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一固定套筒、套装在固定套筒内并可沿固定套筒长度方向前后滑移的电主轴,及设于固定套筒一端用以驱动电主轴前后滑移的丝杆驱动机构,丝杆驱动机构中的驱动丝杆与电主轴同心,固定套筒与电主轴同心,电主轴的输出端联接有一磨削砂轮,采用电主轴作为砂轮主轴,且将电主轴套装在作为导轨的固定套筒内,在固定套筒一端安装丝杆驱动机构驱动电主轴沿固定套筒方向移动进给,不仅整体结构设计更为紧凑,而且由于固定套筒、电主轴及驱动丝杆三者同心,使得作为砂轮主轴的电主轴直线移动进给更为平稳,同时也提高整个机构的刚度,有效抑制砂轮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大大提高工件磨削质量和精度。
【专利说明】—种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平面磨床在机械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磨削工件平面或成型表面,根据砂轮主轴的布置方式可分为立轴式平面磨床和卧轴式平面磨床。立轴式平面磨床是利用竖直安置的砂轮主轴以砂轮端面磨削工件,主要的结构形式是在床身上设置立柱,在立柱上竖直设有导轨和滑座,砂轮主轴及砂轮安装在滑座,驱动滑座沿立柱的导轨垂直上下移动以带动砂轮磨削进给。但该种结构形式下磨削砂轮进给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且由于砂轮主轴及砂轮是以悬臂梁的方式布置安装在立柱上,砂轮磨削工件时容易出现振动,影响磨削质量。同时该种结构形式下的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体积庞大,刚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刚性好、结构紧凑且运行平稳的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一固定套筒、套装在固定套筒内并可沿固定套筒长度方向前后滑移的电主轴,及设于固定套筒一端用以驱动电主轴前后滑移的丝杆驱动机构,所述丝杆驱动机构中的驱动丝杆与电主轴同心,所述固定套筒与电主轴同心,所述电主轴的输出端联接有一磨削砂轮。
[0005]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固定套筒一端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相联接的驱动丝杆及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安装在电主轴一端中心处,所述驱动丝杆与丝杆螺母传动连接。
[0006]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主轴包括主轴套筒、设于主轴套筒内的主轴,及设于主轴套筒与主轴之间的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主轴套筒内壁上,所述转子组件套装在主轴上,在所述主轴套筒一端设有主轴套筒端盖,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主轴套筒端盖中心处。
[000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轴轴向设有中心冷却流道,在所述主轴的两头分别径向间隔设有若干与中心冷却流道相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主轴套筒端盖设有冷却液进入流道,所述电主轴内形成一连通冷却液进入流道与各第一流道的环形腔体。
[0008]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磨削砂轮安装在主轴的另一头,所述磨削砂轮径向间隔开有若干冷却液排出流道,各所述冷却液排出流道与各第二流道对应相连通。
[0009]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轴套筒通过滑动轴承支承于固定套筒内,在所述滑动轴承与主轴套筒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通入高压油的油腔。
[0010]有益效果:此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将电主轴整合套装在固定套筒内,摒弃传统平面磨床中砂轮主轴的结构形式,采用电主轴作为砂轮主轴,且将电主轴套装在作为导轨的固定套筒内,在固定套筒一端安装丝杆驱动机构驱动电主轴沿固定套筒方向移动进给,不仅整体结构设计更为紧凑,而且由于固定套筒、电主轴及驱动丝杆三者同心,使得作为砂轮主轴的电主轴直线移动进给更为平稳,同时也提高整个机构的刚度,有效抑制砂轮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大大提高工件磨削质量和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包括一固定套筒10、套装在固定套筒10内并可沿固定套筒10长度方向前后滑移的电主轴20,及设于固定套筒10 —端用以驱动电主轴20前后滑移的丝杆驱动机构30,丝杆驱动机构30中的驱动丝杆31与电主轴20同心,固定套筒10与电主轴20同心,电主轴20的输出端联接有一磨削砂轮40。
[0017]此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将电主轴20整合套装在固定套筒10内,摒弃传统平面磨床中砂轮主轴的结构形式,采用电主轴20作为砂轮主轴,且将电主轴20套装在作为导轨的固定套筒10内,在固定套筒10 —端安装丝杆驱动机构30驱动电主轴20沿固定套筒10方向移动进给,不仅整体结构设计更为紧凑,而且由于固定套筒10、电主轴20及驱动丝杆31三者同心,使得作为砂轮主轴的电主轴20直线移动进给更为平稳,同时也提高整个机构的刚度,有效抑制砂轮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大大提高工件磨削质量和精度。
