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砂箱结构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1415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活动砂箱结构及其工作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砂箱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砂箱为一体制成,装砂时需要往砂箱中倒入型砂并振捣,成型后,重新利用砂箱时的型砂时,需要工作人员用很大的力将砂箱中捣实的型砂破碎,才能够从上而下脱离传统的砂箱,耗时耗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动砂箱结构及其工作方法,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砂箱结构,包括拼接成口字形框体的第一L体与第二L体,所述第一L体的始端与第二L体的始端相铰接,所述第一L体的末端具有凸部,所述第二L体的末端设置有U形槽,所述凸部的末端铰接有在凸部与U形槽配合后锁紧的转动销。

优选的,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的内侧壁均沿各自轮廓方向开设有L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的上侧面均开设有导向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的下侧面均设置有导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均包含两个相互榫接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均为一体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均由木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提耳。

一种活动砂箱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任意一种活动砂箱结构,包含以下步骤:

(1)选取两个口字形框体,其中一个作为上模,其中另一个作为下模,作为上模的口字形框体上设置有导柱,作为下模的口字形框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柱与导向孔滑动配合;

(2)转动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与凸部相重合,凸部滑出U形槽,将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打开,取放型砂;

(3)凸部滑入U形槽,转动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与凸部相垂直,将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合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廉,装砂时,打开第一L体与第二L体后合并第一L体与第二L体,即可将需要的型砂圈入所围成的空间完成装砂,成型后,需要重新利用砂箱时的型砂时,再次打开述第一L体与第二L体,将完整的型砂直接推出,高效便捷,省时省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第一L体,2-第二L体,3-凸部,4-U形槽,5-转动销,6-L形凹槽,7-导向孔,8-导柱,9-提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活动砂箱结构,包括拼接成口字形框体的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所述第一L体1的始端与第二L体2的始端相铰接,优选的,铰接处采用合页,所述第一L体1的末端具有凸部3,所述第二L体2的末端设置有U形槽4,所述凸部3的末端铰接有在凸部3与U形槽4配合后锁紧的转动销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的内侧壁均沿各自轮廓方向开设有L形凹槽6,L形凹槽6有效避免口字形框体中捣实的型砂在翻箱的过程中掉落,增加了型砂的成型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的上侧面均开设有导向孔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的下侧面均设置有导柱8,所述导向孔7与导柱8的配合,便于作为上模的口字形框体与作为下模的口字形框体的对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均包含两个相互榫接的支撑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均为一体制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均由木材制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的外侧面设置有提耳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活动砂箱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任意一种活动砂箱结构,包含以下步骤:

(1)选取两个口字形框体,其中一个作为上模,其中另一个作为下模,作为上模的口字形框体上设置有导柱8,作为下模的口字形框体上设置有导向孔7,所述导柱8与导向孔7滑动配合;

(2)转动转动销5,所述转动销5与凸部3相重合,凸部3滑出U形槽4,将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打开,取放型砂;

(3)凸部3滑入U形槽4,转动转动销5,所述转动销5与凸部3相垂直,将所述第一L体1与第二L体2合并。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砂箱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