作衬砖为双楔形镁碳砖、直型镁碳砖和楔形镁碳砖的组合或弧形镁碳砖;永久层自下至上由高招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永久层也可为高铝浇注料整体浇注而成。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I)永久层用高铝砖砌筑,工作层用镁碳砖砌筑,高铝砖的保温性能优于镁碳砖,而镁碳砖的抗侵蚀性能大大优于高铝砖,但是高铝砖的价格比镁碳砖的价格低;相比较永久层和工作层全部使用镁碳砖的钢包来说:一方面利用了高铝砖的保温性能,使得钢水温度不会快速降温,避免外壳温度过高甚至发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也利用了镁碳砖的抗侵蚀性能,还降低了钢包成本。
[0015](2)工作层分为相互独立的外层和内层,在内层的工作衬砖侵蚀损毁完后,进行中修或小修、更换渣线区工作层或包壁的整个工作层时,仅需更换内层的工作衬砖即可,外层的工作衬砖可重复使用多次,这样即可减少因更换钢包工作衬砖而造成的浪费,降低耐火材料消耗,进而降低炼钢成本,同时确保安全使用,且判包容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包的一种砌筑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包的另一种砌筑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工作层中弧形砖的横截面图。
[0019]图4为沿钢包径向的工作层中弧形砖的外观图。
[0020]图中:1-外壳,2-保温层,3-永久层,4-外层,5-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钢包的钢包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保温层、永久层和工作层,渣线区的工作层包括外层和内层(熔池区的工作层仅为一层),外层位于内层和永久层之间,渣线区的工作层厚度为D,外层厚度为N,内层厚度为M,N=10%D-40%D, M=D-N;优选N=20%D-30%D,N相对D越小,在内层的工作衬砖侵蚀完毕后,外层的工作衬砖抵抗钢包渣的侵蚀时间越短;N相对D越大,在内层的工作衬砖侵蚀完毕后,外层的工作衬砖抵抗钢包渣的侵蚀时间越长。N=20%D-30%D,一方面能保证内层的工作衬砖侵蚀完毕后,外层的工作衬砖具有合适的抵抗钢包渣的侵蚀时长,确保钢包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内层的工作衬砖有足够的厚度,延长进行中修、小修以及更换渣线区工作层或包壁的整个工作层的时间间隔。
[0022]图2所示,钢包的钢包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保温层、永久层和工作层,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工作层均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位于内层和永久层之间,渣线区的工作层厚度为D,外层厚度为N,内层厚度为M,N=50-80mm, M=D_N。本实施例中外层厚度均为N=50mm,熔池区的内层厚度M=130mm,渣线区下部的内层厚度M=170mm,渣线区上部的内层厚度M=150mm。使用时只更换内层厚度为130mm、150mm或170mm部分,而保护外层厚度为50mm部分,这样便降低了成本,同时仍保证了钢包的使用安全。
[0023]在图1和图2中,夕卜层和内层均自下至上由工作衬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图2中内层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共28层工作衬砖;图1中只是渣线区的工作层分为外层和内层,图1中的内层共12层工作衬砖;外层的工作衬砖为弧形镁碳砖,内层的工作衬砖为双楔形镁碳砖、直型镁碳砖和楔形镁碳砖的组合或弧形镁碳砖;永久层自下至上由高铝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永久层也可为高铝浇注料整体浇注而成;弧形砖的主砖型设计弦长L为250_或其他尺寸,弧形砖半径R取决于钢包包壁中间位置永久层内壁半径。外层中的工作衬砖砖层缝与内层中的工作衬砖砖层缝上下相交错,夕卜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与内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相等;外层工作衬砖砖层缝和上下相邻的内层工作衬砖砖层缝二者之间的高度差等于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的一半。
[0024] 本实用新型中的永久层相对于工作层来说仍使用低档材料(价格较低的材料,如高铝砖),而工作层的外层和内层均采用高档材料(价格较高的材料,如镁碳砖)。在内层的工作衬砖侵蚀损毁完后,进行中修或小修,更换渣线区工作层或包壁的整个工作层时,仅需更换内层的工作衬砖即可,外层的工作衬砖可重复使用多次;相比原来的一层工作层,减少了内层的工作衬砖的使用和浪费,单包耐火材料消耗减少很多,每年可为钢厂节约成本几百万。即使内层的工作衬砖侵蚀完毕,外层的工作衬砖也能抵抗钢包渣的侵蚀,保证钢包的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
1.钢包,钢包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保温层、永久层和工作层,其特征在于,渣线区的工作层包括相互独立的外层和内层,外层位于内层和永久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渣线区的工作层厚度为D,外层厚度为N,内层厚度为 M, N=10%D-40%D, M=D-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从钢包底部至渣线区的工作层均包括相互独立的外层和内层,工作层厚度均为D,外层厚度均为N,内层厚度均为M,N=10%D-40%D,M=D-N。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外层和内层均自下至上由工作衬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外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与内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外层厚度N=50mm,熔池区的内层厚度M= 130mm,渣线区的内层厚度M=150_17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渣线区下部的内层厚度M=170mm,渣线区上部的内层厚度M=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外层和内层均自下至上由工作衬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外层中的工作衬砖砖层缝与内层中的工作衬砖砖层缝上下相交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外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与内层的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相等;外层工作衬砖砖层缝和上下相邻的内层工作衬砖砖层缝二者之间的高度差等于工作衬砖砖层厚度H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钢包,其特征在于,外层的工作衬砖为弧形镁碳砖,内层的工作衬砖为双楔形镁碳砖、直型镁碳砖和楔形镁碳砖的组合或弧形镁碳砖;永久层自下至上由高招砖一层一层的砌筑而成。
【文档编号】B22D41/02GK203695942SQ201420059523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7日
【发明者】罗星源, 彭德江, 李天清, 高杰, 娄军峰, 王永辉, 徐伟, 马慧慧, 孙荣海 申请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