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内孔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7759发布日期:2018-08-10 20:39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内孔抛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件内孔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一种管件内孔抛光机,抛光轴分别贯穿设置在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实现了有两个操作台的效果,能够进行两个管件的同时抛光,从而增大抛光打磨的效率,同时,抛光轴转动时,抛光轮同步转动,抛光轮伸入空心的管件内部进行摩擦,达到对管件内孔进行抛光打磨的效果,而且通过拆卸抛光轮,能够更换不同的抛光轮,从而达到可以对不同的管件进行内孔抛光,实现了能够对多种管件进行内孔抛光的效果。

但现有的管件内孔抛光机,通过抛光轴与抛光轮的固定连接,从而达到抛光轴和抛光轮的联动效应,从而使得能够进行内孔抛光的管件单一,同时,其操作台仅有一个,因此抛光的效率较低。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管件内孔抛光机,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内孔抛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抛光效率较低、能够抛光的管件单一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件内孔抛光机,包括底板与控制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控制箱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支座,且所述支座的底部外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设有数字显示屏,且所述数字显示屏嵌入设置在控制箱中,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设有导线孔,且所述导线孔嵌入设置在控制箱中,所述导线孔的内部设有外导线,且所述外导线贯穿设置在导线孔中,所述数字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控制按键,且所述控制按键贯穿设置在控制箱中,所述控制按键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且所述电源开关贯穿设置在控制箱中,所述控制箱的右侧设有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与控制箱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的前方设有机箱,且所述机箱的背面与控制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嵌入设置在机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上端设有推进卡块,且所述推进卡块的底部外表面与支座的顶部上表面活动连接,且推进卡块的右侧与外导线的右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卡块的上端设有固定卡座,且所述固定卡座的底部外表面与推进卡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卡座可沿固定卡座的中轴线分成两半,同时固定卡座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组合成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右侧设有抛光轴,且所述抛光轴贯穿设置在控制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轴的右侧设有抛光轮,且所述抛光轮套接在抛光轴的右端,且抛光轮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右侧设有半圆形护罩,且所述半圆形护罩的左侧外表面与控制箱的右侧外表面通过黏胶粘合,且半圆形护罩将抛光轴和抛光轮遮盖住。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散热板,且所述散热板与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散热板的表面均匀布满了圆形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管件内孔抛光机,其中,当驱动电机工作转动时,贯穿设置在控制箱左右两侧的抛光轴同步转动,通过抛光轴的同步转动从而达到转动抛光的效果,同时,两个抛光轴实现了两个操作台的效果,能够进行两个管件的同时抛光,从而增大抛光打磨的效率,抛光轮套接在抛光轴的右端,且抛光轮可拆卸,抛光轴转动时,抛光轮同步转动,通过抛光轮伸入空心的管件内部进行摩擦,从而达到对管件内孔进行抛光打磨的效果,同时,通过拆卸抛光轮能够更换不同的抛光轮从而达到可以对多种管件进行内孔抛光的效果,机箱的内部设有散热板,且散热板与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散热板的表面均匀布满了圆形小孔,通过散热板表面的小孔散发控制箱内的热空气,从而减低控制箱内的温度,有效的保证了控制箱的工作温度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箱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轴的结构图。

图中:1、底板,101、支座,102、外导线,103、固定卡座,104、推进卡块,105、半圆形护罩,106、排气孔,107、抛光轴,108、抛光轮,2、控制箱,201、数字显示屏,202、控制按键,203、电源开关,3、机箱,301、驱动电机,302、散热板,303、导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件内孔抛光机,包括底板1与控制箱2,底板1的上表面与控制箱2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支座101,且支座101的底部外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控制箱2的正面设有数字显示屏201,且数字显示屏201嵌入设置在控制箱2中,控制箱2的左右两侧设有导线孔303,且导线孔303嵌入设置在控制箱2中,导线孔303的内部设有外导线102,且外导线102贯穿设置在导线孔303中,数字显示屏201的下方设有控制按键202,且控制按键202贯穿设置在控制箱2中,控制按键202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203,且电源开关203贯穿设置在控制箱2中,控制箱2的右侧设有排气孔106,且排气孔106与控制箱2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控制箱2的前方设有机箱3,且机箱3的背面与控制箱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机箱3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301,且驱动电机301嵌入设置在机箱3中。

进一步的,支座101的上端设有推进卡块104,且推进卡块104的底部外表面与支座101的顶部上表面活动连接,且推进卡块104的右侧与外导线102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推动卡块104左右移动,可以对管件的位置做出调整,有效的达到在管件固定时也能调整出合适的位置,使得管件在整个过程都是固定的,从而达到提高抛光过程的精准性的效果。

进一步的,推进卡块104的上端设有固定卡座103,且固定卡座103的底部外表面与推进卡块10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卡座103可沿固定卡座103的中轴线分成两半,同时固定卡座103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组合成整体,将管件贯穿放置在固定卡座103中部卡孔,然后用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固定卡座103组合成一个整体,同时,使管件在固定卡座103中被固定住,有效的达到在抛光过程中使管件的稳定的效果。

进一步的,控制箱2的右侧设有抛光轴107,且抛光轴107贯穿设置在控制箱2中,当驱动电机301工作转动时,贯穿设置在控制箱2中的抛光轴107同步转动,通过抛光轴107的同步转动,从而达到转动抛光的效果,同时,抛光轴107分别贯穿设置在控制箱2的左右两侧,能够进行两个管件的同时抛光,从而增大抛光打磨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轴107的右侧设有抛光轮108,且所述抛光轮108套接在抛光轴107的右端,且抛光轮108可拆卸,抛光轴107转动时,抛光轮108同步转动,通过抛光轮108,伸入空心的管件内部进行摩擦,从而达到对管件内孔进行抛光打磨的效果,同时,通过拆卸抛光轮108,能够更换不同的抛光轮108,从而达到可以对不同的管件进行内孔抛光,有效的增加了管件内孔抛光机的工作能力。

进一步的,控制箱2的右侧设有半圆形护罩105,且半圆形护罩105的左侧外表面与控制箱2的右侧外表面通过黏胶粘合,且半圆形护罩105将抛光轴107和抛光轮108遮盖住,通过设置半圆形防护罩105,能够防止抛光过程中飞溅物屑飞出而伤人,从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机箱3的内部设有散热板305,且散热板305与机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散热板305的表面均匀布满了圆形小孔,通过散热板305表面的小孔,散发控制箱2内的热空气,从而减低控制箱2内的温度,有效的保证了控制箱2的工作温度良好。

工作原理:首先,固定卡座103将管件固定住,通过控制按键202控制推进卡块104,推进卡块104将管件左右移动,使管件在固定时调整出合适的位置,打开电源开关203,使得驱动电机301开始工作,在此同时,贯穿设置在控制箱2左右两侧的抛光轴107同步转动,接着,套接在抛光轴107上的抛光轮108也同步转动,接着,抛光轮108伸入空心的管件内部进行摩擦,对管件内孔进行抛光打磨,同时,可以拆卸抛光轮108,通过更换不同的抛光轮108,对不同的管件进行内孔抛光,紧接着,通过与控制箱2右侧外表面黏胶粘合的半圆形护罩105将抛光轴107和抛光轮108遮盖住,防止抛光过程中物屑飞溅,同时,散热板305与机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散热板305表面的小孔,散发控制箱2内的热空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