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框架固定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334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铸件框架固定基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件框架固定基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件铸造加工技术领域中,成型工件是根据产品加工设计而成的,在现有工件中铸件框架固定基座大多存在结构设计复杂和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铸件框架固定基座。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件框架固定基座,包括基座底板、固定板、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底板的一侧上方;所述固定板的长度短于所述基座底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一侧的两端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基座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均为中空的;所述第一圆柱体中空的内部的底端设置第一圆柱凸台结构;所述第二圆柱体中空的内部的底端设置第二圆柱凸台结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壁一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壁上端设置有第一圆弧开口结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侧壁上端设置有第二圆弧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圆柱体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柱体;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固定板一端的所述基座底板上设置有人手孔;所述人手孔的外围一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较佳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面直径。

较佳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85-95mm。

较佳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 130-140mm。

较佳的,所述基座底板、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均为铝合金制成。

较佳的,所述定位孔为12个;所述定位孔呈矩阵排列。

较佳的,所述安装孔为4个,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5-15mm。

较佳的,所述人手孔为圆形,且所述人手孔的直径为40-50mm。

较佳的,所述第一圆柱凸台结构和所述第二圆柱凸台结构的高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铸件框架固定基座,可以达到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壁一侧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稳定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圆柱体通过连接板连接于第二圆柱体,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的稳定性;设置第一圆柱凸台结构和第二圆柱凸台结构,可以起到固定工件的作用;设置人手孔,可以便于进行操作和维护;采用铝合金制成,可以避免铸件框架固定基座生锈,使用寿命长;第一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85-95mm,符合行业标准,更适于一般行业使用,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 基座底板,2. 固定板,3. 连接板,4. 第一支撑板,5. 第二支撑板,6. 第三支撑板,7. 第四支撑板,8. 第一圆柱体,9. 第二圆柱体,10. 第一圆柱凸台结构,11. 第二圆柱凸台结构,12. 第一圆弧开口结构,13. 第二圆弧开口结构,14. 定位孔,15. 人手孔,16.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铸件框架固定基座,包括基座底板1、固定板2、连接板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和第四支撑板7,所述固定板2设置于所述基座底板1的一侧上方;所述固定板2的长度短于所述基座底板1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二支撑板5和所述第三支撑板6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一侧的两端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所述第三支撑板6;所述固定板2一侧的中间位置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四支撑板7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板6的一侧;所述基座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圆柱体8和第二圆柱体9;所述第一圆柱体8和所述第二圆柱体9均为中空的;所述第一圆柱体8中空的内部的底端设置第一圆柱凸台结构10;所述第二圆柱体9中空的内部的底端设置第二圆柱凸台结构11;所述第一圆柱体8的外侧壁一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9的外侧壁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和所述第四支撑板7;所述第一圆柱体8的外侧壁上端设置有第一圆弧开口结构12;所述第二圆柱体9的外侧壁上端设置有第二圆弧开口结构13;所述第一圆柱体8通过所述连接板3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柱体9;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14;所述固定板2一端的所述基座底板1上设置有人手孔15;所述人手孔15的外围一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6。

所述第二圆柱体9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8的底面直径。所述第一圆柱体8的底面直径为90mm。所述第二圆柱体9的底面直径为 138mm。所述基座底板1、所述固定板2、所述连接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三支撑板6和所述第四支撑板7均为铝合金制成。所述定位孔14为12个;所述定位孔14呈矩阵排列。所述安装孔16为4个,且所述安装孔16的直径为10mm。所述人手孔15为圆形,且所述人手孔15的直径为47mm。所述第一圆柱凸台结构10和所述第二圆柱凸台结构11的高度为50mm。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覆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