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机磨轮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7095发布日期:2018-11-02 22:4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基板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研磨机磨轮护罩。



背景技术:

在基板玻璃抛光、磨边设备领域,磨边过程需要给轮槽冲水降温,冲淋常温水或冷却水,降低磨轮和基板玻璃的温度,冲洗掉粉屑粉尘。这个过程对从安全技术角度出发,都要求对磨轮四周增加安全装置,增加冲水装置。这个装置就是磨轮安全护罩。护罩有各式各样,有全包有半包,有铝壳有铁壳。磨边过程对冲水操作要求很严格,冲水位置正对轮槽、冲水流量大、压力大,就可保证加工质量。玻璃表面抛光也一样,需要大量水冲洗,消除污染源。电子玻璃比普通玻璃要求更严。G6基板玻璃属于高精度的电子玻璃,主要用于液晶面板行业,要求边缘磨成R形光滑边,表面干净整洁,便于包装和运输,保证玻璃使用的安全性。

目前国内各基板玻璃研磨机或磨边机或抛光机大同小异,磨轮外都加有安全防护罩。安全护罩大都是铝壳半封闭。传统护罩都是根据需要径向开口。G6基板玻璃研磨机磨轮护罩是半园形,铝壳,仅在加工面有开口,径向开口,便于玻璃伸入与磨轮接触,便于冷却水流入轮槽中间。铝壳护罩非加工三面,背面、前面、后面都是罩入。加工面可露出轮槽,护罩加工面可固定淋水喷咀,可冲水,显示其应有的功能。随着用户要求的提高,随着磨边工艺的改进,加工节拍一次比一次缩短,护罩功能显得力不从心。工艺技术人员也把护罩一次又一次改进,但仍达不到拓宽可行性功能的目的。例如,如果不停机,人工自如修轮槽的技术难以达成;如果不停机,用水枪冲洗轮槽的方案也难以达成。

因此,现有的安全护罩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磨轮护罩,其能够用于扩展研磨机磨轮护罩的操作功能,方便生产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研磨机磨轮护罩,磨轮护罩的侧面具有用于研磨玻璃的加工槽口,磨轮护罩的侧面还设置功能槽口。

优选地,功能槽口为方形,宽度为38~42mm,高度为24~27mm。

优选地,功能槽口的宽度为40.85mm,高度为25.26mm。

优选地,功能槽口位于加工槽口的侧后方。

优选地,功能槽口的侧壁垂直于磨轮护罩的周向面,与磨轮护罩的径向方向呈30~40°夹角;功能槽口的侧壁与粗磨轮转动方向的夹角呈钝角。

优选地,功能槽口的侧壁与磨轮护罩的径向方向呈35°夹角。

优选地,功能槽口设置在磨轮护罩的侧壁的下边缘。

优选地,所述研磨机为G6基板玻璃研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研磨机磨轮护罩,其侧面还设置功能槽口,可以在磨轮护罩上安装喷咀且对准功能槽口,如此,可以在不用停机的前提下通过喷咀或水枪冲洗轮槽,扩展了研磨机磨轮护罩的操作功能,方便了生产操作。

进一步地,功能槽口的宽度为40.85mm,高度为25.26mm。修复片宽25mm,如此,在不需要停机的条件下,修复片可以伸入磨轮护罩,通过人工自如地修复轮槽。功能槽口的宽度为40.85mm,相对于修复片宽25mm,左右两侧各裕量8mm,保证修复片宽可灵活伸入且左右可微动;高度25.26可以保证6个轮槽都可看到,方便对轮槽的修复。

进一步地,功能槽口的侧壁与磨轮护罩的径向方向呈30~40°夹角,与粗磨轮转动方向的夹角呈钝角,实现倾斜开槽,对修复轮槽有正向作用。与径向夹角太大,虽说对修复轮槽更有利,但是护罩壳太薄,加工时就会把壁穿透,不好加工,也不安全。与径向夹角太小,对修复轮槽阻力大,不利于规范化操作,费时间,效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研磨机磨轮护罩仰视示意图。

其中:1为磨轮护罩;2为加工槽口;3为功能槽口;4为功能槽口的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磨轮护罩1是一个铝壳,按通用功能,在加工侧开口(加工槽口2)是敝口,如图1所示,占圆周的五分之二,另五分之三是封闭。在生产现场反复诊断,考滤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想在加工面的后方,工作台的外侧,对应区域开设功能槽口3。优点是开槽(功能槽口3)位前方空间大,操作安全。在后方空间,人可临时蹲站。在后方空间,对应磨轮护罩1的位置,开一个功能槽口3。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槽口3是斜口,功能槽口3向下开透,方形窗口,宽度40.85,高度25.26。宽度40.85,相对于修复片宽25,左右倾10度,左右裕量8,可以保证修复片宽可灵活伸入且左右可微动;高度25.26可以保证6个轮槽都可看到,且各轮槽上下移动最大距离13,即6#轮槽可顺利向上移到1#轮槽位置。此功能槽口3的难点是斜向开槽。沿轮子转动方向,与径向夹角35度独特设计,倾斜开槽,对修复轮槽有正向作用。与径向夹角太大,虽说对修复轮槽更有利,但是磨轮护罩1壳太薄,加工时就会把壁穿透,不好加工,也不安全。与径向夹角太小,对修复轮槽阻力大,不利于规范化操作,费时间,效率低。经过多次实验,选定合适的开槽角度,35度槽口,既保证磨轮护罩1的强度,又有利于修复轮槽的可靠性。

