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湿法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从烟化炉烟灰中回收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化炉烟灰是锌铅锡火法冶炼采用烟化炉过程中产生的烟灰,其中富含锌、铅、锡、镉、铜等重金属。现有的烟化炉烟灰处理工艺如:《矿冶》刊号issn:1005-7854,2006年9月,《烟化炉烟灰制备高等级氧化锌的研究》涉及的烟化炉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硫酸铵-氨混合浸出体系浸出锌,浸出液经过“净化-沉淀-煅烧”制得氧化锌,该工艺产出的高等级氧化锌产品的氧化锌纯度较高,但是存在工艺流程长,处理氨氮废水难度大等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5154681a公开了一种从炼钢烟灰中回收氟、锌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一段浸出:将炼钢烟灰用水浆化后加入一段浸出槽中,然后向浸出槽内加入硫酸、一段浸出剂、二氧化锰和亚硫酸钠,控制液固重量比为3~4:1,初始硫酸质量浓度180~250g/l,温度50~60℃,浸出时间40~60分钟,进行浸出反应,过滤,得到一段浸出液和一段浸出渣;(2)二段浸出:将一段浸出渣用水浆化后加入到二段浸出槽中,然后加入硫酸,控制液固比为2~3:1,初始硫酸质量浓度250~350g/l,温度70~80℃,浸出时间60~90分钟,进行浸出反应,过滤,得到二段浸出液和二段浸出渣;所述二段浸出液返回所述步骤(1)一段浸出作为所述一段浸出剂;(3)沉淀脱氟:将所述一段浸出液加入沉淀槽中,加入过硫酸钠,控制温度70~80℃,反应时间40~60分钟,终点ph=4-5,进行氟沉淀反应,反应液过滤除杂,脱氟滤液进入锌冶炼系统用于生产锌;脱氟沉淀经洗涤、过滤、烘干产出氟化物沉淀物。该工艺浸出液经过“净化-沉淀-煅烧”制得氧化锌,流程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从烟化炉烟灰中回收锌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烟化炉烟灰中回收锌的方法,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1)制粒:将烟化炉烟灰和硫酸、水混合,在制粒机上制粒,得到球团;(2)放置:将步骤(1)得到的球团在常温下放置;(3)球磨:将步骤(2)放置到一定时间后的球团转移至球磨机中球磨得到粉料;(4)浸出:将步骤(3)得到的粉料转移至浸出槽中,同时加入水,升温,开启搅拌系统,浸出。进一步,在步骤(1)中,硫酸与烟化炉烟灰与的混合重量比为10%-50%,球团后得到含水为1%~30%的球团,球团粒径为2-50mm。进一步,在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球团在常温常压下放置,时间为1-6天。进一步,在步骤(4)中,将步骤(3)浸出结束后,板框压滤,滤液经过净化除杂后,蒸发结晶制取七水硫酸锌产品,滤渣送熔炼系统作为提取锡和铅的原料。进一步,在步骤(4)中,浸出温度为20-90℃,浸出时间为0.5-3.0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粉料颗粒大小为-80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回收锌的方法生产成本低、锌回收率高、操作工艺简单,工艺流程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从烟化炉烟灰中回收锌的方法,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1)制粒:将烟化炉烟灰和硫酸、水混合,在制粒机上制粒,得到球团;(2)放置:将步骤(1)得到的球团在常温下放置;(3)球磨:将步骤(2)放置到一定时间后的球团转移至球磨机中球磨得到粉料;(4)浸出:将步骤(3)得到的粉料转移至浸出槽中,同时加入水,升温,开启搅拌系统,浸出。进一步,在步骤(1)中,硫酸与烟化炉烟灰与的混合重量比为10%-50%,球团后得到含水为1%~30%的球团,球团粒径为2-50mm。进一步,在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球团在常温常压下放置,时间为1-6天。进一步,在步骤(4)中,将步骤(3)浸出结束后,板框压滤,滤液经过净化除杂后,蒸发结晶制取七水硫酸锌产品,滤渣送熔炼系统作为提取锡和铅的原料。进一步,在步骤(4)中,浸出温度为20-90℃,浸出时间为0.5-3.0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粉料颗粒大小为-80目。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叙述如下:一种典型的烟化炉烟灰的化学成分见表1。表1一种典型的烟化炉烟灰化学成分,%zncufesnpbscl24.510.171.3030.6311.895.210.20制粒:按质量比烟化炉烟灰:水:硫酸=75:2:18的比例,在制粒机上制粒,得到粒径为20~50mm的球团。放置:将球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放置3天。球磨:将放置3天的球团投入球磨机中,球磨,磨细至-80目,得到粉料。浸出:将粉料投送至浸出槽内,以水为浸出剂,按液固比l/s=2/1,泵入水,升温至60℃,开启搅拌,浸出时间为2小时。浸出结束后,板框压滤,得到含锌为75g/l的滤液,锌的浸出率为75.38%,滤液经过净化除杂后,蒸发结晶制取七水硫酸锌产品,滤渣送熔炼系统作为提取锡和铅的原料。该回收锌的方法生产成本低、锌回收率高、操作工艺简单,工艺流程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