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及其冶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488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特殊钢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及其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核能的发展已经到了第IX代,反应堆内的工作环境变的更加严酷,材料尤其是第一壁/包壳材料是实现第四代核反应堆“高效、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性问题。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因其具有较低的辐照肿胀率、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热导率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被选为聚变反应堆包层的首选结构候选材料,这些材料在300~500℃时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及抗中子辐照损伤的能力。但其高温强度不足(运行最高温度仅能达到550℃)及容易产生氦脆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其在聚变堆第一壁以及第IV代裂变快堆包壳等关键部位的使用。由于低活性的要求,可添加的合金元素有限,单纯通过合金化的方法很难大幅提高其性能。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被认为是提高材料使用温度范围的有效技术,为提高RAFM钢的高温强度,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均开始研究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基体中添加Y2O3制备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ODS-RAFM)。钢中纳米析出相(富Y-Ti-O相)对位错具有强的钉扎作用,可显著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及高温蠕变强度,同时Y2O3可以捕获辐照产生的空位或He原子,减少辐照造成的损伤。ODS钢制备的关键是将细小的氧化物质点均匀分散在基体中,中国专利CN101328562A公布的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马氏体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CLAM钢粉、Y2O3粉和Ti粉均匀混合后置于密封容器中除气,其后在高纯氩气保护下机械合金化,等静压或热压烧结致密化成型,继而进行热挤压或锻造轧制等加工成型制备所需型材。制备的合金具有抗强中子辐照、高温性能优良和低活化等特点。中国专利CN102828097A公布的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含氮ODS无镍奥氏体合金的方法,以Fe、Cr、Mn、W、Ti、Al的纯金属元素粉末与纳米Y2O3粉末按Cr:17~20%,Mn:18~22%,W:1.5~2.5%,Al:2~4%,Ti:0.5~1.0%,Y2O3:0.3-0.6%,余量为Fe混合,装入卧式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合金化,其后烧结得到含氮ODS无镍奥氏体合金,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能力。

以上机械合金化的工艺制备ODS钢,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但是由于采用的机械合金化设备不同和需控制的工艺参数较多,造成目前机械合金化工艺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差,很难形成统一的操作标准实现大规模生产。且该工艺存在着固有的粉末易污染和氧化及成品密实度低、缺陷较多等问题,很难制备出洁净度相同、组织和性能相同的钢。同时缺乏大型机械合金化及成型设备,使ODS钢的工业化应用受到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ODS-RAFM)及其冶炼方法,经过备料、真空感应熔炼、浇注、锻造和电渣熔融工艺,制得ODS-RAFM,具有纯度高、冶炼方法稳定、满足大型核电设备所需的大规格ODS钢。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包括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电解铬(8.9~9.1%)、电解锰(0.4~0.5%)、高纯硅(0.05~0.08%)、高纯石墨(0.08~0.12%)、金属钨(1.4~1.6%)、金属钽(0.1%)、金属钒(0.18~0.22%)、海绵钛(0.1~0.25%)、高纯稀土钇(0.2~0.5%)、氧化铁皮(1%),余量为高纯低硫低磷生铁。

所述的原料中,高纯低硫低磷生铁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S≤0.005%、P≤0.01%、Al≤0.01%、Fe≥99.9%、余量为杂质,杂质≤0.08%。其余原料的合金纯度≥99.9%。

所述的氧化铁皮,保证了合金中有足够的氧含量。

加入的海绵钛和稀土钇,保证了钢液中可以生成有效粒子Y2TiO5和/或Y2Ti2O7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按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其中,稀土钇去除表面氧化层;

步骤2,真空感应熔炼

将金属铬、金属钨、金属钽、石墨碳、氧化铁皮及高纯铁混合,进行真空精炼,得到难熔金属熔体;按时间间隔1~3min,依次向难熔金属熔体中加入高纯硅、电解锰、金属钒、海绵钛、高纯稀土钇进行合金化,高纯稀土钇加入后,再合金化5~10min,得到合金熔体;其中,真空精炼的工艺参数为,真空度为5~10Pa,精炼时间为50~60min;

步骤3,浇铸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合金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其中,浇注过热度控制在50~60℃;

浇铸完成后,将铸锭置于保温炉内缓慢冷却至190~210℃后,空冷至室温,得到冷却后的铸锭,其中,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控制在10~20℃/min。

