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6490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竹面积、竹种类和积蓄量均为世界第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因竹类植物生长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全身是宝,故竹材已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制品、造纸等各方面,而制作竹签便是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

竹签最常用于烧烤,又为一次性用品,故其需求量非常之大。对于竹签的质量要求其表面光滑无毛刺,以便于穿插食物烘烤及食用,所以在竹签生产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抛光处理。近年来,我国的抛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工业生产领域常用的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化学机械抛光、热化学抛光、等离子体(离子束)抛光。化学机械抛光引起的冲击和振动会使样品受损,而热化学抛光具有加工温度很高的缺点;等离子体(离子束)主要用于对曲面抛光,材料去除速率很低,它的不足之处还在于要选择刻蚀层或平面层,从而使抛光工艺变得更加复杂。针对竹签需求量大,使用行业要求、安全性及抛光技术成本各方面综合考虑,对其抛光方法进行综合比较,机械抛光即可达到去除竹签毛刺、锐边钝化,提高品质的目的。

就目前而言,最常见的竹签抛光亦为机械抛光,机械抛光是依靠非常细小的抛光粉的磨削、滚压作用以出去试样磨面上的磨痕,使磨面光亮平整。现有的竹签抛光技术多采用人工进行打磨,或者采用抛光机辅助进行,但在抛光过程中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如竹签抛光表面不平整,出现毛刺容易扎伤使用者;抛光产生的细小竹屑杂质飞扬,不易清除;抛光机抛光竹签抛光后下落或排除不顺畅影响抛光进度;竹签抛光速度慢,一次抛光量少,工作效率低,耗费大量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连续进料,提高抛光效率及能够防止细小竹屑杂质飞扬的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包括机架及直立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抛光筒,所述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还包括立体螺旋盘、圆柱管、电机和吸尘器,所述抛光筒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抛光筒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及支撑肋;所述抛光筒、立体螺旋盘及圆柱管由外至内相互套装,立体螺旋盘固定在圆柱管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圆柱管的外壁及抛光筒的内壁贴合,立体螺旋盘的下端为出料端,所述出料端与所述出料口对准,以使得竹签经由出料端后从所述出料口排出所述抛光筒;所述圆柱管的上端封闭并安装有皮带轮,所述圆柱管的下端设有排尘口,所述圆柱管的侧壁上贯通设有与排尘口连通的通透孔,所述圆柱管外壁设有软毛刷,所述软毛刷远离所述圆柱管的一端与所述抛光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竹签通过的通道,电机设在抛光筒上端并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吸尘器与圆柱管的排尘口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抛光时,将竹签放入进料口处,使竹签直立于立体螺旋盘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皮带轮使圆柱管及立体螺旋盘转动,随着立体螺旋盘转动,竹签与抛光筒内壁发生相对运动,产生挤压与摩擦,再加上圆柱管上设有的软毛刷具将竹签上的竹屑清扫下来,掉落的竹屑通过圆柱筒上的通透孔被吸尘器吸收;竹签顺着立体螺旋盘的旋转向下滑动,到达出料端后通过抛光筒下部的出料口排出,抛光完成。

本发明中,所述立体螺旋盘之间轨道宽度为5-8厘米。适当宽度的立体螺旋盘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竹签,使抛光时竹签排列厚度适宜,避免因竹签堆积影响抛光质量。

本发明中,所述皮带轮及电机上设有安全罩。设置安全罩能够保证操作安全。

本发明中,所述抛光筒内壁及圆柱管外壁还设有螺纹层,螺纹层能够加大竹签与抛光筒、圆柱管的摩擦力,能有效去除竹签上的毛刺。

所述圆柱管的外壁上间隔设有若干排所述软毛刷,每排软毛刷沿所述圆柱管的轴线延伸,相邻两排软毛刷间的距离为5-8厘米。软毛刷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能够阻碍竹签滑到,使其保持直立状态,在抛光过程中随着立体螺旋盘旋转推动竹签向下运动,避免竹签堆积,利于抛光及排除,另一方面是对竹签进行清刷,扫除竹签上附着的竹屑。

本发明中,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较一般的电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有启动功能;电机采用电磁设计,减少了定子和转子的阻值;能适应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频繁变速;在一定程度上节能。本发明使用变频电机能够调控抛光筒内圆柱管的转动速度,可根据需求使竹签抛光速度加快或减慢。

本发明中,所述出料口呈放射状开口,支撑肋的宽度为1.0-1.5厘米,数量为5-9个。出料口呈放射状开口、支撑类的宽度及数量设定也是为了在保证抛光筒支撑稳固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竹签排出障碍,使竹签顺利排出。

本发明中,所述吸尘器通过软管与圆柱管的排尘口连接。将吸尘器安装于抛光筒下方是由于竹签在抛光后期累积产生的竹屑较多,其吸收竹屑等杂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竹签抛光机的抛光筒上下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配合采用立体螺旋方式对竹签进行抛光,使抛光机工作时竹签随着立体螺旋盘旋转向下自动从出料口排出,节省了传统竹签抛光机手动出料的时间,又能持续的加入竹签进行不间断抛光,提高了抛光效率。另外抛光机设有吸尘器,配合圆柱管侧壁的通透孔,可有效吸收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竹屑,防止竹屑飞扬,具有清洁竹签的作用。

