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锌液雾化的漏嘴组件和保温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2636发布日期:2018-08-21 17:4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锌粉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锌液雾化的漏嘴组件和保温炉。



背景技术:

锌粉是一种灰色粉末,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因而是一种很重要的还原剂。主要作为富锌涂料和其他防腐、环保等高性能涂料的关键原料而广泛应用于大型钢铁构件、船舶、航空、集装箱等行业;同时也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农林、医药、染料、电池等行业。

锌粉是电池制备的重要原料之一。无汞电池锌粉具有纯度高、合金化、粒度可控、氧化度低等特点,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以追求细粉球形颗粒为主的湿法雾化制粉技术已逐步被气体干法雾化技术取代。气体雾化技术是生产金属及合金粉末的主要方式,气体雾化粉末具有球型度高,粉末粒度可控、氧含量低、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气体雾化技术已成为高性能及特种合金粉末制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锌粉雾化系统包括液化装置、雾化装置和凝结装置,液化装置用于使锌加热液化,雾化装置用于把锌粉雾化,凝结装置用于把雾化后的锌凝固呈粉末状。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的保温炉和雾化设备,完全液化的锌液倒入保温炉内,再由保温炉把锌液输送到气化设备内雾化。保温炉的底部或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管道,锌液通过连接管道导入设置在保温炉下方的雾化设备内。由于保温炉材质的限制,锌液在倒入保温炉的过程中,锌液会直接冲刷保温炉的内壁,此时内壁因受到锌液的冲刷和腐蚀,石墨材料制成的内壁会剥落形成杂质。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1、当连接管道设置在保温炉底部时,杂质会因为自重会连同锌液一起落入到连接管道内,造成雾化后的锌粉的纯净度不足;2、当连接管道设置在保温炉的侧壁时,虽然能够大幅度减少杂质的引入,但是因雾化设备设置在保温炉的下方,输送距离延长,为了保证锌液温度的恒定,需要额外增加一个可以二次供热的导流渠,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在保温炉底部的,能够大幅度减少杂质落入雾化设备内的一种用于锌液雾化的漏嘴组件和保温炉,在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的前提下,提高锌粉制作的纯净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锌液雾化的漏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呈倒置伞状的引流部和竖向设置的漏嘴部,引流部的下部用于容纳在炉体的底部的固定区域内,引流部的上部用于和炉体的底部形成可容纳杂质的环形空间,引流部和漏嘴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杂质的环形镂空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引流部的周侧设置有用于增强漏嘴组件固定效果的固定块,固定块容纳在炉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引流部和漏嘴部可分离设计,引流部和漏嘴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引流部受到锌液冲击而造成漏嘴组件损坏的第一缓冲粘结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漏嘴部的外侧套设有漏嘴套,漏嘴套和漏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粘结部,第一缓冲粘结部和第二缓冲粘结部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引流部的下端设置有漏液通道,漏嘴部的上端容纳在所述的漏液通道的中央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漏嘴部和引流部之间具有呈圆柱形的缓冲空间,所述的第一缓冲粘结部设置在缓冲空间的下部,缓冲空间的上部形成所述的环形镂空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漏嘴部的上端面略低于通道的上端面,所述的漏嘴套紧贴在通道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引流部的上端设置有圆环形的冲刷部,冲刷部的上端面呈圆弧环形平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缓冲粘结部由石墨材料制成,所述的引流部由氧化铝材料制成。

锌液雾化装置的保温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周侧的加热组件,炉体底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上述任一漏嘴组件,引流部的下部容纳在炉体的底部的固定区域内,引流部的上部突出炉体一定高度,引流部的上部和炉体底部之间形成可容纳杂质的环形空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漏嘴组件用于安装在保温炉的底部,漏嘴组件的引流部的下部固定于保温炉的底部,漏嘴组件的上部和保温炉的内壁形成可以用于容纳杂质的环状空间,锌液倒入保温炉内冲刷和腐蚀所形成的杂质在自重的作用下一部分落入环状空间内;同时,在引流部和漏嘴部之间设置环形镂空部,把未落入环状空间内的杂质进一步进行净化,二次净化的锌液能够去除大部分的杂质,大幅度增大锌粉的纯净度,在漏嘴部流出的锌液能够直接进入雾化设备内进行雾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漏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炉中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部的立体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部的立体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漏嘴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锌液雾化的漏嘴组件,包括包括呈倒置伞状的引流部1和竖向设置的漏嘴部2,引流部1的下部用于容纳在炉体3的底部的固定区域4内,引流部1的上部用于和炉体3的底部形成可容纳杂质的环形空间4,引流部1和漏嘴部2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杂质的环形镂空部5。

如图5、图6所示,引流部1的周侧设置有用于增强漏嘴组件固定效果的固定块6,固定块6容纳在炉体3的底部。固定块6可以呈块状,也可以呈圆环状围绕在引流部1周侧。

如图5-图6所示,引流部1和漏嘴部2可分离设计,如图1所示,引流部1和漏嘴部2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引流部1受到锌液冲击而造成漏嘴组件损坏的第一缓冲粘结部7。锌液在灌注入保温炉的过程中,锌液一方面冲刷保温炉的内壁,一方面冲击引流部1,若引流部1和漏嘴部2一体设置,则会因为锌液冲击引流部1而造成损坏。第一缓冲粘结部7一方面用于固定引流部1和漏嘴部2,另一方面用于给引流部1和漏嘴部2提供缓冲空间,就算引流部1存在一定程度的摇晃,也不会影响漏嘴部2的输送锌液。

如图2所示,漏嘴部2的外侧套设有漏嘴套8,漏嘴套8和漏嘴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粘结部9,第一缓冲粘结部7和第二缓冲粘结部9一体设置。

如图2、图5所示,引流部1的下端设置有漏液通道10,漏嘴部2的上端容纳在漏液通道10的中央位置,漏嘴部2的外径小于漏液通道10的内径,漏嘴部2和引流部1之间具有呈圆柱形的缓冲空间11。第一缓冲粘结部7设置在缓冲空间11的下部,缓冲空间11的上部形成环形镂空部5。漏嘴部2的上端面略高于于漏液通道10的上端面,杂质不容易流进漏嘴部2污染锌液雾化,漏嘴套8紧贴在漏液通道10的下端面。

如图5、图6所示,引流部1的上端设置有圆环形的冲刷部12,冲刷部12的上端面呈圆弧环形平面。第一缓冲粘结部7由石墨材料制成。引流部由XX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锌液雾化装置的保温炉,包括炉体3和设置在炉体周侧的加热组件13,炉体3底部设置有上述的漏嘴组件,引流部1的下部用于容纳在炉体3的底部的固定区域4内,引流部1的上部用于和炉体3的底部形成可容纳杂质的环形空间4,引流部1和漏嘴部2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杂质的环形镂空部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对一种用于锌液雾化的漏嘴组件和保温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