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8312发布日期:2018-06-30 09:2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属于钢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冲冲压加工的普通钢材料往往因为成形性能相对较差;同时由于连铸时产生的柱状晶导致后续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组织集群现象,使普通钢存在冷轧加工时易起皱的缺陷,加工后抛光性能也相对较差。而冷冲压加工对不锈钢材料的成形性及成形后的可抛光性要求都较高,普通不锈钢很难满足高要求的冷冲压加工要求,因此,为了使普通不锈钢能满足高要求的冷冲压加工要求,进一步提高其抗起皱性及延伸率是极其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能够满足韧性好、抗起皱性及延伸率大幅度提高且能满足冷冲压成形及抛光加工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其特征是,包括重量组分如下:0.05~0.08wt %C,0.4~0.5 wt %Mn,10~15 wt %Cr,0.5~1.5 wt % Mo,0.3~0.4 wt % V ,0.5~1wt%Si,0.6~0.9wt%Ni,0.01~0.03wt%S,0.05~0.09wt%N,余量为Fe以及杂质。

优选的,所述C含量为0.05 wt %。

优选的,所述Mn含量为0.4 wt %。

优选的,所述Cr含量为10 wt %。

优选的,所述Mo含量为0.5 wt %。

优选的,所述V含量为0.3 wt %。

优选的,所述Si 含量为0.05wt%。

优选的,所述Ni 含量为0.6wt%。

优选的,所述S含量为0.01wt%。

优选的,所述N 含量为0.05 wt%。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冷冲压加工的钢配方,将C、N、Mn、S 、Si、Ni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保证了材料的延伸性能,提高成品成形性能;又避免由于过高的C、N 含量造成的夹杂物含量偏高、晶间碳化物析出而导致冷冲压成形性及耐蚀性不良,而且加入的Cr、Mo和Vi能够提高韧性及延伸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其特征是,包括重量组分如下:0.05~0.08wt %C,0.4~0.5 wt %Mn,10~15 wt %Cr,0.5~1.5 wt % Mo,0.3~0.4 wt % V ,0.5~1wt%Si,0.6~0.9wt%Ni,0.01~0.03wt%S,0.05~0.09wt%N,余量为Fe以及杂质。

本发明化学成分设计及限定含量范围依据如下:

C(碳):碳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 倍。本发明的钢作为铁素体不锈钢,其中的奥氏体含量过高易使组织向两相区转移,降低材料的延伸性能;奥氏体含量过低则不利于轧制加工过程中柱状晶的分解,对组织均匀性不利。因此,选择碳含量为0.05~0.08%。

Mn(锰)是置换型弱奥氏体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并改善钢的热塑性,但过高的Mn 含量可降低材料的成形性能及焊接性能,因此,Mn 被定义为0.4~0.5 wt %。

Ni (镍)是强列形成并稳定奥氏体组织的元素,过高的镍含量同样易使组织向两相区转移,降低材料的塑性及韧性,因此,Ni 定义为0.6~0.9wt%。

Cr (铬)是铁素体相的形成及稳定元素,促进不锈钢的钝化并使不锈钢保持稳定的钝态效果,从而提高不锈钢耐氧化性介质和酸性氯化物介质的性能,但过量的Cr 造成不锈钢的脆性,因此,Cr 被定义为10~15 wt %。

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因此,Mo被定义为0.5~1.5 wt %。

V(钒)因钒元素的添加,钢的加工性能著上升,韧性比SLD好50%以上,因此,V被定义为0.3~0.4 wt %。

Si :硅是置换型强铁素体形成元素,可显著提高430 铁素体不锈钢的强度。Si 含量低,有助于改善铁素体不锈钢的屈服现象,但过低的Si 含量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强度,因此,硅的含量选0.5~1wt%。

N(氮)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 倍。作为固溶强化元素提高430 不锈钢的强度,也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但N 含量超过0.25% 以后将降低钢的热、冷加工性及冷成形性,因此,N 定义为0.05~0.09 wt %。

实施例1,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重量组分如下:0.05wt %C,0.4 wt %Mn,10 wt %Cr,0.5wt % Mo,0.3wt % V ,0.5wt%Si,0.6wt%Ni,0.01wt%S,0.05wt%N,余量为Fe以及杂质。

实施例2,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重量组分如下:0.06wt %C,0.45wt %Mn,12 wt %Cr,1.0wt % Mo,0.35wt % V ,0.8wt%Si,0.7wt%Ni,0.02wt%S,0.06wt%N,余量为Fe以及杂质。

实施例3,一种用于冷压冲压加工的钢,重量组分如下:0.08wt %C,0.5 wt %Mn,15 wt %Cr,1.5 wt % Mo,0.4 wt % V ,1wt%Si,0.9wt%Ni,0.03wt%S,0.09wt%N,余量为Fe以及杂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