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壶内胆抛光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249发布日期:2018-06-26 21:2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抛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壶内胆抛光夹具。



背景技术:

水壶抛光工艺,分为内抛光工艺及外抛光工艺,是将水壶表面与高速旋转的并涂覆有磨料的磨具接触,或使水壶高速旋转与涂覆有磨料的磨具进行接触,并水壶与磨具间施加压力,迫使具有锋利棱边和高硬度的磨料颗粒切削被抛光水壶的表面。通过逐步减小磨料颗粒直径度,对水壶实行粗磨、中磨及精磨,逐步降低水壶表面粗糙度。目前,水壶的外抛光还普遍使用人手抛光,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依赖于工人的技术和经验,加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且人力成本高;并且水壶的外抛光缺乏有效的夹具体,水壶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壶内胆抛光夹具,以配合自动化抛光机,替代现有的手工抛光,提高抛光效率及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壶内胆抛光夹具,包括夹紧部及旋转部,所述夹紧部包括推杆、滑行块、连接块、弹簧及弹簧紧固件;所述旋转部包括驱动组件及旋转轴组件;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旋转轴组件,所述旋转轴组件上端形成有容纳所述滑行块的限位槽,所述推杆与所述连接块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行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组件下端,所述弹簧一端抵接所述驱动组件,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所述弹簧紧固件,所述弹簧紧固件与所述推杆底端固接;所述推杆沿所述转轴组件的轴线平移,推动所述滑行块沿限位槽伸出或缩回,所述弹簧趋于使所述滑行块处于伸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滑行块及所述限位槽数量均为2。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部还包括2个开合夹具,所述开合夹具设有卡紧槽,两个所述卡紧槽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行块相抵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夹具固定座,所述旋转夹具固定座套接于所述旋转轴组件外侧,并与所述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夹具固定座设有固定部,所述旋转夹具固定座通过所述固定部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法兰盘。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夹具固定座通过两个轴承与所述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夹具固定座两个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夹具固定座位于所述驱动组件上侧,所述旋转夹具固定座下侧轴承与所述驱动组件间设有轴承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及止动垫圈,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组件通过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转轴组件螺纹连接并抵接所述齿轮,所述止动垫圈抵接所述第一螺母远离所述齿轮的壁面,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转轴组件螺纹连接并抵压所述止动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本体及旋转轴盖,所述旋转轴本体设有所述限位槽,所述旋转轴压盖设于所述旋转轴本体顶部,并通过销钉定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压盖设有导向孔,所述推杆顶端为阶梯状,所述推杆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推杆、滑行块、连接块构造了内胆外抛夹具的开合控制结构,由于滑行块只能沿限位槽移动,当推杆与连接块转动连接的铰接端运动至连接块与滑行块转动连接的铰接端的同一水平面时,滑行块被推至距离推杆轴线最远端,即滑行块处于伸出位置;当推杆与连接块转动连接的铰接端远离所述水平面,滑行块向推杆轴线靠近,即滑行块处于缩回位置。并且弹簧趋向于使滑行块保持伸出状态夹紧水壶内胆,只需通过外部机器在弹簧紧固件处施加推力,使滑行块缩回,便能安装水壶内胆;外部机器与弹簧紧固件脱离时,弹簧便能使滑行块恢复伸出状态,并依靠弹簧的弹力保持对水壶内胆的夹紧。该结构设计简单、稳定;适于配合自动化抛光机提供夹紧力,替代现有的手工抛光,提高抛光效率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壶内胆抛光夹具的整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水壶内胆抛光夹具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水壶内胆抛光夹具的爆炸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水壶内胆抛光夹具的滑行块处于缩回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1、夹紧部;10、弹簧垫圈;11、推杆;12、滑行块;13、连接块;14、开合夹具;15、弹簧;16、弹簧紧固件;17、销轴;18、第一无油衬套;19、第二无油衬套;2、旋转部;21、驱动组件;211、齿轮;212、第一螺母;213、第二螺母;214、止动垫圈;215、键;22、旋转轴组件;221、旋转轴本体;222、旋转轴盖;223、销钉;3、旋转夹具固定座;31、法兰盘;32、轴承;33、轴承压块;4、外抛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壶内胆抛光夹具,包括夹紧部1、旋转部及旋转夹具固定座3,夹紧部1包括推杆11、滑行块12、连接块13、弹簧15、2个开合夹具14及弹簧紧固件16;滑行块12及限位槽数量均为2,开合夹具14设有卡紧槽,两个卡紧槽分别与两个滑行块12相抵接。旋转部包括驱动组件21及旋转轴组件22;推杆11穿设于旋转轴组件22,旋转轴组件22上端形成有容纳滑行块12的限位槽,推杆11与连接块13一端转动连接,连接块13的另一端与滑行块12转动连接;更具体地,推杆11通过销轴17与连接块13连接;连接块13通过销轴17与滑行块12转动连接;连接块13共有4个。驱动组件21套设于旋转轴组件22下端,弹簧一端抵接驱动组件21,弹簧15另一端抵接弹簧紧固件16,弹簧紧固件16与推杆11底端固接;推杆11沿转轴组件的轴线平移,推动滑行块12沿限位槽伸出或缩回,弹簧15趋于使滑行块12处于伸出状态。