步骤4,锻造

将冷却后的铸锭,在1100~1200℃下高温扩散均匀化1~1.5h,将钢锭锻造为Φ(45~60)cm的钢棒;

步骤5,电渣重熔

将钢棒作为电渣重熔的电极,在氩气保护下,采用电渣重熔方法进行精炼,制得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其中,电渣重熔的工艺参数为:电渣渣系为三元渣系:CaF2∶Al2O3∶Y2O3=7∶3∶(0.1~0.2);结晶器出水温度:35~40℃。

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稀土钇在使用前去除表面氧化层,目的在于,防止加入后造成钢液黏稠。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精炼的目的在于,保证难熔金属熔化及去除合金中的气体。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熔炼的装置为真空感应炉,方法是将物料置于真空感应炉的坩埚内。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缓慢冷却的目的在于,防止热应力裂纹出现引起锻裂现象出现。

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的锻造,开锻温度1100~1200℃,终锻温度900~1150℃。

所述的步骤5中,电渣重熔的设备为电渣炉。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电渣重熔方法中,冶炼电流:2000~2750A;冶炼电压:40~50V;其中,冶炼电流I=S·(55/d电极+0.05),I为电流,S为自耗电极的横断面面积(mm2),d电极为电极直径(cm)。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渣量为电极质量的0.2~0.5%。

冶炼方法中,真空感应熔炼的目的是采用直接合金化工艺在钢中生成1012~1013个/m3微米级及1019~1021个/m3的纳米级Y-Ti-O相粒子,电渣重熔的目的是去除钢中微米级Y-Ti-O相,使钢中残留纳米级Y-Ti-O相。

本发明的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及其冶炼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原料加入氧化铁皮,保证了合金中有足够的氧含量,为200~300×10-6

2.本发明的冶炼方法中,将稀土钇去除表面氧化层,有效的降低熔炼后的钢液粘度;真空熔炼工艺采用不易烧损的原料先熔炼,再加入其他原料熔炼的分段熔炼工艺,保证难熔金属熔化,并去除了合金中的气体。

3.本发明的冶炼方法中,真空感应工艺使钢中生成大量微米及纳米级有效粒子(Y2TiO5或Y2Ti2O7),电渣重熔工艺去除钢中微米级粒子保留钢中的纳米级粒子,保证了细小的氧化物质点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具有致密度高、成分均匀、耗能少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包括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电解铬(8.9%)、电解锰(0.48%)、高纯硅(0.06%)、高纯石墨(0.11%)、金属钨(1.45%)、金属钽(0.1%)、金属钒(0.19%)、海绵钛(0.15%)、高纯稀土钇(0.3%)、氧化铁皮(1%),余量为高纯低硫低磷生铁;

所述的原料中,高纯低硫低磷生铁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S≤0.005%、P≤0.01%、Al≤0.01%、Fe≥99.9%、余量为杂质,杂质≤0.08%。其余原料的合金纯度≥99.9%。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按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其中,稀土钇去除表面氧化层;

步骤2,真空感应熔炼

将金属铬、金属钨、金属钽、石墨碳、氧化铁皮及高纯铁置于真空感应炉坩埚内,真空精炼,得到难熔金属熔体;按时间间隔2min,依次向难熔金属熔体中加入高纯硅、电解锰、金属钒、海绵钛、高纯稀土钇进行合金化,高纯稀土钇加入后,再合金化5min,得到合金熔体;其中,真空精炼的工艺参数为,真空度为8Pa,精炼时间为55min;

步骤3,浇铸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合金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其中,浇注过热度控制在55℃;

浇铸完成后,将铸锭置于保温炉内缓慢冷却至200℃后,空冷至室温,得到冷却后的铸锭,其中,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控制在15℃/min。

步骤4,锻造

将冷却后的铸锭,在1200℃下高温扩散均匀化1h,开锻温度为1250℃,终锻温度1150℃,将钢锭锻造为Φ45cm的钢棒;

步骤5,电渣重熔

将钢棒作为电渣重熔的电极,在电渣炉中,氩气保护下,采用电渣重熔方法进行精炼,制得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其中,电渣重熔的工艺参数为:电渣渣系为三元渣系:CaF2∶Al2O3∶Y2O3=7∶3∶0.15;渣量按电极质量的0.25%控制;冶炼电流:I=2000A;冶炼电压:45V;结晶器出水温度:38℃。

