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9679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目前奥氏体不锈钢管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类,奥氏体不锈钢管在生产成型后,表面通常存有油污等杂志,且表面色泽暗淡,不仅容易腐蚀,而且也不利于后续涂层的附着。为了进一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外表面性能,通常使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喷砂或喷丸处理。顾名思义,喷砂即向工件表面喷射石英砂,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表面油污,使工件表面具有较高的清洁度,展露金属的本色,并能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外表。喷丸则是使用铸钢丸、铸铁丸、玻璃丸或陶瓷丸等对工件表面进行冲击,喷丸处理后,工件表面污物被清除掉,并对工件表面进行强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奥氏体不锈钢管表面产生细微的不规则纹路,不仅能够加强奥氏体不锈钢管后期涂层的粘合强度,而且能够加强表面强度,不易锈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点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轴承钢三棱锥颗粒高速喷射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

上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中,所述压缩空气的气压值为0.82至0.85兆帕。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中,所述轴承钢三棱锥颗粒,材料为硬度在58~62hrc之间的轴承钢,形状为棱长0.8~1.2mm的正四面体。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中,所述高速喷射束以6m/h的速度在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移动。

前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中,所述轴承钢三棱锥颗粒,按质量份计,包括棱长0.9~1.1mm的正四面体65份,棱长0.8~0.85mm的正四面体10份,棱长1.15~1.2mm的正四面体2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类似喷砂喷丸的工艺,将喷料替换为轴承钢三棱锥颗粒,可以利用轴承钢三棱锥颗粒在奥氏体不锈钢管(以下简称工件)表面冲压出不规则的均匀纹路,该纹路可使绝大多数涂层材料能够嵌入纹路内,使其工件表面和涂层之间能够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而且通过轴承钢三棱锥颗粒的冲击可以提高工件表面强度,并带走工件表面的污染物,提高表面清洁度。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管,表面外观可达到图1所示的效果,其表面会呈现为冰花状,且具有亮度较高的白亮色泽,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表面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轴承钢三棱锥颗粒高速喷射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所述压缩空气的气压值(工作压力)为0.82至0.85兆帕。喷料抵达工件表面时的流速可控制在178~198m/s,所述轴承钢三棱锥颗粒,材料为硬度在58~62hrc之间的轴承钢,形状为棱长0.8~1.2mm的正四面体。所述高速喷射束以6m/h的速度在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轴承钢三棱锥颗粒,按质量份计,包括棱长0.9~1.1mm的正四面体65份,棱长0.8~0.85mm的正四面体10份,棱长1.15~1.2mm的正四面体25份。

本发明,使用上述轴承钢三棱锥颗粒的不同尺寸的配比,结合压缩空气的气压值和喷射速移动速度(具体体现为处理时间),可以使奥氏体不锈钢管表面清洁度到达sa3级,且在经本发明处理后的不锈钢管表面涂覆涂层(以0.2mm的聚乙烯涂层为例)后,用暴晒法进行测试,其涂层寿命是常规喷砂处理后再涂覆相同涂层的寿命的1.6倍以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方法,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轴承钢三棱锥颗粒高速喷射到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表面。本发明可以奥氏体不锈钢管表面产生细微的不规则纹路,不仅能够加强奥氏体不锈钢管后期涂层的粘合强度,而且能够加强表面强度,不易锈蚀。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根;许淦明;代雨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众立不锈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