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0100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带原料,尤其是一种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钢质捆带(简称捆带),通常指用于工业包装用的钢带,广泛用于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玻璃、建材、烟草和轻纺加工等工业领域。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是应用捆带产品最多,承载安全级数最高的行业,其主要用于钢铁制造的轧钢和成品包装单元。一方面,随着我国钢铁行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加之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都将钢卷包装提高到“保证安全储运,提升产品档次”的程度,预计今后对其需求将迸一步扩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另一方面,随着钢铁企业生产作业线的日益连续化和高速化,对其性能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传统的捆带生产工艺主要有3种,即加工硬化、中温调质和等温淬火。

(1)加工硬化:该工艺主要包括“冷带纵剪分条一电加热空气发蓝一磨边卷曲”等几个步骤。优点是生产设备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原卷捆带内有数个接头,发蓝质量不稳定,颜色不均,短时间内会发生锈蚀,外形尺寸及其精度较差,毛刺清理不净,常发生“掉带”和“断带”等事故,不能满足自动打捆机的需要。产品的强度极限约为700 MPa,最低延伸率为3%。

(2)中温调质:该工艺是指Si—Mn系列的捆带经850℃淬火后,再经450℃回火的热处理方法。按上述工艺处理后,可获得回火屈氏体组织,强度极限可达1 260 MPa,延伸率可达12%。中温调质处理后,不能通过电热发蓝,而只能采用涂漆或涂蜡的办法来增强其耐蚀性网。

(3)等温淬火:该工艺即所谓的“派尔登”处理,其流程大致如下:冷带在进行完必要的表面预处理后,首先进入铅浴,使其预热,预热时间一般为10s,进入感应器,经过数次感应加热后,使捆带均匀地达到奥氏体化温度860~880℃,再进入铅浴,于450℃进行等温淬火,淬火时间一般小于lmin。等温淬火完成后,进入带有木炭的密封槽,最后进入到45~70℃的清水中,达到清洗的目的。调质完成后,半成品的捆带在经过焊接、分条、清除毛刺等工序后,再次进入铅浴,在440℃左右发蓝。发蓝结束后,再进行涂漆、涂蜡、卷曲、包装等后续工序。由于调质工艺所需设备复杂、成本较高;同时,铅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禁止使用。

一般来说,生产中、低强捆带只需要采用碳素结构钢,通过加工硬化工艺即可完成;而生产抗拉强度950MPa高强捆带则需要采用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或优质碳素结构钢,通过中温调质或等温淬火处理才能完成;这样就会造成高强捆带的生产能耗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 0.17%~0.23%,Mn 1.15%~1.35%,Si≤0.35,S≤0.015%,P≤0.025%,Als≥0.015%,N≤0.006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方法包括热轧、冷却、冷轧和发蓝工序,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上所述。

本发明方法所述冷却工序:首先进行第一次强冷,冷却至660~720℃;然后在该温度范围空冷2~4s;空冷后进行第二次强冷至卷取温度400~500℃。

本发明方法所述热轧工序中,终轧温度为820~850℃。

本发明方法所述冷轧工序:总压料率为60%~80%。

本发明方法所述发蓝工序:在450~550℃直接发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中低C(C含量0.17%~0.23%)、常规Mn成分(Mn含量 1.15%~1.35%)设计,可得到铁素体贝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均匀延伸和较高的n值。

本发明方法采用中低C,较常规Mn成分设计,通过冷却工序的冷却路径控制,调整钢在相变过程中C的配分,控制中温卷取、避免珠光体转变组织转化,可以得到性能比铁素体珠光体更好的铁素体贝氏体组织,铁素体贝氏体钢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均匀延伸和较高的n值。本发明方法可得到抗拉强度≥980Mpa、延伸率A30≥10%的非调质超高强捆带。本发明方法省去调质和铅浴工艺,大大降低了捆带生产的能耗和成本;本发明方法充分综合利用了C、Mn合金固溶强化、控轧细晶强化、控冷相变强化、冷轧位错强化多种强化手段,降低了合金成本低和热轧轧制负荷,热轧生产成本低,捆带生产又可省去调质工艺,因此,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高强捆带钢具有成本低、性能好、产品竞争优势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高强捆带钢的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采用下述成分配比以及方法工艺生产而成:

(1)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C 0.17%~0.23%,Mn 1.15%~1.35%,Si≤0.35,S≤0.015%,P≤0.025%,Als≥0.015%,N≤0.006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方法工艺:包括有炼钢工序、加热工序、热轧工序、冷却工序、冷轧工序和发蓝工序。A、所述热轧工艺:带钢采用820~850℃终轧。B、所述冷却工序:首先进行第一次强冷,冷却至660~720℃;然后在该温度范围空冷2~4s;空冷后的带钢第二次强冷至卷取温度400~500℃;两次强冷的冷却速度最好为100~120℃/s;通过在冷却过程中调整钢在相变过程中C的配分,避免珠光体转变组织转化,可以得到性能比铁素体珠光体更好的铁素体贝氏体组织;所得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由分布的15~35%贝氏体和其余铁素体双相组成,抗拉强度控制在580~650MPa,屈服强度控制在480~550MPa,伸长率A50控制在25.5~38%,成型性能良好。C、所述冷轧、发蓝工序:热轧带钢通过60%~80%总压料率的冷轧,在450~550℃直接发蓝,即可制成抗拉强度≥980Mpa、延伸率A30≥10%的高强捆带钢。

实施例1:本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的具体工艺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出钢钢水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9%,Mn 1.23%,S 0.003%,P 0.017%,Si 0.03%,Als 0.025%,N 0.0037%,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加热工序:板坯加热至1200±10℃。

