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包括:0.03%~0.06%的C,0.3%~0.6%的Si,1.0%~1.3%的Mn,18.00%~18.50%的Cr,8.00%~8.20%的Ni,0.025%~0.050%的N,0~0.5%的Cu,0~0.045%的P,0~0.0080%的S,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Dg值为6.0%~8.0%,Md30值为-2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g值为奥氏体不锈钢凝固后其δ铁素体相的残留量百分比,由下式得出:
;
所述的Md30值为奥氏体不锈钢在进行30%拉伸变形时,其中有50%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时的温度,由下式得出:
。
3.一种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步骤A、提高电弧炉、矿热炉出钢时钢水C、Si含量,给AOD精炼炉创造良好的开吹条件;AOD精炼炉的化钢温度为1500~1550℃ 。
步骤B、在AOD精炼炉还原期中,硅铁、萤石投入结束后进行搅拌,确保还原Si>0.3%,钢液总O<0.005%,还原S<0.008%,精炼补加合金总量<500Kg,精炼时间≥5min;
步骤C、还原扒渣后渣量控制在2吨以上,碱度CaO/SiO2=1.8%~2.0%,确认渣性良好;出钢温度>1600℃,出钢时,前1/3慢出后快速出钢,及时投入碳化稻壳减少钢液裸漏;
步骤D、钢水到LF炉根据钢水温度进行送电操作,使钢液温度达到1500℃以上,并强度搅拌5min以上,保证钢水温度均匀;取样分析,当S含量<0.0030%时,添加50Kg改质剂调整顶渣碱度;
步骤E、根据成分内控规范,微调钢水成分并使Dg值、Md30值达到目标范围;喂入钙硅线110M,同时投入碳化稻壳防止渣硬化,并进行软搅14~16min,镇静10~25min;
步骤F、在LF炉站同时管控合金补加总量<300kg,出钢温度在1510~1525℃,以保证中包温度,钢液上转台前确认成分合格;
步骤G、连铸拉速保证1.25~1.4m/min恒定,拉速波动<0.05m/min;交接炉实行大包下渣自动监测,提前关闭大包,并每8炉排渣一次;
步骤H、浇铸全过程采用无氧化保护浇铸,保证钢包自开,确保长水口氩封、浸入式水口与上水口板间氩气正常,中包钢液使用覆盖剂覆盖,从而在浇铸过程中实现与空气的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当钢水中的C >2.5%时,将AOD精炼炉的化钢温度控制在接近于下限值的值,当C<2.5%时,将AOD精炼炉的化钢温度控制在接近于上限值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AOD精炼炉还原期中硅铁、萤石投入结束后的搅拌时间大于8min。
6.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保证中包温度为1485~1500℃,适当高的过热度有利于提高钢液流动性,夹杂物上浮动能大。
7.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每8炉排渣一次,加快大包转包节奏,保证交接炉中包吨位,进而使75%以上的中包液位能有效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纯净度冷轧薄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Dg值为奥氏体不锈钢凝固后其δ铁素体相的残留量百分比,由下式得出:
;
Md30值为奥氏体不锈钢在进行30%拉伸变形时,其中有50%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时的温度,由下式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