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性高的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对金属工件进行各种金属热处理的工业炉的统称。温度一般较加热炉低。热处理炉可以采用各种加热炉的炉型,但要求较严格地控制炉温和炉内气氛等,但是由于机械内部温度较高,工作时内部的高温容易外泄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热处理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机械内部温度较高,工作时内部的高温容易外泄造成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热处理炉,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支腿,所述装置本体通过连接组件与柜门旋转连接,所述柜门外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柜门上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侧设置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输入端与控制按键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上侧安装有运行指示灯,所述控制板上侧安装有运行开关,所述控制板底端安装有自动控制器,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盛放架,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隔温层。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外侧安装有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输出端与警报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盛放架底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移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轨道位于装置本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安装有多个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位于装置本体内部四周。
优选的,所述柜门内侧四周和装置本体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温度探测器能够装置本体外侧的温度进行监测,当内部温度外泄时,温度探测器将会将信息传给警报器,通过警报器发出警报,放置时能够通过移动轮对盛放架进行移动,方便进行放置工件,多个电加热板能够进行同时加热,能够使得工件受热均匀,柜门内侧四周和装置本体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磁铁,能够通过磁铁之间的磁性对装置本体进行封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中:1-装置本体;2-连接组件;3-警报器;4-温度探测器;5-控制板;6-显示器;7-运行指示灯;8-运行开关;9-控制按键;10-自动控制器;11-磁铁;12-柜门;13-把手;14-底座;15-支腿;16-盛放架;17-移动轮;18-移动轨道;19-隔温层;20-电加热板;21-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安全性高的热处理炉,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底端安装有底座14,能够进行盛放,底座14上侧安装有支腿15,能够进行支撑,装置本体1通过连接组件2与柜门12旋转连接,能够进行关闭,柜门12外侧安装有把手13,方便进行开合,柜门12上侧安装有控制板5,能够对装置本体1进行控制,控制板5上侧设置有控制按键9和显示器6,显示器6输入端与控制按键9输出端电性连接,能够对装置本体1进行设置和显示,控制板5上侧安装有运行指示灯7,能够进行运行指示,控制板5上侧安装有运行开关8,能够进行控制装置本体1,控制板5底端安装有自动控制器10,能够进行自动控制,装置本体1设置有电加热装置21,能够进行加热,电加热装置21设置有电加热板20,能够进行加热,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盛放架16,能够盛放工件,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隔温层19,能够进行隔温,装置本体1外侧安装有温度探测器4,温度探测器4输出端与警报器3输出端电性连接,能够对外侧温度进行探测,盛放架16底端设置有移动轮17,移动轮17与移动轨道18滑动连接,移动轨道18位于装置本体1内部,方便进行放置工件,装置本体1内部安装有多个电加热板20,电加热板20位于装置本体1内部四周,能够使工件均匀加热,柜门12内侧四周和装置本体1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磁铁11,能够进行密封装置本体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工件放置盛放架16上侧,通过移动轮17对盛放架16进行移动,方便进行放置工件,通过电加热装置21对装置本体1内部进行加热,多个电加热板20能够进行同时加热,能够使得工件受热均匀,温度探测器4能够装置本体1外侧的温度进行监测,当内部温度外泄时,温度探测器4将会将信息传给警报器3,通过警报器3发出警报,柜门12内侧四周和装置本体1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磁铁11,能够通过磁铁11之间的磁性对装置本体1进行封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