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06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耐磨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



背景技术:

耐磨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耐磨材料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耐磨球、耐磨钢板、耐磨焊条、耐磨陶瓷、耐磨地坪、耐磨橡胶、耐磨管道、耐磨轴承、耐磨焊材、耐磨铸件等其它耐磨材料。

现有产品的耐磨材料均为铸铁材质,致密度低,韧性差,耐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手工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难于实现清洁生产和机械化生产。而消失模铸造是一项创新的铸造工艺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预发泡、模型成型、模型簇组合、模型簇浸涂、浇注、落砂清理。采用该铸造工艺,在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降低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手工生产所存在的弊病;此外,铬合金含量低的产品不耐磨,铬合金含量高的虽然耐磨性有所提高,但成本较高,性价比较低。因此,加快磨球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步伐,开发性价比更高的替代产品,已经成为耐磨材料企业的重要责任和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强度和硬度高,耐磨性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由1.9质量百分比以上且2.8质量百分比以下的C、1.4质量百分比以上且2.9质量百分比以下的Si、0.6质量百分比以上且0.8质量百分比以下的Mn、5质量百分比以上且12质量百分比以下的Cr、0.6质量百分比以上且1.2质量百分比以下Cu、0.1质量百分比以上且0.3质量百分比以下的Mo、0.01质量百分比以上且0.04质量百分比以下的P、0.01质量百分比以上且0.04质量百分比以下的S,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优选地,炭硅当量值(C+1/3Si)为2.8-3.2。

优选地,Mn、Cu及Mo的合计含量(Mn+Cu+Mo)与C的含量之比(Mn+Cu+Mo)/C以质量比计,满足364<(Mn+Cu+Mo)/C<437。

优选地,Si含量与P含量之比Si/P以质量比计,满足72.5<Si/P<140。

优选地,Cr含量与Mn含量之比Cr/Mn以质量比计,满足25<Cr/Mn<45。

优选地,Cr、Cu及Mo的含量满足如下述式:([%Cu]+10[%Cr])/2[%Mo]≤1,其中[%M]为M元素的耐磨材料中含量(质量%)。

(C):高锰钢铸件耐磨性不是含碳量越高越耐磨,而是有一个极限值,当含碳量>1.4%后铸态析出碳化物很多,水韧处理时碳化物不能完全溶到奥氏体中去,间隙固溶的碳化物也达到了饱和,这样不仅对耐磨性没有好处,而且降低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服役时容易断裂。

(Si):含硅量高,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碳化物在晶界上析出增多且肥大,水韧处理后,在晶界上留下较大的显微疏松。硅是使γ相区封闭的合金元素,它可使钢的淬透性略有提高,使钢的屈服强度有所提高。钢中同时加入硅和锰两种合金元素,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减弱二者的缺点

(Mn):高锰钢由于含锰量高,钢的铸态组织为奥氏钵及碳化物,经1000℃左右加热水淬处理(通常称水韧处理)后。绝大部分碳化物固溶于奥氏体中,钢的组织为单相奥氏体或奥氏体加少量碳化物,Mn是使γ相区扩大的合金元素,它可使钢的淬透性增加,使Ms点降低,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r):铬是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除与碳结合成碳化物外,其余部分溶于基体内,从而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对抗腐蚀是有利的。若其含量较小时,可能会出现M3C型碳化物,使硬度和韧性都降低。若其含量较大时,结晶时碳化物数量显著增多,使韧性明显下降,同时由于基体中含碳量降低,导致基体的硬度降低,从而耐磨性下降。但现在已经有部分厂家采用特殊的生产和处理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铬的含量最大可达到30%。

(Cu):铜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多加了组织中出现奥氏体。在屈氏体磨球中加镍主要作用是提高基体电极电位,提高耐蚀性。

(Mo):钼的主要作用是细化基体,细化碳化物,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提高耐蚀性,在金属型铸造条件下,加入少量即可起明显作用,实用于有特殊要求的耐磨材料。

(P):磷单独溶解在钢中很少,常以Fe2p,Fe3P的形式存在于晶界上使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大为降低,碳含量高加剧了P以共晶形式析出在晶界上。

(S):由于钢中含锰量高,能生成大量的MnS从渣中排出。又由于是在碱性渣中熔炼,硫可顺利降低到0.03%以下。这样低的硫量对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均无明显影响。

本发明通过对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的组分进行合理选择,并控制P、S两种杂质的含量,提升了耐磨件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控制Mn、Cu及Mo的含量,使Mn、Cu及Mo相互配比,并控制与C的配比,Mn是使γ相区扩大的合金元素,它可使钢的淬透性增加,使Ms点降低,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铜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多加了组织中出现奥氏体。钼的主要作用是细化基体,细化碳化物,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提高耐蚀性,在金属型铸造条件下,加入少量即可起明显作用,实用于有特殊要求的耐磨材料;控制与C含量的配比,能有效提高耐磨材料的硬度,进而有效提高了耐磨材料的抗冲击性能。铬其含量较小时,可能会出现M3C型碳化物,使硬度和韧性都降低。若其含量较大时,结晶时碳化物数量显著增多,使韧性明显下降,同时由于基体中含碳量降低,导致基体的硬度降低,从而耐磨性下降。但现在已经有部分厂家采用特殊的生产和处理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铬的含量最大可达到30%。铸铁合金中的碳硅元素是促使形成粗片状珠光体的重要因素,碳硅量的过高,会严重影响形成白口,降低硬度。适当降低碳硅含量,还可增强基体组织的强韧性指标,降低因冲击而破碎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过于降低碳硅当量,又有可能使磨球的韧性指标过高,硬度降低,耐磨性变差,因此本发明控制了炭硅当量值(C+1/3Si)为2.8-3.2,从而有效提高了硬度和耐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应当了解,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35质量百分比的C、2.15质量百分比的Si、0.7质量百分比的Mn、8.5质量百分比的Cr、0.9质量百分比Cu、0.2质量百分比的Mo、0.025质量百分比的P、0.025质量百分比的S,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由1.9质量百分比的C、2.9质量百分比的Si、0.6质量百分比的Mn、12质量百分比的Cr、0.6质量百分比Cu、0.3质量百分比的Mo、0.01质量百分比的P、0.04质量百分比的S,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8质量百分比的C、1.4质量百分比的Si、0.8质量百分比的Mn、5质量百分比的Cr、1.2质量百分比Cu、0.1质量百分比的Mo、0.04质量百分比的P、0.01质量百分比的S,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0质量百分比的C、2.8质量百分比的Si、0.65质量百分比的Mn、11质量百分比的Cr、0.7质量百分比Cu、0.25质量百分比的Mo、0.02质量百分比的P、0.03质量百分比的S,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所述高强度硬性耐磨材料由2.7质量百分比的C、1.5质量百分比的Si、0.75质量百分比的Mn、6质量百分比的Cr、1.1质量百分比Cu、0.15质量百分比的Mo、0.03质量百分比的P、0.02质量百分比的S,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