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磨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201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小件单面冲切后毛刺边的去除装置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改进的磨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毛刺在金属行业无处不在,无论采用怎样高级精密的设备,它都会伴随产品一起产生。所谓毛刺,主要是材料的塑性变形而在被加工材料的加工边缘生成的一种多余铁屑,尤其是延展性和韧性较好的材质,特别容易出现毛刺。

本行业涉及冷锻造技术,所用材质硬度极高,在冲切后不可避免的产生金属毛边,在工程上无法解决毛边产生的课题,同时,由于锻造后材料较小,形状多样化,亦无法通过自动化工艺处理金属毛边,只能通过人工去除。传统的去除方式是根据产品形状,制作专用治具,将物料摆放在治具里,毛边面朝上,然后用气动手磨机打磨,打磨后再将物料取出,这种方式工序繁琐,人力物力投入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磨毛刺装置,根据本行业工艺要求,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工序,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在本行业允许的工艺要求范围内,最大化的实现了装置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磨毛刺装置,其包括机架、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有用于安装砂带的砂带驱动轮及砂带从动轮,所述砂带驱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于驱动电机,所述传动组件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第一支架及平行于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端设置固定光电开关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游动光电开关支架驱动装置,游动光电开关支架驱动装置连接游动光电开关支架,游动光电开关支架及固定光电开关支架同一高度上设置光电开关,所述游动光电开关支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及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滚珠丝杠,滚珠丝杠连接游动光电开关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工件行走轨道,工件行走轨道上设置工件夹持板、工件夹持板连接第二滚珠丝杠,第二滚珠丝杠连接第二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另一侧设置有喷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工件夹持板包括两个夹持抱箍,两个夹持抱箍中间设置工件端部压板。

优选的,所述工件夹持板、游动光电开关和固定光电开关在同一高度。

优选的,所述导料盒卡在砂带传动轴两端,所述物料盒放置于所述导料盒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根据上一步处理工件的装置的精度,调节游动光电开关支架驱动装置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滚珠丝杠,带动游动光电开关支架运动到最佳位置(精度越高,游动光电开关越靠近固定光电开关)之后利用工件夹持板夹持工件,工件上表面接触工件端部压板,驱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游动光电开关支架运动,从固定光电开关开始至游动光电开关位置,游动光电开关位置由于工件夹持板作用,游动光电开关被遮挡,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工件在游动光电开关和固定光电开关之间运动,起到限位作用,来回往复一次后,第三驱动电机作用,带动螺旋推杆将工件推入导料盒,工件由导料盒进入物料盒。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待处理的工件精度,毛刺多少来设置工件磨削行走距离,可以避免精度较高的工件,由于打磨时间过长而造成过度打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避免过度打磨,避免工作人员不安全操作,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工序,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在本行业允许的工艺要求范围内,最大化的实现了装置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油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砂带,3、砂带驱动轮,4、砂带从动轮,5、工作台,6、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固定光电开关支架,9、游动光电开关支架,10、第一滚珠丝杠,11、第一驱动电,12、工件夹持板,13、第二滚珠丝杠,14、第二驱动电机,15、夹持抱箍,16、工件端部压板,17、导料盒,18、物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改进的磨毛刺装置,其包括机架1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有用于安装砂带2的砂带驱动轮3及砂带从动轮4,所述砂带驱动轮3通过皮带连接于驱动电机,所述传动组件下方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一侧设置第一支架6及平行于第一支架6的第二支架7,所述第一支架6一端设置固定光电开关支架8,第一支架6上设置游动光电开关支架驱动装置,游动光电开关支架驱动装置连接游动光电开关支架9,游动光电开关支架及固定光电开关支架8同一高度上设置光电开关,所述游动光电开关支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10及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驱动电机11连接第一滚珠丝杠10,第一滚珠丝杠10连接游动光电开关支架9,所述第二支架7上设置工件行走轨道,工件行走轨道上设置工件夹持板12、工件夹持板12连接第二滚珠丝杠13,第二滚珠丝杠13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4。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及第二驱动电机14均为步进电机。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另一侧设置有喷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工件夹持板包括两个夹持抱箍15,两个夹持抱箍15中间设置工件端部压板16。

优选的,所述工件夹持板12、游动光电开关和固定光电开关在同一高度。

优选的,所述导料盒17卡在砂带2传动轴两端,所述物料盒18放置于所述导料盒下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砂带2适用于本行业,型号为:F-80,宽度为200mm,可通过所述平面砂带机张紧部分调节砂带松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料盒17采用0.5mm厚不锈钢板,分为U型槽和盖板两部份,所述U型槽长度为700mm,宽度为250mm,高度为100mm,在其中一端两边底部边缘切长25mm*宽10mm卡口,将所述U型槽卡在所述平面砂带机正方向传动轴两端螺丝上,与所述平面砂带机工作面夹角为150°,另一端离地面高度为150mm。

进一步,所述盖板为平面板,长度为700mm,宽度为250mm,错位焊接在所述U型槽上,错位尺寸为150mm。

进一步,所述物料盒18为胶筐,长350mm*宽250mm*高150mm。工作时放在所述导料盒下方,接满物料后流入下制程。

如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电机11及第二驱动电机14故障,本装置可以手动控制,所述作业方式为单机双人使用,在所述平面砂带机正方向头放置待磨物料,高度同所述平面砂带机,作业员一只手从胶筐里取出单片物料,换到另一只手,换手的同时将需磨的毛边面朝下,然后将需磨的毛边面接触平面砂带机,手掌轻压住物料顺着所述砂带运动的正反方向来回磨两次,而后将手松开,通过所述平面砂带机的传动将物料送到所述导料盒,最后进入诉述物料盒,所述手松开的同时取料的手取下一片料,从而完成整个除毛刺过程。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