依照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研磨机磨轮护罩,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仅可以直接选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轮护罩,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介绍对现有的磨轮磨轮护罩1进行改造。

在申请人进行的改造过程中,由整备组长对4-H研磨G1粗轮护罩拆下,对G2部粗轮护罩拆下,擦洗外壳护罩,吹干。对四个护罩编号标识,G1-W1,G1-Z1,G2-W2,G2-Z2。按图纸要求对实物画线。填写委托加工单,带上委托加工单,带上四个护罩,送公司机加中心加工。加工完,检测加工尺寸,尺寸不合格进行修改。备件加工完成且合格后,拿回到4-H线现场再次清洗清洁。按编号,依次对座安装。安装完,确认安全性。在磨轮护罩1上安装喷咀,安装研磨轮,确认动平衡。

磨轮护罩1开槽步骤:

1、研磨机停机,挂停机牌。

2、两人作业,一人监护安全,一人拆G1部粗磨轮护罩。依次拆G1部W1Z1粗磨轮护罩,依次拆G2部W2Z2粗磨轮护罩。

3、护罩铝壳外表清洗清洁、干燥。

4、按磨轮护罩1编号,打标记,一一摆放,确认位置和方向。

5、按设计图,用油性笔画开槽位置,画线,测量,修改尺寸。

6、把护罩送到公司机械加工中心进行铣床加工。工艺技术员监护,边加工,边测量尺寸,测量角度,即时检验。

7、开槽加工完,表面清洁。确认尺寸,确认角度,质量验证。

磨轮护罩安装步骤

1、按磨轮护罩编号对座,一一摆放,确认位置和方向。

2、备件准备,工具准备。准备磨轮护罩,准备M6螺丝4个,准备拆卸磨轮专用卡爪,准备拆卸磨轮专用板手,准备M4M5M6板手。

3、在研磨机旁,把准备好的磨轮护罩对位安装,开槽口方向向后,加工侧敞口在内侧,两人作业,一人扶备件,一人持工具依次安装。

4、安装护罩上的附件,安装淋水喷咀,安装磨轮,检查外观安全。

5、把修复片模拟伸入槽口,确认合理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G6研磨机磨轮护罩,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改进的磨轮护罩可以开发出以改造现有磨轮护罩为目的的磨轮护罩开槽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开槽不同于以往的径向开口,也不是随便开槽,有一定的设计技术,设计为工艺操作服务。开槽后增加另一个安全修复轮槽的操作点,增加另一路轮槽冲淋冷却水的喷咀固定点。

本实用新型的开槽技术是以前轮槽外护罩没有考滤的技术,设计位置独特,设计槽宽适应性强,非径向开槽,与径向有一定的夹角,角度合理,独特的35度夹角,为修复轮槽提供了便捷窗口。基于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磨轮护罩改造时,开槽在铣床加工,加工有难度,加工精确高。

磨轮磨轮护罩1的作用:一是安全性,保护磨轮,保护设备,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伤害;二是预防粉屑飞扬;三是提供操作工具的骨架,如拆卸磨轮板手专用窗口,固定各路水管及喷咀。

护罩开槽,实际是增加了一个窗口。一是修复轮槽更安全更快捷,人不必伸手在磨轮加工侧修轮槽,即设备内侧作业,人伸手在加工侧的背面后方,空间大,操作方便。在防罩后方进行作业,可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增加产量。其次是为后期增加自动修复轮槽装置提供便利窗口。最后一个作用是设备运转中,可人工用水枪在此窗口冲洗轮槽,减少不良。

与以往径向开槽设计参量不同点:槽宽40.85mm,槽深25.26mm,角度35°,轮槽专用修复片宽25mm,可左右倾斜10度,左右裕量8mm。

本实用新型为了护大护罩的功能,在不影响护罩强度的情况下,在保证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在护罩后面开槽。重新设计槽尺寸,便于修复轮槽,且修复轮槽的灵活性符合工艺要求,即修时左右斜10度。本案在普通开槽基础上再次精心设计,充分考滤工艺裕度的拓宽,槽口不是径向,而是斜向,顺磨轮转动方向有一定夹角开槽,即斜口槽,槽宽也重新测量,具有实用性,满足修轮槽及自动修轮槽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