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0808发布日期:2019-05-07 20: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属于金属热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轴承所采用的材料一般是专用的42crmoa钢,这种材料成型制造时,需要在锻打成型后进行热处理,以便提高其综合机械性能。由于这种轴承形状复杂,取样部位截面尺寸较大,水平放置加热,采用油垂直淬火后,淬硬层较浅,无法满足取样部位的机械性能要求,且摆差超差;用水垂直淬火,淬硬层较深,虽能满足取样部位的机械性能要求,但开裂倾向很大,废品率较高。显然,现有的热处理工艺满足不了电机轴承热处理后,对于机械性能方面的技术要求,无法产生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技术可靠、处理的轴承质量稳定,既能满足轴承调质后的综合机械性能,又能避免变形超差及开裂,且本发明的工艺简便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以超过相变温度的碳氮共渗温度对轴承进行碳氮共渗,得a品;

(2)将a品置于加热炉内,加热至790-830℃,并保温1-5小时,然后放入淬火液中淬火处理,得b品;

(3)将b品置于回火炉内,加温至640℃-720℃,保温3-6小时,然后采用空冷,得c品;

(4)将c品进行喷丸处理,然后在炉内淬火保温1-3小时进行油冷;再经510-620℃保温1-3小时后进行空冷即可。

前述的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所述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800-820℃,保温时间为2-4小时。

前述的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所述加热温度为810℃,保温时间为3小时。

前述的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所述步骤(2)中,淬火液中含有5-8%的淬火介质aq251。

前述的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所述步骤(3)中,加温温度为660-700℃,保温时间为4-5小时。

前述的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所述加温温度为680℃,保温时间为4.5小时。

前述的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所述步骤(4)中,是在炉内淬火保温2-3小时进行油冷;再经550-580℃保温2-3小时后进行空冷。

前述的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所述是在炉内淬火保温2.5小时进行油冷;再经570℃保温2.5小时后进行空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经过现场实际应用后,本发明的轴承工作状况良好,运行平稳,尤其在超大负荷状态下,没有出现弯曲、折断等现象,完全达到了使用要求。随着矿山、冶金、石化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本发明的轴承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总而言之,本发明具有技术可靠、处理的轴承质量稳定,既能满足轴承调质后的综合机械性能,又能避免变形超差及开裂,且本发明的工艺简便易行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1)以超过相变温度的碳氮共渗温度对轴承进行碳氮共渗,得a品;

(2)将a品置于加热炉内,加热至810℃,并保温3小时,然后放入淬火液中淬火处理,得b品;

(3)将b品置于回火炉内,加温至680℃,保温4.5小时,然后采用空冷,得c品;

(4)将c品进行喷丸处理,然后在炉内淬火保温2.5小时进行油冷;再经570℃保温2.5小时后进行空冷即可。

所述淬火液中含有6%的淬火介质aq251。

实施例2: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1)以超过相变温度的碳氮共渗温度对轴承进行碳氮共渗,得a品;

(2)将a品置于加热炉内,加热至790℃,并保温5小时,然后放入淬火液中淬火处理,得b品;

(3)将b品置于回火炉内,加温至640℃℃,保温6小时,然后采用空冷,得c品;

(4)将c品进行喷丸处理,然后在炉内淬火保温1小时进行油冷;再经510℃保温3小时后进行空冷即可。

所述淬火液中含有5%的淬火介质aq251。

实施例3: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1)以超过相变温度的碳氮共渗温度对轴承进行碳氮共渗,得a品;

(2)将a品置于加热炉内,加热至830℃,并保温1小时,然后放入淬火液中淬火处理,得b品;

(3)将b品置于回火炉内,加温至720℃,保温3小时,然后采用空冷,得c品;

(4)将c品进行喷丸处理,然后在炉内淬火保温3小时进行油冷;再经620℃保温1小时后进行空冷即可。

所述淬火液中含有8%的淬火介质aq25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超过相变温度的碳氮共渗温度对轴承进行碳氮共渗,得A品;(2)将A品置于加热炉内,加热至790‑830℃,并保温1‑5小时,然后放入淬火液中淬火处理,得B品;(3)将B品置于回火炉内,加温至640℃‑720℃,保温3‑6小时,然后采用空冷,得C品;(4)将C品进行喷丸处理,然后在炉内淬火保温1‑3小时进行油冷;再经510‑620℃保温1‑3小时后进行空冷即可。本发明技术可靠、处理的轴承质量稳定,既能满足轴承调质后的综合机械性能,又能避免变形超差及开裂,且本发明的工艺简便易行。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元诚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9.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