实施例2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包括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电解铬(8.9%)、电解锰(0.5%)、高纯硅(0.08%)、高纯石墨(0.12%)、金属钨(1.6%)、金属钽(0.1%)、金属钒(0.18%)、海绵钛(0.25%)、高纯稀土钇(0.25%)、氧化铁皮(1%),余量为高纯低硫低磷生铁;

所述的原料中,高纯低硫低磷生铁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S≤0.005%、P≤0.01%、Al≤0.01%、Fe≥99.9%、余量为杂质,杂质≤0.08%。其余原料的合金纯度≥99.9%。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按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其中,稀土钇去除表面氧化层;

步骤2,真空感应熔炼

将金属铬、金属钨、金属钽、石墨碳、氧化铁皮及高纯铁置于真空感应炉坩埚内,真空精炼,得到难熔金属熔体;按时间间隔1min,依次向难熔金属熔体中加入高纯硅、电解锰、金属钒、海绵钛、高纯稀土钇进行合金化,高纯稀土钇加入后,再合金化10min,得到合金熔体;其中,真空精炼的工艺参数为,真空度为10Pa,精炼时间为60min;

步骤3,浇铸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合金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其中,浇注过热度控制在60℃;

浇铸完成后,将铸锭置于保温炉内缓慢冷却至190℃后,空冷至室温,得到冷却后的铸锭,其中,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控制在20℃/min。

步骤4,锻造

将冷却后的铸锭,在1100℃下高温扩散均匀化1.5h,开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为900℃,将钢锭锻造为Φ50cm的钢棒;

步骤5,电渣重熔

将钢棒作为电渣重熔的电极,在电渣炉中,氩气保护下,采用电渣重熔方法进行精炼,制得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其中,电渣重熔的工艺参数为:电渣渣系为三元渣系:CaF2∶Al2O3∶Y2O3=7∶3∶0.1;渣量按电极质量的0.2%控制;冶炼电流:I=2250A;冶炼电压:50V;结晶器出水温度:40℃。

实施例3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包括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电解铬(9.1%)、电解锰(0.5%)、高纯硅(0.08%)、高纯石墨(0.08%)、金属钨(1.4%)、金属钽(0.1%)、金属钒(0.22%)、海绵钛(0.20%)、高纯稀土钇(0.40%)、氧化铁皮(1%),余量为高纯低硫低磷生铁;

所述的原料中,高纯低硫低磷生铁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S≤0.005%、P≤0.01%、Al≤0.01%、Fe≥99.9%、余量为杂质,杂质≤0.08%。其余原料的合金纯度≥99.9%。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按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其中,稀土钇去除表面氧化层;

步骤2,真空感应熔炼

将金属铬、金属钨、金属钽、石墨碳、氧化铁皮及高纯铁置于真空感应炉坩埚内,真空精炼,得到难熔金属熔体;按时间间隔3min,依次向难熔金属熔体中加入高纯硅、电解锰、金属钒、海绵钛、高纯稀土钇进行合金化,高纯稀土钇加入后,再合金化7min,得到合金熔体;其中,真空精炼的工艺参数为,真空度为5Pa,精炼时间为50min;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精炼的目的在于,保证难熔金属熔化及去除合金中的气体。

步骤3,浇铸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合金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其中,浇注过热度控制在50℃;

浇铸完成后,将铸锭置于保温炉内缓慢冷却至210℃后,空冷至室温,得到冷却后的铸锭,其中,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控制在10℃/min。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缓慢冷却的目的在于,防止热应力裂纹出现引起锻裂现象出现。

步骤4,锻造

将冷却后的铸锭,在1200℃下高温扩散均匀化1h,开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90℃,将钢锭锻造为Φ45cm的钢棒;

步骤5,电渣重熔

将钢棒作为电渣重熔的电极,在电渣炉中,氩气保护下,采用电渣重熔方法进行精炼,制得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其中,电渣重熔的工艺参数为:电渣渣系为三元渣系:CaF2∶Al2O3∶Y2O3=7∶3∶0.2;渣量按电极质量的0.5%控制;冶炼电流:I=2750A;冶炼电压:40V;结晶器出水温度:35℃。

