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842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板型材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用于对加热炉内的铜板进行快速、精准和高效的取出并放置在生产轨道上。



背景技术:

铜板带其实就是对铜板和铜带的统称。铜板是指铜经过轧制的板材,轧制包括了热轧和冷轧,铜带是指厚度在0.06~1.5mm之间的铜轧制加工品。

铜板带可以根据不同的牌号分类,大致分为黄铜板带、紫铜板带、青铜类板带、白铜类板带。根据不同的牌号分类,大致分为黄铜板带、紫铜板带、青铜类板带、白铜类板带。铜类板带又分为热轧板带及冷轧板带,热轧板带的厚度一般在4~25mm,冷轧板厚度在0.2mm~15mm之间,最大宽度2500mm,长度最大可达6000mm。

紫铜类板带的厚度可达50mm。其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315;伸长率:≥30(注:除制锁、钟用类板带材外的其他类板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尺寸:直径>2.0~4.0;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650~850℃;退火温度600~700℃;消除内应力低温退火温度270~300℃。紫铜类板带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态下塑性良好,冷态下塑性尚可,可切削性好,易纤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是应用广泛的一个普通紫铜品种。黄铜类板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切削加工性好,可承受冷热压力加工,使用于切削加工及冲压加工的各种结构零件,如垫片,衬套等。锡黄铜类板带有高的耐腐蚀性,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冷,热态下压力加工性良好,可用于舰船上的耐蚀零件及蒸汽,油类等介质接触的零件及导管。白铜类板带是以镍为主要合金无素的铜合金。以铜一镍合金为基础加入第三元素如锌、锰、铝等的白铜棒,相应地称为锌白铜棒、锰白铜棒、铝白铜棒等。铜一镍合金具有好的耐蚀性和中等强度、高塑性,能热、冷态压力加工,还有很好的电学性能,除用做结构材料外,还是重要的高电阻和热电偶合金,白铜类板带共分为五类:普通白铜类板带、铁白铜类板带、锰白铜类板带、锌白铜类板带和铝白铜类板带,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中等强度、高塑性,能冷热压力加工,以及很好的电学性能,除应用于结构材料,还是重要的高电阻和热电偶合金。

在冶金工业中,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一般是金属)加热到轧制成锻造温度的设备(工业炉),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

