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铝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41767阅读:5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铝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是目前仅次于铁的第二大类金属,并且已经拥有广阔的应用领域。据统计,地壳中铝含量约为8.8%,与其他常用金属不同的是,铝被发现的时间并不长。这是因为铝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与氧强烈反应的倾向,在空气中铝的表面常生成一层连续而致密的薄膜,起到使铝不再继续氧化的作用,所以在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铝,这也是铝具有良好抗蚀性的原因。

铝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导电性、抗蚀性良好等突出优点,又能与许多金属形成优质铝基轻合金,因此铝在现代工业技术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建筑、交通、工程与电缆、包装等其它领域。铝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纯铝和铝合金。

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炼铝工艺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首先,采用拜耳法从铝土矿提炼氧化铝。用含铝的氢氧化钠溶液将矿石进行浸出,浸出液结晶沉淀出氢氧化铝,进而得到氧化铝。而后,采用霍尔-埃鲁法制备原铝,将溶解于熔融冰晶石中的氧化铝进行电解,提炼出金属铝。而该提炼铝过程存在工艺流程繁多、基建设备投资大、能耗高、有温室气体及全氟碳化物(pfcs)的排出等缺点。

为避免上述问题,对于金属铝的提取研究开始转向以氮化铝为原料。目前,从氮化铝中提取金属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电解法和热分解法。

rhamdhani等人指出理论上,在700℃时氮化铝可以分解为铝和氮,且氮化铝的分解电压为0.75v,此分解电压比alcl3(l),al2s3(s)和al2o3(s)在相同的温度下分解电压都要低。因此从热力学的观点来看,电解具有良好的潜力,可用于从氮化铝中提取铝,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一种适当的电解质来溶解非常稳定的aln(s)。bonomi等人对660~700℃(li3n-licl)电解液的溶解度和aln的熔盐电解进行了有限的研究。goto等人使用licl-kcl-li3n熔盐体系在铝基板上沉积aln薄膜。yan等人在1133k温度下cacl2-nacl熔体中进行了直接电化学还原氮化铝实验,最后在阴极板上观察到纯铝液滴,但这个实验过程只有3~5%的产量。

专利201510334601.0公开了一种用氧化铝碳热氮化真空热分解金属铝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在立式真空炉内向氧化铝中加入碳,然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压制成块状,在通入氮气、压力为10~50pa、温度1300~1700℃的条件下还原得到氮化铝;将得到的氮化铝在压力为5~60pa、温度为1850~2050k的条件下进行热分解反应20~6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在冷凝器上收集得到结晶良好的金属铝,但该专利制备得到金属铝纯度与直收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金属铝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利用真空热分解反应制备金属铝,本发明制备的金属铝的纯度和直收率都比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首先在压力为7.5~30pa的真空条件下,将氮化铝依次进行第一加热、第二加热、第三加热和第四加热,第四加热至终点温度,然后将物料从终点温度开始进行第一次降温,并保温,然后进行第二次降温,从而得到金属铝。

本发明中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在压力为7.5~30pa的真空条件下,将氮化铝依次进行第一加热、第二加热、第三加热和第四加热,其中第一加热至第一温度为700~800℃,第二加热至第二温度为1100~1200℃,第三加热至第三温度为1400~1500℃,第四加热至终点温度为1650~1670℃,其中第一加热的升温速率为60~80℃/min,第二加热的升温速率为45~50℃/min,第三加热的升温速率为15~20℃/min,第四加热的升温速率为10~15℃/min,氮化铝发生真空热分解反应,生成铝蒸汽和氮气;

(2)然后将步骤(1)所得物料从终点温度开始进行第一次降温,降温至1550~1650℃并保温,保温的时间为10~30min;

(3)将步骤(2)保温结束后的物料进行第二次降温,降温至100℃以下,从而得到金属铝。

所述第一降温产生较大的温度差,有利于产物铝的富集,所述第一降温及保温过程中,氮化铝继续热分解,生成的部分铝蒸汽开始冷凝。

所述第二次降温可采用随炉冷却的方法,将热分解反应生成的铝蒸汽冷凝为金属铝。

本发明所述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在真空感应炉中进行,将金属铝置于真空感应炉的坩埚内,真空感应炉的加热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

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1)本发明以氮化铝为原料,利用真空热分解反应,通过控制真空度以及加热温度、保温温度和时间,提高了金属铝的直收率。

(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金属铝的纯度和直收率较高,效果最好可制得的金属铝的纯度达98wt%以上,直收率达98.5%以上。

(3)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金属铝结晶良好、易分离。

(4)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金属铝的实物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金属铝的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金属铝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将70g块状体积为2~3cm3的纤锌矿型分析纯氮化铝原料置于真空感应炉内坩埚(容积为0.5l)中,控制真空度为7.5pa,而后以速率70℃/min从30℃升温至800℃,以速率45℃/min从800℃升温至1200℃,以速率15℃/min从1200℃升温至1500℃,以速率15℃/min从1500℃升温至1650℃,然后降温至1600℃,在1600℃的条件下保温30min,保温结束后再将温度降至90℃时,在冷凝装置上收集得到结晶良好、易分离的金属铝。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金属铝的实物图、sem图、xrd图谱分别如图1、2、3所示,金属铝纯度>98wt.%,金属铝直收率>98.5%。

实施例2: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将50g块状体积为1.5~2cm3的纤锌矿型分析纯氮化铝原料置于真空感应炉内坩埚(容积为0.4l)中,控制真空度为10pa,而后以速率60℃/min从30℃升温至700℃,以速率50℃/min从700℃升温至1150℃,以速率20℃/min从1150℃升温至1480℃,以速率10℃/min从1480℃升温至1670℃,然后降温至1650℃,在1650℃的条件下保温10min,保温结束后温度降至100℃时,在冷凝装置上收集得到结晶良好、易分离的金属铝。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金属铝纯度>95wt.%,金属铝直收率>96%。

实施例3: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将80g块状体积为3~5cm3的纤锌矿型分析纯氮化铝原料置于真空感应炉内坩埚(容积为0.6l)中,控制真空度为15pa,而后以速率80℃/min从30℃升温至750℃,以速率47℃/min从750℃升温至1180℃,以速率17℃/min从1180℃升温至1450℃,以速率15℃/min从1450℃升温至1670℃,然后降温至1620℃,在温度为1620℃的条件下保温20min,保温结束后温度降至90℃时,在冷凝装置上收集得到结晶良好、易分离的金属铝。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金属铝纯度>97wt.%,金属铝直收率>98%。

实施例4: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将100g块状体积为2.5~4cm3的纤锌矿型分析纯氮化铝原料置于真空感应炉内坩埚(容积为0.7l)中,控制真空度为30pa,而后以速率70℃/min从30℃升温至720℃,以速率45℃/min从720℃升温至1100℃,以速率15℃/min从1100℃升温至1400℃,以速率12℃/min从1400℃升温至1660℃,然后降温至1550℃,在温度为1550℃的条件下保温25min,保温结束后温度降至90℃时,在冷凝装置上收集得到结晶良好、易分离的金属铝。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金属铝纯度>96wt.%,金属铝直收率>9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