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铸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1486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活塞环椭圆筒体(毛坯)的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本技术:
的申请人以前申请了《由筒形椭圆毛坯制造活塞环的工艺》发明专利,它涉及的是毛坯形状、铸造工艺和割片。

由于制造活塞环用毛坯原来为单片,现在为筒体再割片,形状发生重大变化,它的材料也要有相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化学成分也要有大的变更,以保证其材料的机械性能满足要求。

具体来说,接触过活塞环的都知道,它存在的最大的致命的质量问题是:断环,即还在使用安装时,容易出现活塞环的断裂问题,直接导致活塞环报废,严重影响产品声誉,也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对此各个活塞环制造厂家非常头疼,但是有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环铸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以得出一个最佳的、适合椭圆筒体毛坯的材料配方,克服断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环铸铁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重量比为:

碳:3.0~3.4%;

硅:2.0~2.4%;

锰:0.7~1.0%;

磷:0.25~0.35%;

硫:0.04~0.07%;

铬:0.30~0.50%;

铜:0.40~0.60%;

锑:0.015~0.025%;

其余为铁和杂质。

所述的活塞环铸铁合金属于亚共晶铸铁。

所述的活塞环铸铁合金中,所述活塞环的筒体壁厚为5±0.5mm,则合金中的碳、硅、锰、铬、铜的重量百分比为3.3~3.4%、2.3~2.4%、0.8~1.0%、0.30~0.45%、0.40~0.50%。

所述的活塞环铸铁合金中,所述活塞环的筒体壁厚为6±0.5mm,则合金中的碳、硅、锰、铬、铜的重量百分比为3.2~3.3%、2.2~2.3%、0.7~0.9%、0.40~0.50%、0.45~0.55%。

所述的活塞环铸铁合金中,所述活塞环的筒体壁厚为7±0.5mm,则合金中的碳、硅、锰、铬、铜的重量百分比为3.0~3.2%、2.0~2.2%、0.7~0.8%、0.45~0.50%、0.50~0.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上述活塞环铸铁合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铸模;

2.准备材料;

3.将上述材料的铁水熔炼完毕,然后浇铸到铸模;

其特征在于:在铁水熔炼完毕之后、浇注以前,在铁水中加入锑元素。

所述的制造活塞环铸铁合金的方法中,铁水熔炼完毕时温度达到1520~1580℃之间。

上述活塞环铸铁合金或者活塞环椭圆筒体的化学成分中,主要特点是加入了“梯”元素,以稳定增加金相当中的铁素体,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减少铁素体的出现,使材料性能更加完美,其弹性模量可达11000kg/mm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环椭圆筒体毛坯的制造方法(主实施例),其制备过程如下:

1.首先使用型砂,借助椭圆筒体的铸模制造出铸模;

2.准备材料:主料:铸造生铁、废钢、回炉料(前几炉熔炼的铁水形成的不合格毛坯或废料);补充合金:增碳剂、硅铁、锰铁、磷铁、硫铁、电解铜、梯铁;

3.将上述材料的铁水熔炼完毕(温度达到1520~1580℃之间,以1550℃为最佳),然后浇铸到铸模,形成毛坯;其中,在铁水熔炼完毕之后、浇注以前,在铁水中加入锑元素(锑元素是以锑铁的形式,在铁水熔炼完毕倒入铁水包的时候加入铁水,也可以称为孕育加入)。

得到的活塞环铸铁合金的化学成分重量比如下:

碳:3.0~3.4%;

硅:2.0~2.4%;

锰:0.7~1.0%;

磷:0.25~0.35%;

硫:0.04~0.07%;

铬:0.30~0.50%;

铜:0.40~0.60%;

锑:0.015~0.025%;

其余为铁和杂质。

上述活塞环铸铁合金的化学成分中,主要特点是加入了“梯”元素,以稳定增加金相当中的铁素体,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减少铁素体的出现,使材料性能更加完美,其弹性模量可达11000kg/mm2

现有的铸铁活塞环使用的材料都是过共晶化学成分的铸铁,其弹性模量一般在9500kg/mm2左右;而采用本发明材料制造的活塞环铸铁合金,由于加入了“梯”元素,使得碳硅含量相应降低,并属于亚共晶铸铁(即“碳+1/3硅”小于4.3%),因此其弹性模量得到显著提升。

另外,通过实验检测发现,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活塞环铸铁合金具有金相级别高、硬度均匀的优异性能,其硬度在hrb99—103,分布均匀的、细片状的a型石墨,少量的b型石墨不会大于10%,基体主要是细片状的珠光体组织,铁素体和渗碳体分布不会超过3%。磷共晶全部为分布均匀的断续网状的组织。

申请人还发现,应当随着活塞环(椭圆)筒体的壁厚(t)的不同,而相应变化其化学成分的不同配比,可以获得最佳的机械性能,具体重量比如下表:

上表中:硫、磷、锑的重量比不变,与主实施例中的重量比相同。

从上表可知:筒体壁厚越大的时候,碳、硅的重量比应当越接近下限,锰、铬、铜的重量比应当越接近上限;筒体壁厚越小的时候,碳、硅的重量比应当越接近上限,锰、铬、铜的重量比应当越接近下限。

注:

关于亚共晶铸铁的标志碳硅当量:碳当量算式分别是ce%=c%+1/3(si+p)%或ce%=c%+1/3si%。ce%值高于4.26%为过共晶成分;ce%低于4.26%为亚共晶成分;ce%=4.26%则为共晶成分。(c-代表碳元素。si-代表硅元素。p-代表磷元素,因为含量很少一般忽略不计。ce-代表碳当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环铸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铸铁合金化学成分重量比为:碳:3.0~3.4%;硅:2.0~2.4%;锰:0.7~1.0%;磷:0.25~0.35%;硫:0.04~0.07%;铬:0.30~0.50%;铜:0.40~0.60%;锑:0.015~0.025%;其余为铁和杂质。制造的时候,在铁水熔炼完毕之后、浇注以前,通过在铁水中加入锑元素,使得碳硅含量相应降低,得到的合金是亚共晶铸铁(即“碳+1/3硅”小于4.3%),因此其弹性模量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松;冯兆红;丁来之;丁业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恒圆精工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18
技术公布日:2018.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