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氮钒合金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959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备氮钒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三氧化二钒粉末与石墨粉末和四氧化三铁粉末进行成型处理,以便得到混合物料团块;

将所述混合物料团块输送至转底炉的进料区进行布料,所述混合物料团块依次经过碳化还原区、氮化合成区和冷却区后,经出料区排出,其中,

所述混合物料团块进入所述碳化还原区进行碳化还原处理,以便得到碳化钒和一氧化碳;

所述碳化钒进入所述氮化合成区与氮气进行氮化处理,以便得到氮钒合金;以及

所述氮钒合金进入所述冷却区进行冷却处理,以便得到冷却的氮钒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钒粉末与所述石墨粉末和所述四氧化三铁粉末按质量比100:(48-52):(1-3)进行所述成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钒粉末的纯度不低于9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钒粉末与石墨粉末的粒度均不大于200目,所述四氧化三铁粉末的平均粒径不大于2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还原处理的温度为1180-1250℃,时间为0.5-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处理的温度为1250-1380℃,时间为1-1.5小时,且氮气分压与氧气分压的比值不低于33。

7.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备氮钒合金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具有三氧化二钒粉末入口、石墨粉末入口、四氧化三铁粉末入口和混合物料团块出口;

转底炉,所述转底炉沿原料运动的方向依次设置进料区、碳化还原区、氮化合成区、冷却区和出料区,

其中,

所述进料区具有混合物料团块入口,所述混合物料团块入口与所述混合物料团块出口相连;

所述碳化还原区具有一氧化碳出口;

所述氮化合成区具有氮气入口;

所述出料区具有氮钒合金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进一步包括:

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设置在所述碳化还原区和所述氮化合成区之间;

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氮化合成区和所述冷却区之间;

第三挡墙,所述第三挡墙设置在所述冷却区和所述出料区之间,

任选地,所述转底炉进一步包括:

第一氮气通孔,所述第一氮气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墙上;

第二氮气通孔,所述第二氮气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挡墙上,

任选地,所述转底炉进一步包括:

水冷壁,所述水冷壁设置在所述冷却区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进一步包括:

蓄热式烧嘴,所述蓄热式烧嘴设置在所述碳化还原区和所述氮化合成区内,

任选地,所述转底炉进一步包括:

一氧化碳输送通道,所述一氧化碳输送通道分别与所述碳化还原区的所述一氧化碳出口和所述蓄热式烧嘴的进气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进一步包括:

螺旋出料器,所述螺旋出料器设置在所述出料区的所述氮钒合金出口处,所述螺旋出料器包括:

螺旋轴体;和

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盘旋设置在所述螺旋轴体上,

任选地,所述螺旋出料器进一步包括:

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螺旋出料器的内部,并沿所述螺旋出料器的轴向设置;和

氮气通道,所述氮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外侧,且氮气通道轴向包裹冷却水通道,氮气通道具有氮气入口和氮气出口,

任选地,所述氮气入口设置在所述螺旋轴体的端处,所述氮气出口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