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机金属壳镀膜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将被抛光的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即表面整理光滑的生产过程。抛光可以分为物理抛光、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
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圆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63~0.01微米;当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大批量生产轴承钢球时,常采用滚筒抛光的方法。化学抛光是金属表面通过有规则溶解达到光亮平滑。在化学抛光过程中,钢铁零件表面不断形成钝化氧化膜和氧化膜不断溶解,且前者要强于后者。由于零件表面微观的不一致性,表面微观凸起部位优先溶解,且溶解速率大于凹下部位的溶解速率;而且膜的溶解和膜的形成始终同时进行,只是其速率有差异,结果使钢铁零件表面粗糙度得以整平,从而获得平滑光亮的表面。抛光可以填充表面毛孔、划痕以及其它表面缺陷,从而提高疲劳阻力、腐蚀阻力。电化学抛光也称电解抛光。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使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达到镜面效果。
目前的物理抛光抛光时只能对抛光的物体进行单方向的抛光,当遇到一些需要多个面都需要抛光的物品例如手机金属壳时,需要多次进行抛光,就会造成抛光效率低下。因此一些手机金属壳镀膜的生产人员希望有一种抛光机可以对手机金属壳镀膜进行多方位的抛光,从而提高抛光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金属壳镀膜用抛光装置,解决了目前的镀膜抛光装置因为只能对抛光的物体进行单方向的抛光而造成手机金属壳抛光时需要多次进行抛光,造成抛光效率低下的问题,设置一个封闭式的抛光装置对手机金属壳进行全方位的抛光,从而提高抛光的效果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金属壳镀膜用抛光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安装机架,所述安装机架的中部垂直固定设有抛光电机,所述安装机架的四个边角分别通过安装孔对称嵌合设有轴承,四个所述轴承的内孔穿接固定设有从动轴,所述抛光电机的转轴上穿接固定设有主动摩擦轮,四个所述从动轴上分别穿接固定设有从动摩擦轮,所述主动摩擦轮的边侧切合四个所述从动摩擦轮的一侧,所述主动摩擦轮和所述从动摩擦轮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抛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的边侧,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通过铰链呈镜面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嵌合设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启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抛光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光片是羊绒抛光盘或海绵抛光盘。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目前的镀膜抛光装置因为只能对抛光的物体进行单方向的抛光而造成手机金属壳抛光时需要多次进行抛光,造成抛光效率低下的问题,设置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两个箱体内各自固定抛光电机,抛光电机带动抛光片旋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铰链开合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此腔体中的若干个抛光片对手机金属壳进行全方位的抛光,从而提高抛光的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下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安装机架;4、抛光电机;5、轴承;6、从动轴;7、主动摩擦轮;8、从动摩擦轮;9、抛光片;10、操作手柄;11、启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金属壳镀膜用抛光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安装机架3,安装机架3的中部垂直固定设有抛光电机4,安装机架3的四个边角分别通过安装孔对称嵌合设有轴承5,四个轴承5的内孔穿接固定设有从动轴6,抛光电机4的转轴上穿接固定设有主动摩擦轮7,四个从动轴6上分别穿接固定设有从动摩擦轮8,主动摩擦轮7的边侧切合四个从动摩擦轮8的一侧,主动摩擦轮7和从动摩擦轮8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抛光片9。
进一步,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第一箱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第二箱体2的边侧,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通过铰链呈镜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操作手柄10,操作手柄10上嵌合设有启动开关11,启动开关11的一端连接电源,启动开关11的另一端连接抛光电机4。
本实用新型对手机金属壳进行抛光工作的具体流程是:将待抛光的手机金属壳放入第一箱体1中,然后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通过操作手柄10闭合起来,此后通过操作手柄10上的启动开关11启动抛光电机4,抛光电机4通过主动摩擦轮7带动四个从动摩擦轮8旋转,位于主动摩擦轮7和四个从动摩擦轮8上的抛光片9一体转动,对位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之间的手机金属壳进行全方位的抛光。
进一步,抛光片9是羊绒抛光盘或海绵抛光盘,可以根据需求对手机金属壳进行粗抛和精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两个箱体内各自固定抛光电机4,抛光电机4带动抛光片9旋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通过铰链开合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此腔体中的若干个抛光片9对手机金属壳进行全方位的抛光,从而提高抛光的效果和效率,解决了目前的镀膜抛光装置因为只能对抛光的物体进行单方向的抛光而造成手机金属壳抛光时需要多次进行抛光,造成抛光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