2、本发明抛光机设有沿圆柱管轴线方向排列的软毛刷,且左右排软毛刷之间设有一定间隔距离,能够有效阻挡直立的竹签在旋转过程中与抛光筒产生摩擦滑到现象,又能后有效推动竹签向下运动,清除附着在竹签上的竹屑。

3、本发明竹签抛光机抛光筒的上开口为进料口,皮带轮位于进料口周围,在转动的时候进料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在工作时电机裸露亦不安全,皮带轮与电机分别加上安全罩后,能够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4、本发明抛光机采用变频电机作为动力源,可根据需要调节立体螺旋盘的转动速度,加快或延长竹签的抛光时间,在不影响抛光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转速,能够缩短抛光时间,节约成本,当转速调慢时便于添加竹签进料,延长竹签与抛光筒的摩擦挤压时间,又能进一步将竹签抛光的更为光滑平整。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竹签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竹签抛光机抛光筒下端仰视图。

主要原件符号说明:1皮带轮,2皮带,3抛光筒,4立体螺旋盘,5圆柱管,6进料口,7出料口,8软毛刷,9通透孔,10软管,11吸尘器,12电机,13安全罩,14机架,15螺纹层,16支撑肋,17出料端,18排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见图1及图2,一种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包括机架14及直立固定在所述机架14上的抛光筒3。所述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还包括立体螺旋盘4、圆柱管5、电机12和吸尘器11,所述电机12为变频电机;所述抛光筒3的上端设有进料口6,所述抛光筒3的下端设有出料口7及支撑肋16;所述抛光筒3、立体螺旋盘4及圆柱管5由外至内相互套装,立体螺旋盘4固定在圆柱管5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圆柱管5的外壁及抛光筒3的内壁贴合,抛光筒内壁及圆柱管外壁还设有螺纹层;立体螺旋盘4的下端为出料端17,所述出料端17与所述出料口7对准,以使得竹签经由出料端17后从所述出料口7排出,所述出料口呈放射状开口,支撑肋的数量为5-9个。所述抛光筒3;所述圆柱管5的上端封闭并安装有皮带轮1,所述圆柱管5的下端设有排尘口18,所述圆柱管5的侧壁上贯通设有与排尘口18连通的通透孔9,所述圆柱管的外壁上间隔设有若干排所述软毛刷,每排软毛刷沿所述圆柱管的轴线延伸,相邻两排软毛刷间的距离为5-8厘米;所述软毛刷8远离所述圆柱管5的一端与所述抛光筒3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竹签通过的通道,电机设在抛光筒3上端并通过皮带2与皮带轮1连接,吸尘器11与圆柱管5的排尘口18通过软管10连接,所述皮带轮1和电机12上设有安全罩13。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立式螺旋竹签抛光机在工作过程中将需要抛光的成型竹签直立地从进料口6放入抛光筒,并立于立体螺旋盘4上,启动电机12,调节电机12的频率,电机12通过皮带2带动皮带轮1转动,从而带动圆柱管5及立体螺旋盘4转动,竹签持续旋转与抛光筒3的内壁及圆柱管5外表面的细小螺纹层15挤压摩擦,竹签表面的毛刺开始脱落,竹签在跟随立体螺旋盘4旋转的同时,由于圆柱管5表面软毛刷8的阻挡作用保持直立状态不倒落,在抛光过程中推动竹签向下运动,避免竹签堆积,利于抛光及排处,且软毛刷8能够将附着于竹签上的竹屑清扫脱落,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与此同时,脱落的竹屑通过圆柱管5上的通透孔9被吸尘器11吸收,减少产生的竹屑飞扬,竹签顺这立体螺旋盘4的旋转向下滑动,到达出料端17后最终从出料口7顺利排出。

本发明结构通过螺旋方式抛光竹签能够在保证抛光质量的前提下使竹签随着立体螺旋盘旋转自动排除,节省了传统竹签抛光机手动出料的时间,又能持续的加入竹签进行不间断抛光,提高了抛光效率;抛光机内设有一定间隔的与圆柱管轴线方向一致的成排软毛刷,能够有效阻挡直立的竹签在旋转过程中与抛光筒产生摩擦滑到现象,又能后有效推动竹签向下运动,清除竹签上产生的竹屑;本发明抛光机采用变频电机作为动力源,可根据需要调节立体螺旋盘的转动速度,加快或延长竹签的抛光时间,在不影响抛光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转速,能够缩短抛光时间,节约成本,当转速调慢时便于添加竹签进料,延长竹签与抛光筒的摩擦挤压时间,又能进一步将竹签抛光的更为光滑平整。

总之,本发明竹签抛光机解决了签抛光表面不平整,出现毛刺容易扎伤使用者;解决了抛光产生的细小竹屑杂质飞扬或不易清除问题;解决了抛光后竹签后下落或排除不顺畅影响抛光进度问题;解决了竹签抛光速度慢,一次抛光量少,工作效率低,耗费大量劳动力问题。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