在进一步的优化的实施方案中,弹簧15两端还设有弹簧垫圈10,弹簧15通过弹簧垫圈10抵接驱动组件21及弹簧紧固件16,弹簧紧固件16优选为带肩六角螺母。

更具体地,旋转夹具固定座3套接于旋转轴组件22外侧,并与旋转轴组件22转动连接,旋转夹具固定座3设有固定部,旋转夹具固定座3通过固定部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固定部为法兰盘31。旋转夹具固定座3通过两个轴承32与旋转轴组件22转动连接,两个轴承32分别位于旋转夹具固定座3两个端部。旋转夹具固定座3位于驱动组件21上侧,旋转夹具固定座3下侧轴承32与驱动组件21间设有轴承压块33。

采用推杆11、滑行块12、连接块13构造了内胆外抛夹具的开合控制结构,由于滑行块12只能沿限位槽移动,当推杆11与连接块13转动连接的铰接端运动至连接块13与滑行块12转动连接的铰接端的同一水平面时,滑行块12被推至距离推杆11轴线最远端,即滑行块12处于伸出位置,当推杆11与连接块13转动连接的铰接端远离水平面,滑行块12向推杆11轴线靠近(参见说明书附图4),即滑行块12处于缩回位置,并且通过弹簧15使滑行块12保持伸出状态夹紧水壶内胆,只需通过外部机器在弹簧15紧固件处施加推力,便能使滑行块12缩回(参见说明书附图4),安装水壶内胆;外部机器与弹簧15紧固件脱离时,弹簧15便能使滑行块12恢复伸出状态,并依靠弹簧15的弹力保持对水壶内胆的夹紧。

更具体地,驱动组件21包括齿轮211、第一螺母212、第二螺母213及止动垫圈214,齿轮211与转轴组件通过键215传动连接,第一螺母212与转轴组件螺纹连接并抵压齿轮211,止动垫圈214抵接第一螺母212远离齿轮211的壁面,第二螺母213与转轴组件螺纹连接并抵压止动垫圈214。采用双螺母与止动垫片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齿轮211松动,致使齿轮211脱落或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保证水壶内胆抛光夹具的寿命及对水壶内胆的加工精度。

在进一步优化的实施方案中,旋转轴组件22包括旋转轴本体221及旋转轴盖222,旋转轴本体221设有限位槽,旋转轴压盖设于旋转轴本体221顶部,并通过销钉223定位连接。旋转轴压盖设有导向孔,推杆11顶端为阶梯状,推杆11顶端滑动连接于导向孔。进一步地,推杆11通过第一无油衬套18与旋转轴盖222连接,且推杆11通过第二无油衬套19与旋转轴本体221滑动连接。进一步地,开合夹具14体顶部设有外抛定位块4,通过外抛定位块4,水壶内胆抛光夹具能够对需要抛光的水壶内胆精确定位。同时为了避免开合夹具14体产生移动,开合夹具14体与滑行块12通过螺钉连接,且螺钉均布于开合夹具14。通过将旋转轴组件22分为旋转轴本体221及旋转轴盖222两个部分,能够使推杆11,滑行块12更容易安装,且易于旋转轴本体221的加工。而无油衬套的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推杆11与旋转轴压盖、旋转轴本体221间的摩擦力。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