实施例4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包括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电解铬(9.1%)、电解锰(0.4%)、高纯硅(0.05%)、高纯石墨(0.08%)、金属钨(1.4%)、金属钽(0.1%)、金属钒(0.22%)、海绵钛(0.10%)、高纯稀土钇(0.20%)、氧化铁皮(1%),余量为高纯低硫低磷生铁;

所述的原料中,高纯低硫低磷生铁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S≤0.005%、P≤0.01%、Al≤0.01%、Fe≥99.9%、余量为杂质,杂质≤0.08%。其余原料的合金纯度≥99.9%。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按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其中,稀土钇去除表面氧化层;

步骤2,真空感应熔炼

将金属铬、金属钨、金属钽、石墨碳、氧化铁皮及高纯铁置于真空感应炉坩埚内,真空精炼,得到难熔金属熔体;按时间间隔2min,依次向难熔金属熔体中加入高纯硅、电解锰、金属钒、海绵钛、高纯稀土钇进行合金化,高纯稀土钇加入后,再合金化7min,得到合金熔体;其中,真空精炼的工艺参数为,真空度为6Pa,精炼时间为55min;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精炼的目的在于,保证难熔金属熔化及去除合金中的气体。

步骤3,浇铸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合金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其中,浇注过热度控制在55℃;

浇铸完成后,将铸锭置于保温炉内缓慢冷却至200℃后,空冷至室温,得到冷却后的铸锭,其中,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控制在15℃/min。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缓慢冷却的目的在于,防止热应力裂纹出现引起锻裂现象出现。

步骤4,锻造

将冷却后的铸锭,在1200℃下高温扩散均匀化1h,开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90℃,将钢锭锻造为Φ45cm的钢棒;

步骤5,电渣重熔

将钢棒作为电渣重熔的电极,在电渣炉中,氩气保护下,采用电渣重熔方法进行精炼,制得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其中,电渣重熔的工艺参数为:电渣渣系为三元渣系:CaF2∶Al2O3∶Y2O3=7∶3:0.2;渣量按电极质量的0.5%控制;冶炼电流:I=2750A;冶炼电压:40V;结晶器出水温度:35℃。

实施例4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包括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电解铬(9.1%)、电解锰(0.4%)、高纯硅(0.05%)、高纯石墨(0.08%)、金属钨(1.4%)、金属钽(0.1%)、金属钒(0.22%)、海绵钛(0.25%)、高纯稀土钇(0.50%)、氧化铁皮(1%),余量为高纯低硫低磷生铁;

所述的原料中,高纯低硫低磷生铁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S≤0.005%、P≤0.01%、Al≤0.01%、Fe≥99.9%、余量为杂质,杂质≤0.08%。其余原料的合金纯度≥99.9%。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按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组分配比,称取原料,其中,稀土钇去除表面氧化层;

步骤2,真空感应熔炼

将金属铬、金属钨、金属钽、石墨碳、氧化铁皮及高纯铁置于真空感应炉坩埚内,真空精炼,得到难熔金属熔体;按时间间隔2min,依次向难熔金属熔体中加入高纯硅、电解锰、金属钒、海绵钛、高纯稀土钇进行合金化,高纯稀土钇加入后,再合金化7min,得到合金熔体;其中,真空精炼的工艺参数为,真空度为6Pa,精炼时间为55min;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精炼的目的在于,保证难熔金属熔化及去除合金中的气体。

步骤3,浇铸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合金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其中,浇注过热度控制在55℃;

浇铸完成后,将铸锭置于保温炉内缓慢冷却至200℃后,空冷至室温,得到冷却后的铸锭,其中,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控制在15℃/min。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缓慢冷却的目的在于,防止热应力裂纹出现引起锻裂现象出现。

步骤4,锻造

将冷却后的铸锭,在1200℃下高温扩散均匀化1h,开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90℃,将钢锭锻造为Φ45cm的钢棒;

步骤5,电渣重熔

将钢棒作为电渣重熔的电极,在电渣炉中,氩气保护下,采用电渣重熔方法进行精炼,制得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其中,电渣重熔的工艺参数为:电渣渣系为三元渣系:CaF2∶Al2O3∶Y2O3=7∶3∶0.2;渣量按电极质量的0.5%控制;冶炼电流:I=2750A;冶炼电压:40V;结晶器出水温度:3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