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合金熔体浇注温度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193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合金熔体浇注温度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测量浇注温度的合金熔体粘度:首先将Fe79Si13B8合金熔体升温至1240℃的浇注温度,然后保温1小时,之后采用高温粘度测量仪测量浇注温度为1240℃时的Fe79Si13B8合金熔体的粘度。

步骤2,测量过热处理合金熔体降温到浇注温度以下的粘度:(1)设定Fe79Si13B8合金熔体的过热处理的温度区间为1100-1550℃,在该温度区间1100-1550℃的升温或降温速度均为10℃/分钟;在测量每个温度的合金熔体的粘度前,首先保温1小时,然后再进行测量,得到浇注温度以下的过热处理Fe79Si13B8合金熔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征;(2)基于实际测量的Fe79Si13B8合金熔体在浇注温度的粘度值和1550℃过热处理合金熔体在浇注温度以下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征,建立合金熔体在浇注温度所需粘度与1550℃过热处理合金熔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对应关系;

步骤3,选择与合金熔体在浇注温度所需粘度相等的过热处理合金熔体的温度作为浇注温度:(1)根据Fe79Si13B8合金熔体在浇注温度所需粘度与过热处理合金熔体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对应关系,得出Fe79Si13B8合金熔体在浇注温度所需粘度与1550℃过热处理合金熔体在1140℃的粘度相等,因此设定过热处理合金熔体的浇注温度为1140℃;(2)将Fe79Si13B8合金熔体以10℃/分钟的速率升温至1550℃并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

步骤4,将过热处理合金熔体降温至与合金熔体在浇注温度所需粘度相等的温度并快速凝固得到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将在1550℃过热处理后的Fe79Si13B8合金熔体以60℃/分钟的速率降温到1140℃,然后将Fe79Si13B8合金熔体通过喷嘴连续浇注到高速旋转的快速冷却铜辊上,该铜辊表面的线速度为25米/秒,被迅速凝固成厚度为25微米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合金熔体浇注温度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过热处理Fe79Si13B8合金熔体的浇注温度为1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合金熔体浇注温度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设定Fe79Si13B8合金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为15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合金熔体浇注温度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非晶态固体合金的形状包括薄带状、棒状、片状、丝状或粉末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合金熔体浇注温度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材质为非晶态合金体系中的Fe基、Co基、FeNi基、FeCo基、Ni基、Al基、Cu基、Zr基、Mg基、Pd基、稀土基、La基、Nd基、Pr基、Ce基、Ti基、Ag基、Au基、Ca基、Y基、Hf基或Gd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低合金熔体浇注温度的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非晶态固体合金薄带的尺寸为带厚25微米、带宽50-280毫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