在铜带板的生产中,需要加热炉进行加热以便进行后序的生产处理,而在加热炉内加热完成后需要将加热后的铜带取出放置在轨道上,这就采用了铜带取料装置。但是,现有传统结构设计生产的用于与加热炉相配合使用的取料装置,其结构复杂、安装调整使用不便捷,且不能实现稳定、精准和高效的取料作业,同时不能进行智能化的生产控制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进行快速的将加热炉内的铜带取出作业,同时其能依据需要进行适应性的高度升降调整作业,保证对铜带进行高效、精准的取料,通过与远程上位机连接能实现智能化的控制生产作业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由框架组件、滑动取料组件和升降调节组件组成;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一组左竖支撑架、一组右竖支撑架,及设置在一组左竖支撑架、一组右竖支撑架底部的一组第一连接板,及设置在一组左竖支撑架、一组右竖支撑架上部的一组第二连接板,及设置在一组左竖支撑架、一组右竖支撑架之间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动导板、第二滑动导板;所述滑动取料组件,包括取料板,及对称设置在取料板上的一组第一滚轮,及设置在取料板下方的若干个限位套,及依次贯穿若干个限位套的控制杆,及设置在控制杆端部的手持部,及设置在控制杆上的定位块,及设置在取料板端部的若干个L形取料卡勾;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导板、第二滑动导板一端的第一升降板、另一端的第二升降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滑动支撑耳板、第二滑动支撑耳板,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卷绳轴,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且与卷绳轴相配合使用的驱动电机;所述卷绳轴上的升降绳分别通过第一滑动支撑耳板、第二滑动支撑耳板与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内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上的一组第一限位板、一组第二限位板。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限位套设置为内螺纹结构,定位块上设置有螺旋丝槽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进行快速的将加热炉内的铜带取出作业,同时其能依据需要进行适应性的高度升降调整作业,保证对铜带进行高效、精准的取料,通过与远程上位机连接能实现智能化的控制生产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的取料板、L形取料卡勾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左竖支撑架、2-右竖支撑架、3-第二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滑动导板、6-第二滑动导板、7-取料板、8-第一滚轮、9-限位套、10-控制杆、11-手持部、12- L形取料卡勾、13-第一升降板、14-第二升降板、15-第一限位板、16-第二限位板、17-第一定位孔、18-第二定位孔、19-第一滑动支撑耳板、20-第二滑动支撑耳板、21-卷绳轴、22-驱动电机、23-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由框架组件、滑动取料组件和升降调节组件组成;框架组件,包括一组左竖支撑架1、一组右竖支撑架2,及设置在一组左竖支撑架1、一组右竖支撑架2底部的一组第一连接板3,及设置在一组左竖支撑架1、一组右竖支撑架2上部的一组第二连接板4,及设置在一组左竖支撑架1、一组右竖支撑架2之间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动导板5、第二滑动导板6;滑动取料组件,包括取料板7,及对称设置在取料板7上的一组第一滚轮8,及设置在取料板7下方的若干个限位套9,及依次贯穿若干个限位套9的控制杆10,及设置在控制杆10端部的手持部11,及设置在控制杆10上的定位块23,及设置在取料板7端部的若干个L形取料卡勾12;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导板5、第二滑动导板6一端的第一升降板13、另一端的第二升降板1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板13、第二升降板14上的第一定位孔17、第二定位孔18,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上的第一滑动支撑耳板19、第二滑动支撑耳板20,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上的卷绳轴21,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上且与卷绳轴21相配合使用的驱动电机22;卷绳轴21上的升降绳分别通过第一滑动支撑耳板19、第二滑动支撑耳板20与第一升降板13、第二升降板14内的第一定位孔17、第二定位孔18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板13、第二升降板14上的一组第一限位板15、一组第二限位板16,保证升降作业时无晃动现象,实现精准的升降作业和取料作业时无滑动现象;及限位套9设置为内螺纹结构,定位块23上设置有螺旋丝槽结构,通过旋转手持部11将定位块23旋转至限位套9内,实现稳定、精准的控制取料作业。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的,还包括设置在一组第一连接板3上的第一气缸安装座24、第二气缸安装座2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安装座24、第二气缸安装座25上的第一气缸26、第二气缸27,及设置在第二滑动导板6底部的第一气缸支撑套28、第二气缸支撑套29,升降作业后控制第一气缸26、第二气缸27升起对第二滑动导板6进行辅助的支撑作业,进而保证取料作业时精准、稳定。

本结构的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首先通过驱动电机22、卷绳轴21、第一升降板13和第二升降板14将取料板7升降至适当的位置,再控制第一气缸26、第二气缸27升起对第二滑动导板6进行辅助的支撑作业,再通过旋转旋转手持部11将定位块23旋转至限位套9内,再向前推取料板7,而此时取料板7通过一组第一滚轮8在第一滑动导板5、第二滑动导板6向一侧滑动直至L形取料卡勾12与待取料铜板接触卡入,最后通过驱动电机22、卷绳轴21、第一升降板13和第二升降板14将取料板7升降,再通过回拉手持部11带动取料板7、 L形取料卡勾12将铜板取出至轨道上即可。

本结构的应用于铜带生产的加热炉辅助出料结构,可增加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由单片机、数据信息传输单元、液晶显示单元组成,图中未标出),而驱动电机22、第一气缸26、第二气缸27分别与控制组件连接,实现了智能化高效、精准的铜板取料作业,满足了安全铜板生产的作业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