[001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套筒10由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12通过螺栓连接件固定连接组成,其中电主轴20整个套装在固定套筒10的内腔中,电主轴20是通过轴向轴承支承在固定套筒10内,电主轴20在外作用力下可沿固定套筒10的长度方向前后滑移,丝杆驱动机构30设置在第一套筒11的上端,其中丝杆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丝杆31、驱动电机32、丝杆螺母33,驱动电机32固定安装在第一套筒11上端中心,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杆31相联接,驱动丝杆31位于位于第一套筒11的中心,丝杆螺母33固定安装在电主轴20上端中心,驱动丝杆31的下端与丝杆螺母33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驱动电机32工作带动驱动丝杆31旋转,在螺纹传动的作用下带动电主轴20在固定套筒10上下滑移,进而控制磨削砂轮40的进给。
[0019]其中,电主轴20包括主轴套筒21、主轴22、定子组件23、转子组件24及主轴套筒端盖25,在主轴套筒21与固定套筒10之间设置滑动轴承50,在滑动轴承50与主轴套筒21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通入高压油的油腔51,油腔51通入高压油后使得滑动轴承50与主轴套筒21之间形成油膜,进而使得主轴套筒21可在固定套筒10内平稳上下移动。
[0020]固定套筒10和主轴套筒21都呈圆柱状,且主轴套筒21同心套装在固定套筒10内,此时固定套筒10的作用相当于一导轨用以控制主轴套筒21的移动方向,使得电主轴20在外作用力下能平稳且高精度的上下移动。
[0021]电主轴20的上下移动是通过丝杆驱动机构30,由于驱动丝杆31位于位于固定套筒10的中心且丝杆螺母33固定安装在电主轴20上端中心,即驱动丝杆31与电主轴20同心,驱动电主轴20移动的作用力方向刚好处于电主轴20的中心,可显著提高电主轴20直线移动的平稳性,避免出现振动。
[0022]本实用新型中,电主轴20还采用中心通水冷却的方式,即主轴22轴向设有中心冷却流道221,主轴22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支承于电主轴20内,主轴套筒端盖25由第一主轴套筒端盖251和呈盘状的第二主轴套筒端盖252组成,第二主轴套筒端盖252固定安装在主轴套筒21上端用以封闭主轴套筒21上端开口并在主轴套筒21内形成环形腔体26,第一主轴套筒端盖251固定安装在第二主轴套筒端盖252上,丝杆螺母33固定安装在第一主轴套筒端盖251上端中心,在第一主轴套筒端盖251和第二主轴套筒端盖252内分别开有相互连通的通孔以形成冷却液进入流道253,冷却液进入流道253与环形腔体26相连通,在主轴22的上端自中心冷却流道221间隔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多个第一流道222,各第一流道222刚好与环形腔体26相连通,磨削砂轮40安装在主轴22下端,磨削砂轮40呈环状,在磨削砂轮40内径向间隔开有若干冷却液排出流道41,在主轴22的下端自中心冷却流道221间隔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多个第二流道223,当磨削砂轮40安装固定在主轴22下端时,各冷却液排出流道41与各第二流道223刚好对应相连通。
[0023]冷却液从主轴套筒端盖25的冷却液进入流道253进入电主轴20内的环形腔体26,在经主轴22上端的第一流道222径向流进主轴22的中心冷却流道221,冷却液再从主轴22下端的第二流道223径向流出至磨削砂轮40的冷却液排出流道41,最后进入磨削区进行冷却。电主轴20内的主轴22中心设置中心冷却流道221,不仅可以将冷却液引流到磨削砂轮40内的冷却液排出流道41中对砂轮和工件进行冷却,还可以对高速旋转的主轴22起到冷却,同时磨削砂轮40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冷却液分布更为均匀,冷却效果更好。
[00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套筒、套装在固定套筒内并可沿固定套筒长度方向前后滑移的电主轴,及设于固定套筒一端用以驱动电主轴前后滑移的丝杆驱动机构,所述丝杆驱动机构中的驱动丝杆与电主轴同心,所述固定套筒与电主轴同心,所述电主轴的输出端联接有一磨削砂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固定套筒一端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相联接的驱动丝杆及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安装在电主轴一端中心处,所述驱动丝杆与丝杆螺母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包括主轴套筒、设于主轴套筒内的主轴,及设于主轴套筒与主轴之间的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主轴套筒内壁上,所述转子组件套装在主轴上,在所述主轴套筒一端设有主轴套筒端盖,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安装在主轴套筒端盖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轴向设有中心冷却流道,在所述主轴的两头分别径向间隔设有若干与中心冷却流道相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主轴套筒端盖设有冷却液进入流道,所述电主轴内形成一连通冷却液进入流道与各第一流道的环形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砂轮安装在主轴的另一头,所述磨削砂轮径向间隔开有若干冷却液排出流道,各所述冷却液排出流道与各第二流道对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电主轴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套筒通过滑动轴承支承于固定套筒内,在所述滑动轴承与主轴套筒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通入高压油的油腔。
【文档编号】B24B41/04GK203945255SQ201420330809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谢政平, 陈培贤, 高丙坤, 梁羡升 申请人: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