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110级连续管用热轧钢带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3505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用钢及生产方法,属于一种屈服强度≥680mpa、抗拉强度≥780mpa、性能均匀—全板厚硬度波动小于25hv1.0、屈强比小于0.88、延伸率不低于17%,理论作业深度达到7600m、井下作业压力达100mpa的具有良好可变形能力的高强度连续管用热轧钢带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管是用于石油钻采业的新型管材,长达数千米至上万米的柔性钢管盘绕在管盘上,作业时从管盘上打开,作业完毕后再次盘绕在管盘上,可反复使用。相较于传统油井管,连续油管作业更为灵活,具有带压作业、连续起下、设备体积小、作业周期快、成本低的优点,但目前存在其理论作业深度不超过6000米,井下作业压力低的不足。

在本发明之前,有: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1162208.9的文献,公开了“一种ct90级连续管用热轧钢带及其生产方法”,该产品强度水平相对较低,在超深井作业过程中,其难以承受大的自重,以及作业过程中钢管内部的高压,用该产品生产的连续管,其理论作业深度仅能达到6000m。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68545.3的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塑性连续油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组织中含有部分铁素体和珠光体,这大幅降低了其钢带强度,根据其全部实施例,屈服强度≤590mpa,抗拉强度≤700mpa,过低的强度决定了其无法适用于超深井作业;此外,其合金及设计使得其钢带表面存在发生铜脆的可能,易诱发疲劳裂纹,这会大幅降低钢管的疲劳寿命,对井下作业安全也是不利的。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40895.6的文献,公开了“一种ct90级连续油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强度同样不足以满足超深井作业的需要;同时其其成分设计中含较高的v,这对产品的韧性和焊接性能是不利的;其钢板屈强比均在0.90以上,可变形能力差,无法满足该类产品作业过程中需反复塑性变形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文献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作业深度比现有技术增加不低于550m、井下作业压力达100mpa、屈服强度≥680mpa、抗拉强度≥780mpa、全板厚硬度波动小于25hv1.0、屈强比小于0.88,延伸率不低于17%、截面维氏硬度hv1.0≤280,-20℃低温韧性高于100j的ct110级连续管用热轧钢带及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ct110级连续管用热轧钢带,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11~0.15%,si:0.10~0.30%,mn:0.90~1.30%,p:≤0.015%,s:≤0.0020%,cu:0.25~0.40%,ni:0.15~0.35%,cr:0.60~1.00%,nb:0.020~0.050%,v:≤0.010%,ti:0.010~0.030%,n:≤0.0050%,al:0.015~0.060%,mo:0.10~0.30%,ca:0.0008~0.00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并满足mn+3.25mo在1.60~2.00%范围内;金相组织为平均晶粒尺寸小于2μm的超细粒状贝氏体与体积比占5~15%板条贝氏体,板条间距在295~305nm。

优选地:所述cu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8~0.36%。

优选地:所述ni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8~0.32%。

优选地:所述cr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65~0.93%。

优选地:所述ca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0092~0.002%。

优选地:所述mn+3.25mo在1.66~1.95%范围内。

生产一种ct110级连续管用热轧钢带的方法,其步骤:

1)经转炉、氩站、钢包炉、真空炉、钙处理后连铸成坯,并将铸坯堆垛缓冷至不超过450℃;

2)对铸坯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60~13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60~90min;

3)进行粗轧,轧制道次为6道次,并控制其结束温度在1050~1120℃;

4)进行精轧,并控制终轧温度在850~920℃,精轧总压下率不低于85%;

5)进行冷却:在冷却速度为50~100℃/s下冷却至520~620℃,后再空冷至470~570℃进行卷取。

本发明中各元素的作用及机理

碳(c):最经济的强化元素,通过间隙固溶强化提升钢的强度。增加碳含量,可大幅提升钢的淬透性,减少其他贵重合金的加入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降低钢的屈强比有益,因此c含量不宜过低。但是碳含量越高,越不利于钢的低温韧性,同时易在钢种形成较严重的硬相偏析带,加剧钢的组织不均匀性,不利于产品的疲劳性能,因此碳含量亦不可过高。较适宜的碳的添加量为0.11~0.15%。

