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主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127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悬浮主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主轴。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而无心磨床是一种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轴心而施行磨削的一类磨床,主要是由砂轮,导轮和托板构成;在无心外圆磨床上,工件不用顶尖定心和支承,而是放在砂轮和导轮之间,由托板和导轮支承,砂轮高速旋转进行磨削,导轮以较慢速度同向旋转,带动工件旋转作进给运动。目前传统无心磨床主轴主要采用液体动压结构主轴与液体静压结构主轴两种,液体动压主轴的结构由于主轴与轴瓦之间摩擦系数大及最小间隙后部存在低压区,以及油膜刚度不平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油膜振动现象,限制了主轴稳定动转极限转速的提高,垂直于载荷方向的油膜刚度低,抵抗不平衡振动能力差,在重载冲击情况下,最小油膜厚度太薄,无法填充轴瓦与主轴表面微观不平高度,引起主轴与轴瓦摩擦损耗大,导至轴瓦与主轴升温快,出现拉瓦或烧瓦等现象,至使主轴失效与寿命;液体静压结构的主轴存在拱油系统复杂,能源消耗大,抗振性能差,承载重切削能力差,加工精度要求高等缺点;往往加工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主轴性能显著变坏。由其是在考虑油液可压缩的情况下,静压主轴承载受到变动载能力较差,导至发生油膜振动而严重影响主轴旋转精度,特别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电或供油系统出现故障及操作失误时,静压主轴很容易发生磨损甚至发生烧瓦或拉瓦出现,导至主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悬浮主轴,这种结构主轴与轴瓦之间无机械接触,有效提高主轴旋转精度,噪音小、免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磁悬浮主轴,包括设置在主轴座上的主轴,所述主轴外设置有与主轴配合的带传感器的瓦形电磁铁,所述主轴前端与砂轮连接,所述主轴后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砂轮还设置有砂轮罩。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电机固定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座与主轴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瓦形电磁铁上设置有控制电箱。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电箱包括功放电路、驱动控制器和传感信号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磁力使得主轴悬浮在轴瓦中心,主轴与轴瓦之间无机械接触,使主轴在运转时形成无机械摩擦的高速运转,有效提高主轴的旋转精度,其旋转精度可达到0.1μm,且由于减少了机械摩擦,因此工作时主轴磨损小、噪音小、寿命长,且具有免维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2,一种磁悬浮主轴,包括设置在主轴座3上的主轴1,所述主轴1外圈设置有与主轴1配合的带传感器8的瓦形电磁铁9,所述主轴1前端与砂轮10连接,所述主轴1后端通过联轴器6与驱动电机5连接,所述砂轮10上还设置有砂轮罩2,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于电机固定座4上,所述电机固定座4与所述主轴1连接,所述瓦形电磁铁9上设置有控制电箱11,所述控制电箱11包括功放电路12、驱动控制器13和传感信号电路14。

当给两片瓦形电磁铁9的线圈组通入三相380V交流电时,就会产生强力磁场,把主轴1悬浮在轴瓦中心,由于无心磨床在磨削过程中主轴1的受力是不断变化的,此时通过传感器8联通传感信号电路14反馈信号经过驱动控制器13及功放电路12及时调整磁场的变化,使主轴1旋转精度不受影响,通过采用磁力使得主轴1悬浮在轴瓦中心,主轴1与轴瓦之间无机械接触,使主轴1在运转时形成无机械摩擦的高速运转,有效提高主轴1的旋转精度,其旋转精度可达到0.1μm,且由于减少了机械摩擦,因此工作时主轴1磨损小、噪音小、寿命长,且具有免维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