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H真空室底部砌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613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技术领域的一种RH真空室底部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武钢一炼钢厂RH真空精炼炉是用于钢水脱气精炼的重要设备,其底部循环管处工作层共砌筑有22环耐火砖。经过一个寿命周期,砖衬厚度从初始的250mm减少至50~80mm,达到寿命要求范围必须拆除大修。

更换RH真空室底部工作层耐火砖时,必须将砌筑的22环耐火砖全部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发现真空室底部12环砖以下部位侵蚀严重,而12环砖以上部位侵蚀较轻,其主要原因是12环砖以下部分受钢液冲刷导致耐材侵蚀严重,而12环砖以上部分只受钢渣飞溅和炉气冲刷,耐材侵蚀较轻。这种拆除造成了很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RH真空室底部砌筑结构,以降低真空室耐材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RH真空室底部砌筑结构,包括外壳和外壳内砌筑的耐火砖工作层,其在于,在外壳内圆周沿耐火砖工作层严重侵蚀的高度位置焊接有一圈托砖钢板,托砖钢板将耐火砖工作层分隔为砌筑上部和砌筑下部,砌筑上部的耐火砖工作层底部托在托砖钢板上。

优选的,砌筑上部最下面与托砖钢板接触的一圈异型耐火砖底部外围有缺口,缺口厚度与托砖钢板厚度相同,托砖钢板头部镶嵌在缺口中。

优选的,托砖钢板底部与外壳内壁之间焊接有斜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托砖钢板将耐火砖工作层分隔为砌筑上部和砌筑下部,砌筑上部的耐火砖工作层底部托在托砖钢板上,增强了与外壳结合的牢固度,开始二次更换真空室底部耐材时,仅需拆除更换侵蚀较为严重的砌筑下部,砌筑上部砖衬可以重复使用三次,大大降低了耐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托砖钢板;3―斜支撑板;4―砌筑上部;5―砌筑下部;6―异型耐火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RH真空室底部砌筑结构,包括外壳1和外壳1内砌筑的耐火砖工作层,在外壳1内圆周沿耐火砖工作层严重侵蚀的高度位置焊接有一圈托砖钢板2,托砖钢板2将耐火砖工作层分隔为砌筑上部4和砌筑下部5,砌筑上部4的耐火砖工作层底部托在托砖钢板2上,砌筑上部4最下面与托砖钢板接触的一圈异型耐火砖6底部外围有缺口,缺口厚度与托砖钢板2厚度相同,异型耐火砖6厚度等于原来二块砖的厚度,托砖钢板2头部镶嵌在缺口中,保证砌筑上部4砌筑的牢固性和真空室砌筑的整体性,托砖钢板2底部与外壳1内壁之间焊接有斜支撑板3,以增加强度。

托砖钢板2在真空室底部的焊接高度根据经验值确定,在拆除真空室底部耐火砖工作层时,注意观察确定耐火砖工作层严重侵蚀和轻微侵蚀的分界线,在分界线焊接托砖钢板2。因各厂真空室工艺参数不同,分界线也会有所不同,武钢一炼钢厂真空室底部侵蚀的分界线在12环砖处。

大修砌筑时,将真空室底部清理干净后,先进行底砖砌筑,然后以底砖上表面为起始点测量出12环壁砖高度,并预留5mm膨胀缝,在此处真空室钢质外壳1内焊接托砖钢板2,为了增加托砖钢板2强度,在焊接托砖钢板2时,先焊接斜支撑板3,在斜支撑板3上进行托砖钢板2焊接;然后在托砖钢板2上进行异型耐火砖6的砌筑,当12环以下壁砖砌筑至异型耐火砖6时,在预留的膨胀缝处填入镁铬耐火泥并捣打严实,在异型耐火砖6以上进行上部壁砖的砌筑。

小修砌筑时,只需拆除真空室底部异型耐火砖6以下的12环壁砖和底砖,上部壁砖不用拆除。拆除后重新砌筑真空室底砖,然后再砌筑下部12环壁砖,下部壁砖与异型耐火砖6之间的缝隙采用镁铬耐火泥捣打严实。

本实用新型按照真空室底部一次大修加上二次小修为周期组织施工砌筑,一个周期节约了二套上部10环耐火砖。因托砖钢板2一次焊接后可以永久使用,其成本在使用过程中可忽略。按每月更换真空室底部耐火砖6套计算,共节约4套真空室底部10环上部分耐火砖。每套10环上部分耐火砖重量4.5t,耐火砖单价为7816元/吨,则降低耐火砖消耗年效益为:4.5×7816×4×12=168.83万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