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刷镀法生产铁-磷非晶粉体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3885发布日期:2018-06-05 19:1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合金非晶粉体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刷镀法生产铁-磷非晶粉体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力、通信工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高频化和大电流方向发

展,而且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非晶带材铁芯、软磁铁氧体

及金属磁粉芯等已不能满足需求。普通磁性材料性能缺陷主要表现在:(1) 非晶带材铁芯在高频工作时感应涡流导致损耗很大,限制其在高频领域的应用;(2) 软磁铁氧体高频损耗低,但是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低,不能满足小型化和大电流的发展需求;(3) 金属磁粉芯存在着高频损耗高、直流叠加特性差或者价格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非晶结构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使粉末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非晶磁性粉末由于其优异的软磁性能,可以满足各种电子元器件稳定化、小型化、高频化、大电流、高功率的需求,能极大促进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领域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而钴基非晶合金粉末除具有优异的磁性能,还具有耐高温、耐燃气腐蚀、耐磨、耐蚀等性能,在电子、涂层和硬质合金中得到广泛应用。

到目前为止,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水雾法、气雾法以及使用非晶薄带破碎制粉的工艺。水雾法具有大的冷却速率,可满足制备非晶态粉末的要求。然而,在水雾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粉末易形成氧化物,氧含量高,再者当熔融金属凝固时,产生的水蒸气会覆盖在熔融金属的表面,该水蒸气膜的存在将导致熔融的核心金属冷却强度降低,从而使粉末中心部分不能获得非晶态结构的问题,影响器件性能。气雾法由于冷却强度受限,只能制备非晶形成能力强的非晶合金粉末,且生产成本高。直接破碎法的优点在于对物料的选择性不强,材料利用率高,但需对非晶薄带进行脆化退火,很容易由于退火不均造成薄带内部晶化转变的不均匀,而且在破碎后容易产生带有锐角的粉末颗粒,为粉末的后续加工带来困难。

而与液态急冷法、溅射法制备非晶合金材料相比,电镀法更为经济,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电刷镀镀层的形成从本质上讲和电镀相同,都是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负极(工件)上放电结晶的过程。但是和电镀相比,电刷镀中镀笔和工件有相对运动,因而被镀表面不是整体同时发生金属离子还原结晶,而是被镀表面各点在镀笔与其接触时发生瞬间放电结晶。因此,电刷镀技术在工艺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其特点可归纳如下:

1、设备简单,不需要镀槽,便于携带,适用于野外及现场修复。尤其对于大型、精密设备的现场无需解体,修复更具有实用价值;

2、工艺简单,操作灵活,不需要镀的部位不要用很多的材料保护;

3、操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有相对运动,故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它比槽镀使用的电流密度大几倍到几十倍;

4、镀液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所以镀积速度快(比槽镀快5倍~10倍);

5、有不同型号的镀笔,并配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不溶阳极,对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及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都可修复;

6、费用低,经济效益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基于电刷镀+剥离+破碎制成非晶态粉末,提供了一种电刷镀生产铁-磷非晶粉粉体的工艺。

本发明的铁-磷合金非晶粉体的成分为铁70-95wt%,磷5-30 wt%。

本发明铁-磷合金非晶粉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基板材质选择在常温下其延伸率不小于5%,被镀表面进行除锈、脱脂处理;

(2)电刷镀液的组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3-7.5 mol/L(优选4-6 mol/L)、磷酸0.5-1.5 mol/L、亚磷酸或次磷酸盐0.5-3.5 mol/L、添加剂1-8g/L,可溶性硫酸盐或氯化盐10-50 g/L、还原剂1-8g/L,余量水;

上述添加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两者的混合物;

上述还原剂可溶于水;

(3)铁-磷合金非晶镀层的制备:采用电刷镀方法制备铁-磷合金非晶镀层,阳极采用石墨板或不锈钢板,电极的电流密度为0.5-5 A/mm2(优选1.5-3 A/mm2),电极相对运动速度为5-20 m/min(优选10-15m/min),滴定盐酸或硫酸溶液使镀液Ph值小于3,电刷镀镀液温度为50-75℃,;

(4)利用基板与非晶镀层塑性变形能力的差异,采用轧制、弯曲、喷丸等方法使非晶合金镀层脱落;

(5)非晶合金颗粒的破碎,脱落的非晶合金镀层采用球磨机、颗粒破碎机等方式进行破碎。破碎时,球磨机、颗粒破碎机应采用强制冷却方式或间隙工作方式,以防止非晶合金颗粒在破碎时产生较大温升,发生晶化转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与气雾法和直接破碎法相比,本工艺具有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对非晶合金形成能力要求不高等特点;

