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砂轮修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57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磨砂轮修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磨砂轮表面进行修形的装置。



背景技术:

磨砂轮用于对加工件进行打磨,随着磨砂轮使用时长增加,磨砂轮表面出现磨损,影响其打磨加工效果,为了保证磨砂轮对工件的打磨效果,需要借助修形装置对磨砂轮进行修正,使得磨砂轮复原并具有较好的打磨效果,现有的磨砂轮修形或是通过数控机床实现修正或是采用磨砂修整器,配合平面磨砂轮和工具磨床,这种磨砂修整器只能完成直线修整,无法对带有凹凸圆弧形状的磨砂轮外圆进行加工,并且操作较为复杂,对工人工艺水平要求高,而采用数控可以完成各种复杂轮廓修形但成本较高,系统操作也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砂轮修形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以完成对磨砂轮表面圆弧形状的加工,方便工人操作使用,有效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砂轮修形装置,包括壳体、金刚笔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轴、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杆一端延伸至壳体外侧设置,所述金刚笔通过连杆与转轴连接,所述金刚笔上设有打磨端,打磨端偏离转轴轴线设置。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蜗杆与蜗轮啮合,随蜗杆转动带动与蜗轮套设的转轴转动,金刚笔由转轴带动转动,并且金刚笔打磨端所在位置不与转轴轴线重合,在金刚笔随转轴然轴线转动时,保证打磨端可以在定速转动的目标磨砂轮表面上打磨出弧线,可以完成对磨砂轮表面圆弧形状的加工,即在磨砂轮表面加工出半球形形状,并且这种磨砂轮修形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可以在蜗杆输入端设置电机带动蜗杆输入端转动,实现半自动化加工,当然也可以通过工人采用手摇输入端的方式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为伸缩杆,包括与转轴连接的固定座和与活动杆,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设在定位孔内并与定位孔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座外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孔导通,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抵压在定位柱上,所述定位槽内壁设置有螺纹。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连杆设置成可以伸缩的结构,可以对金刚笔位置进行上下调整,适应不同位置的磨砂轮,操作更加便捷,并且还设置锁紧螺钉通过定位槽抵压在定位柱上,保证活动杆位置稳固,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生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容置槽和固定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基座与容置槽螺纹配合,所述金刚笔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固定槽与容置槽导通,所述固定槽内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抵压在基座上,所述固定槽内壁上设置有螺纹。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金刚笔设置成可以伸缩的结构,可以对金刚笔的加工深度进行调整,适应表面磨损程度不同的磨砂轮,保证加工质量,并且金刚笔在工作中受力较大,容易发生位移,从而本设备中加入固定螺钉通过固定槽抵压在基座径向方向上,进一步确保金刚笔在工作过程中的位置稳定,不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于蜗轮对应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弹性胶套,所述弹性胶套中心设有注油通道。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整体设备设置有壳体保证设备运行稳定,但这种形式对设备内的零部件添加润滑剂较为困难,所以本装置在壳体上填设开口,并在开口内设置弹性胶套,弹性胶套中心开设有注油通道,在需要注油时,注油件插入弹性胶套注油通道位置,弹性胶套随注油件插入弹性扩张,形成适配注油件直径的注油通道,当注油件拔出时,弹性胶套随弹性复原,实现弹性胶套的密闭,避免外接杂质进入壳体,这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轴承采用角接触球轴承。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有效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并且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在较高的转速下平稳运行,保证该设备的半自动化生产能力,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杆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3中B-B的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3中C-C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砂轮修形装置,包括壳体1、金刚笔7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轴8、蜗轮2和蜗杆3,所述转轴8通过轴承4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轴承4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蜗轮2套设在转轴8上,所述蜗杆3与蜗轮2啮合,所述蜗杆3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侧设置,所述金刚笔7通过连杆与转轴8连接,所述连杆为伸缩杆,包括与转轴8连接的固定座5和与活动杆6,所述固定座5上设置有定位孔53,所述活动杆6上设置有定位柱62,所述定位柱62插设在定位孔53内并与定位孔53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座5外壁上开设有定位槽52,所述定位槽52与定位孔53导通,所述定位槽52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锁紧螺钉51,所述锁紧螺钉51抵压在定位柱62上,所述定位槽52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活动杆6上还开设有容置槽64和固定槽63,所述容置槽64内设置有基座71,所述基座71底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基座71与容置槽64螺纹配合,所述金刚笔7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固定槽63与容置槽64导通,所述固定槽63内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螺钉61,所述固定螺钉61抵压在基座71上,所述固定槽63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壳体1上于蜗轮2对应位置开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内设置有弹性胶套12,所述弹性胶套12中心设有注油通道13,所述金刚笔7上设有打磨端,打磨端偏离转轴8轴线设置。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