(3)热轧工序:将板坯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0℃;精轧开轧温度1030±10℃,终轧温度为835±10℃,轧制钢板厚度为3.0mm。

(4)冷却工序:钢板进入层流冷却前温度为815~830℃,以100℃/s的冷却至700±10℃,空冷3s;继续以100℃/s速度冷却至430℃±10℃进行卷取。所得热轧带钢经测试力学性能,实际性能为:抗拉强度598MPa、屈服强度498MPa,延伸率A50 34.5%。所得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图(200X,纵向)见图1,可见金相组织较均匀,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双相组织。

(5)冷轧、发蓝工序:冷轧制成0.95mm厚度,压下率68.3%;经520℃发蓝后,得到所述的高强捆带钢。所得高强捆带钢的抗拉强度990MPa、屈服强度987MPa、延伸率A30 15%;金相组织见图2,由图可见其金相组织较均匀,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双相组织。

实施例2:本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的具体工艺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出钢钢水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8%,Mn 1.26%,S 0.002%,P 0.017%,Si 0.09%,Als 0.030%,N 0.0034%,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加热工序:板坯加热至1200±10℃。

(3)热轧工序:将板坯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0℃;精轧开轧温度1030±10℃,终轧温度为835±10℃,轧制钢板厚度为2.8mm。

(4)冷却工序:钢板进入层流冷却前温度为815~830℃,以110℃/s的冷却至700±10℃,空冷2s;继续以120℃/s速度冷却至430℃±10℃进行卷取。所得热轧带钢经测试力学性能,实际性能为: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510MPa,延伸率A50 27.5%。

(5)冷轧、发蓝工序:冷轧制成0.8mm厚度,压下率71.4%;经520℃发蓝后,得到所述的高强捆带钢。所得高强捆带钢的抗拉强度1010MPa、屈服强度995MPa,延伸率A30 12.5%。

实施例3:本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的具体工艺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出钢钢水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7%,Mn 1.27%,S 0.003%,P 0.018%,Si 0.15%,Als 0.039%,N 0.003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加热工序:板坯加热至1200±10℃。

(3)热轧工序:将板坯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0℃;精轧开轧温度1030±10℃,终轧温度为830±10℃,轧制钢板厚度为3mm。

(4)冷却工序:钢板进入层流冷却前温度为815~830℃,以110℃/s的冷却至700±10℃,空冷2.2s;继续以120℃/s速度冷却至430℃±10℃进行卷取。所得热轧带钢经测试力学性能,实际性能为:抗拉强度626MPa、屈服强度530MPa,延伸率A5030%。

(5)冷轧、发蓝工序:冷轧制成0.8mm厚度,压下率73.3%;经510℃发蓝后,得到所述的高强捆带钢。所得高强捆带钢的抗拉强度1030MPa、屈服强度1018MPa,延伸率A3013.5%。

实施例4:本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的具体工艺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出钢钢水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21%,Mn 1.35%,S 0.012%,P 0.025%,Si 0.20%,Als 0.015%,N 0.002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加热工序:板坯加热至1200±10℃。

(3)热轧工序:将板坯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0℃;精轧开轧温度1030±10℃,终轧温度为840±10℃,轧制钢板厚度为2.5mm。

(4)冷却工序:钢板进入层流冷却前温度为820~830℃,以120℃/s的冷却至670±10℃,空冷4s;继续以120℃/s速度冷却至410℃±10℃进行卷取。所得热轧带钢经测试力学性能,实际性能为:抗拉强度648MPa、屈服强度536MPa,延伸率A50 23.5%。

(5)冷轧、发蓝工序:冷轧制成1.0mm厚度,压下率60%;经550℃发蓝后,得到所述的高强捆带钢。所得高强捆带钢的抗拉强度1055MPa、屈服强度1016MPa,延伸率A3012.0%。

实施例5:本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的具体工艺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出钢钢水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23%,Mn 1.18%,S 0.015%,P 0.016%,Si 0.32%,Als 0.022%,N 0.006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加热工序:板坯加热至1200±10℃。

(3)热轧工序:将板坯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0℃;精轧开轧温度1030±10℃,终轧温度为835±10℃,轧制钢板厚度为3.1mm。

(4)冷却工序:钢板进入层流冷却前温度为820~830℃,以120℃/s的冷却至710±10℃,空冷4s;继续以110℃/s速度冷却至460℃±10℃进行卷取。所得热轧带钢经测试力学性能,实际性能为:抗拉强度602MPa、屈服强度512MPa,延伸率A5028.0%。

(5)冷轧、发蓝工序:冷轧制成0.8mm厚度,压下率74.2%;经450℃发蓝后,得到所述的高强捆带钢。所得高强捆带钢的抗拉强度1012MPa、屈服强度998MPa,延伸率A3012.5%。

实施例6:本非调质980MPa级高强捆带钢的具体工艺如下所述。

(1)炼钢工序:出钢钢水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20%,Mn 1.15%,S 0.008%,P 0.019%,Si 0.35%,Als 0.024%,N 0.0049%,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加热工序:板坯加热至1200±10℃。

(3)热轧工序:将板坯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0℃;精轧开轧温度1030±10℃,终轧温度为835±10℃,轧制钢板厚度为3.0mm。

(4)冷却工序:钢板进入层流冷却前温度为810~825℃,以110℃/s的冷却至690±10℃,空冷3s;继续以110℃/s速度冷却至490℃±10℃进行卷取。所得热轧带钢经测试力学性能,实际性能为:抗拉强度546MPa、屈服强度452MPa,延伸率A5036%。

(5)冷轧、发蓝工序:冷轧制成0.6mm厚度,压下率80%;经480℃发蓝后,得到所述的高强捆带钢。所得高强捆带钢的抗拉强度982MPa、屈服强度946MPa,延伸率A3015.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