2.与水雾法相比,粉末不会产生氧化和部分非晶化的问题;

3.与直接破碎法相比,由于采用PH值较小条件下沉积,致使镀层内产生了较大的内应力和较多孔隙,镀层无需脆化退火即可脱落与破碎,且也不会产生带有锐角的粉末颗粒;

4.与电镀法+破碎法制备非晶合金粉末法相比,由于电刷镀两电极间有相对运动,电镀液也是流动状态,因此,没有电镀产生的浓差极化问题,可以使用相对更大的电流密度,提高粉末的生产效率;

5.与常规电刷镀而言,因为对镀层应力和表面质量没有要求,因此可采用更大的电流密度,既提高了非晶合金镀层的制备速度,也有利于获得更疏松和具有更大内应力的非晶合金镀层,从而更易对非晶合金镀层进行轧制压下剥离;

6.本方法无需考虑对材料的非晶形成能力,可通过调整电镀液各主要成分的浓度配比,可获得不同组元构成和比例的非晶合金粉末,因此,本方法的适用性更为广泛,可操作性更强,可满足不同场合对非晶合金粉末性能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Fe92P8合金非晶粉体的制备

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基板表面的预处理:金属基板选用08F钢板,板厚为1mm,被镀基板表面分别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清洗,以去除油脂和氧化;

(2)电刷镀液组成:氯化亚铁5 mol/L、磷酸0.8 mol/L、亚磷酸0.5 mol/L、添加剂3g/L,氯化钾15 g/L、还原剂4 g/L,余量水;

上述添加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上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

(3)非晶合金镀层的制备:预处理后的镀件接入阴极,阳极采用石墨板,搅拌电镀液,电极的电流密度为1.5 A/mm2,电极相对运动速度为5 m/min,电刷镀溶液温度为65 ℃,滴定盐酸使电镀液Ph值为2;

(4)采用轧制压延法剥离非晶合金镀层,轧制压下率为8%;

(5)非晶合金颗粒的破碎,采用行星球磨机破碎,非晶合金颗粒在氩气保护破碎,球磨4h,球料比为3:1,球磨方式采用间隙工作方式,球磨机每球磨3min,休息10min,避免非晶粉末产生较大的温升;

(6)非晶合金粉末的筛分。

实施例2 Fe87P13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

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基板表面的预处理:金属基板选用黄铜板,板厚为1mm,被镀基板表面分别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清洗,以去除油脂和氧化;

(2)电刷镀液组成:硫酸亚铁4.5 mol/L、磷酸0.5 mol/L、次磷酸钠0.5 mol/L、添加剂3g/L,硫酸钾22 g/L、还原剂3 g/L,余量水;

上述添加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

上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

(3)非晶合金镀层的制备:预处理后的镀件接入阴极,阳极采用石墨板,搅拌电镀液,电极的电流密度为2 A/mm2,电极相对运动速度为10 m/min,镀液温度为65 ℃,滴定盐酸使电镀液Ph值为1;

(4)采用反复弯曲法剥离非晶合金镀层,弯曲半径为0.2 m;

(5)非晶合金颗粒的破碎,采用行星球磨机破碎,非晶合金颗粒在氩气保护破碎,球磨3h,球料比为5:1,球磨方式采用间隙工作方式,球磨机每球磨3min,休息10min,避免非晶粉末产生较大的温升。

实施例3 Fe84P16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

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基板表面的预处理:金属基板选用黄铜板,板厚为1mm,被镀基板表面分别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清洗,以去除油脂和氧化;

(2)电刷镀液组成:硫酸亚铁4.5 mol/L、磷酸0.5 mol/L、亚磷酸1 mol/L、添加剂2g/L,硫酸钾22 g/L、还原剂3 g/L,余量水;

上述添加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上述还原剂为碘化钾;

(3)非晶合金镀层的制备:预处理后的镀件接入阴极,阳极采用石墨板,搅拌电镀液,电极的电流密度为1.5 A/mm2,电极相对运动速度为12 m/min,镀液温度为80 ℃,滴定盐酸使电镀液Ph值为1;

(4)采用轧制压延法剥离非晶合金镀层,轧制压下率为8%;

(5)非晶合金颗粒的破碎,采用行星球磨机破碎,非晶合金颗粒在氩气保护破碎,球磨2h,球料比为10:1,球磨方式采用间隙工作方式,球磨机每球磨3min,休息10min,避免非晶粉末产生较大的温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