硅(si):主要起固溶强化作用,有益于辅助冶炼过程中脱硫,也有益于提升钢的疲劳性能。但含量过高时,不利于表面质量,易导致轧制过程中的氧化铁皮难以去除。较适宜的硅的添加量为0.10~0.30%。

锰(mn):较为经济的合金化元素,可显著提升钢的屈服和抗拉强度。但锰含量较高时,如工艺不当,易产生较严重的组织偏析,导致钢的成分、组织不均。较适宜的锰的添加量为0.90~1.30%。

磷、硫、氮(p、s、n):磷易导致钢的冷脆,硫易引起热脆,而氮易引起钢的淬火失效和形变失效,导致钢的性能不稳定,因此应尽量降低钢中的磷、硫、氮的含量。

铜、镍(cu、ni):可通过固溶强化提升钢的强度,在此铜主要起改善钢的耐蚀耐候性能的作用,一般加入量为0.25%以上;镍可改善因加入铜的热脆性,一般加入量为铜含量的2/3以上。优选地cu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8~0.36%,n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8~0.32%。

铬(cr):有效提升钢的淬透性,并具有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铬在腐蚀环境中可在钢的表面形成较为致密的保护层,起到保护基体的作用,有效提高钢耐腐蚀性能。但钢中铬含量过高时,不利于高频电阻焊焊缝质量,易形成灰斑缺陷,必须采用焊接保护,增加了焊接难度及成本。较适宜的易焊接连续管用钢铬的添加量为0.60~1.00%。优选地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65~0.93%。

铌、钛(nb、ti):微合金化元素,可显著细化晶粒并起到析出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钢的奥氏体再结晶温度,扩大未再结晶区范围,便于实现高温控轧,降低轧机负荷。但受限于碳含量设计,铌、钛含量过高时,不仅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可能导致析出颗粒粗大不利于钢的韧性。较适宜的铌、钛的添加量分别为0.020~0.050%,0.010~0.030%。

铝(al):铝是钢中主要的脱氧元素,能够显著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同时铝与氮的结合形成aln,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但是钢中铝含量超过0.06%时,易导致铝的氧化物夹杂明显增加,降低钢的洁净度,对钢的低温韧性不利。较适宜的铝的添加量分别为0.015~0.060%。

钙(ca):在二次精炼过程中对钢进行钙处理,可以改善钢中的夹杂物形态,提高钢冲击韧性,但加入过量,易降低钢的洁净度,对钢的低温韧性不利。较适宜的钙的添加量分别为0.0008~0.0025%。优选地ca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0092~0.002%。

钼(mo):强淬透性元素,显著推迟铁素体相变,抑制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形成,使得钢在轧后一个较宽的冷速范围内得到贝氏体组织。

在本发明中,钼和锰对提升淬透性和提升强度的作用均十分显著(钼的作用更大)。但为避免钼和锰这两种元素添加量过多而导致硬度超标的问题,本发明结合钼和锰的作用,故将其作为一个元素组合来确定适宜的钼的添加量,并要求mn+3.25mo应在1.60~2.00%,优选地在1.66~1.95%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之所以将加热温度设在1260~1320℃下进行,并在此温度下保温60~90min,在于实现mn、cr等易偏析合金元素的均匀化,改善钢坯的微观成分偏析,最终改善钢带最终微观组织的均匀性。但当加热温度低于1260℃时,元素微观偏析改善效果不显著,或者需要过长的保温时间来实现合金元素的扩散均匀化,从而导致生产效率大幅降低;而随着加热温度增加,奥氏体晶粒逐渐粗化,当加热温度高于1320℃时(或者加热温度高于1300℃,但加热保温时间过长时),奥氏体晶粒过于粗化,而导致最终产品晶粒粗大而屈服强度不足。因此,较适宜的加热温度在1260~1320℃,更优选的加热温度在1260~1300℃,,保温时间在60~90min。

