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13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制坯是采用挤压加工成形,为了能实现制坯的可调性,通常是将上、下压棒组件设计成上塞头与上压棒组件螺纹连接,下塞头与下压棒组件连接,因此通过螺纹调节上塞头端部到上压棒组件底端的高度和下塞头端部到下压棒端部的高度,但目前调节上压棒组件和下压棒组件的高度都是凭工作人员的经验调节,因此,很难精准的调节上压棒组件和下压棒组件的高度,容易造成挤压成形的零件尺寸不标准,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来解决现有的粉末冶上、下压棒组件高度调节不准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包括上压棒组件和下压棒组件,所述上压棒组件包括:上压主体、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塞头和上压头,所述第一螺纹孔设于所述上压主体上端,所述第一螺纹塞头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上压头设于所述上压主体下端,所述下压棒组件包括:下压棒、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塞头和下压头,所述第二螺纹孔设于所述下压棒下端,所述第二螺纹塞头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下压头设于所述下压棒上端,所述第一螺纹塞头上设有第一刻度,所述上压主体上设有第一标识线,所述第二螺纹塞头上设有第二刻度,所述下压棒外壁设有第二标识线,所述第一标识线设于所述第一刻度下方,所述第二标识线设于所述第二刻度上方。

进一步,所述上压主体包括:上压棒、柱塞和弹簧,所述柱塞设于所述上压棒内,该柱塞与所述上压棒滑配配合,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柱塞与所述上压棒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标识线为条形凹槽,该第一标识线设于所述柱塞外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纹塞头和所述第二螺纹塞头端部均设有圆弧。

进一步,所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每格均为0.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是在上压棒组件的第一螺栓塞头上设置了第一刻度,在上压主体上设置了第一标识线,在下压棒组件的第二螺纹塞头上设置了第二刻度,在下压棒外侧设置了第二标识线,因此,能准确调节第一螺纹塞头到上压主体底端的高度,和准确调整第二螺纹塞头到下压棒下端的高度,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所述上压棒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所述下压棒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所述上压主体的剖视图。

上压棒组件1、下压棒组件2、上压本体3、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纹塞头5、上压头6、下压棒7、第二螺纹孔8、第二螺纹塞头9、下压头10、第一刻度11、第一标识线12、第二刻度13、第二标识线14、上压棒301、柱塞302、弹簧303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包括上压棒组件1和下压棒组件2,所述上压棒组件1包括:上压主体3、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纹塞头5和上压头6,所述第一螺纹孔4设于所述上压主体3上端,所述第一螺纹塞头5与所述第一螺纹孔4螺纹配合,所述上压头6设于所述上压主体3下端,所述下压棒组件2包括:下压棒7、第二螺纹孔8,第二螺纹塞头9和下压头10,所述第二螺纹孔8设于所述下压棒7下端,所述第二螺纹塞头9与所述第二螺纹孔8螺纹配合,所述下压头10设于所述下压棒7上端,所述第一螺纹塞头5上设有第一刻度11,所述上压主体3上设有第一标识线12,所述第二螺纹塞头9上设有第二刻度13,所述下压棒7外壁设有第二标识线14,所述第一标识线12设于所述第一刻度11下方,所述第二标识线14设于所述第二刻度13上方。因此,该带刻度可调压棒总成机构,能准确调节第一螺纹塞头5到上压主体3底端的高度,和准确调整第二螺纹塞头9到下压棒7下端的高度,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其中,在挤压加工过程中,通过上压头6和下压头10对粉末进行挤压成形。

进一步,所述上压主体3包括:上压棒301、柱塞302和弹簧303,所述柱塞302设于所述上压棒301内,该柱塞302与所述上压棒301滑配配合,所述弹簧303设于所述柱塞302与所述上压棒301之间。因此,在挤压制坯时,通过柱塞302对弹簧303挤压,因此挤压到最低点时,在弹簧303的弹力下,使得坯料继续受到压力,从而增加坯料的挤压时间,保证了坯料的质量要求。

进一步,所述第一标识线12为条形凹槽,该第一标识线12设于所述柱塞302外侧。因此在柱塞302上下运动时,能使得上压棒301中的空气排出,便于柱塞302能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纹塞头5和所述第二螺纹塞头9端部均设有圆弧。因此,在通过粉末制坯设备挤压第一螺纹塞头5和螺纹塞头9,能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刻度11和第二刻度13每格均为0.05mm。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