本发明中之所以设定精轧的总压下率≥85%,在于实现钢带组织的超细化及均匀化。受现有一般产线设备能力限制,本发明精轧阶段的开轧及终轧温度设定相对较高,以减少轧制负荷,进而保证能够顺利生产。但精轧温度较高时,会导致钢带精轧过程包含动态再结晶轧制、混晶轧制、未再结晶轧制及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复杂的再结晶及回复过程会导致钢带晶粒的不均匀性。而当压下率提升后,会大幅提升钢带中的再结晶形核点,以及大量高密度变形带(为后续的铁素体相变提供大量形核点),当压下率超过85%时,充足的再结晶和相变形核点,大幅减轻了不均匀微观形变导致的晶粒不均的影响,实现了钢带晶粒组织的超细化及均匀化。

本发明中之所以采用高速冷却+中低温卷取,在于获得超细化的粒状贝氏体组织,保证良好的综合性能(高强度、低屈强比、性能均匀性、高韧性等)。通过高速冷却至粒状贝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可避免高温铁素体相变,形成大量多边形铁素体,导致强度不足,同时降低粒状贝氏体中铁素体的相变温度,并实现铁素体的细化,并且适宜的冷速及卷取温度匹配可实现马奥岛的超细化,改善钢带的韧性。但冷速宜在较适宜的范围,冷速过低时,铁素体过于粗大;冷速过高时,钢带表面及心部冷却温度差异过大,导致厚度方向组织及硬度不均;基于本发明产品的成分设计,在常规的范围(2~7mm),建议冷速在50~100℃/s,当厚度较薄时,因厚度方向热传导距离短,钢带表面及心部温度差异会更小,可以采用相对更高的冷速,反之厚度较厚实,应采用相对较低的冷速。而适宜的卷取温度在470~570℃,温度过高会导致铁素体及马奥岛组织粗大,而温度过低会导致过量板条状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导致硬度过高及韧性的大幅降低。

本发明之所以要求全板厚显微硬度波动小于20hv1.0,在于保证钢带性能的均匀性。其益处为(1)避免因钢带内局部过硬点导致变形过程中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导致钢管过早失效;(2)降低表面和心部的硬度差异(或性能差异),避免表面硬度过高而导致变形开裂。

本发明之所以要求产品的屈强比低于0.88,且延伸率不低于17%,在于保证产品的塑性变形能力。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塑性变形,屈强比过高和延伸率过低,均会导致钢管过早疲劳失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理论作业深度可达7600m,实际作业深度比现有技术增加至少550米,井下作业压力达100mpa,屈服强度≥680mpa,抗拉强度≥780mpa,全板厚硬度波动小于25hv1.0,屈强比小于0.88,延伸率不低于17%、截面维氏硬度hv1.0≤280,-20℃低温韧性高于100j,且无表面铜脆倾向,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抗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5000倍组织形貌;

图2为本发明中板条贝氏体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表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取值列表;

表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主要工艺参数列表;

表3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性能检测情况列表。

本发明各实施例按照以下步骤生产:

1)经转炉、氩站、钢包炉、真空炉、钙处理后连铸成坯,并将铸坯堆垛缓冷至不超过450℃;

2)对铸坯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60~13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60~90min;

3)进行粗轧,轧制道次为6道次,并控制其结束温度在1050~1120℃;

4)进行精轧,并控制终轧温度在850~920℃,精轧总压下率不低于85%;

5)进行冷却:在冷却速度为50~100℃/s下冷却至520~620℃,后再空冷至470~570℃进行卷取。

表1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成分取值列表(wt%)

表2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主要工艺参数列表

表3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主要性能检测统计表

从表3可以分析出,产品具备高强度,其屈服强度均在692mpa以上,抗拉强度均在811mpa以上;产品屈强比低于0.88,延伸率高于17.5%,具备良好的可变形能力;产品的冲击功高于109j,韧性优良,维氏硬度,全板硬度波动不超过25hv1.0。

上述实施例仅为最佳例举,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