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466发布日期:2018-09-01 02:5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类零件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今,汽车作为一舒适的代步工具,为人们所喜爱,进而需求量急速增长,自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并执行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汽车产销量、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市场集中度均有显著进步。进入21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汽车工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管类零件占有很大的比重,且其加工工艺及要求较高,简单冷拔成型或者压模成型,不足以满足汽车的性能需求,精度无法保证,影响汽车的品质,故需要对其进行精加工,尤其是管口处打磨等处理,品质要求较高,加工过程中单纯使用人力拿持,对其品质影响过大,而现有的加持固定工具,仅为上、下面或者左、右面支杆式加紧固定,固定效果差,且极易对管件外壁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基座、U型支架、夹具主体、旋紧螺栓和夹持块,所述基座上表面镶嵌有一轴承,所述轴承与机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套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轴承内,且其下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基座内部,且该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端设有支撑横杆,且该支撑横杆与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杆两端上方均设有U型支架,且该U型支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U型支架上端内侧设有夹具主体,且该U型支架上端外侧分别设有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将夹具主体与U型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夹具主体两端内部设有纵向设置的凹槽,该凹槽槽口朝下,且其位于两U型支架外侧,所述凹槽前后两壁的上端设有旋紧螺栓,所述凹槽槽口中间位置设有横向设置的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固定连接于凹槽左、右侧壁,所述转杆上设有两交叉设置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与转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上端与连接杆固定相连,所述夹持块内侧面上设有弧形夹持板,该弧形夹持板外侧面中间位置与夹持块固定相连,且其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垫层,所述夹持块上端与下端均设有若干微调螺栓,所述微调螺栓纵向贯穿夹持块,且其顶端与弧形夹持板外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端还设有一折起段,该折起段外侧与旋紧螺栓的顶端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夹持板为弹性钢片构成,且其弧度大小由夹持块上的微调螺栓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为弹性橡胶垫层,且其大小形状均与弧形夹持板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是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块状体,且其内部设有容纳电机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杆及其上方所有构件均以转轴为对称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该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在夹具主体下方设置两交叉设置的连接杆,且两者均转动连接于转杆上,通过其上端外侧的旋紧螺栓对其进行挤压,使连接杆夹持块对待加工零件进行紧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连接杆下端夹持块外壁上不受力,不会因受力发生形变,影响加持效果,同时通过旋紧螺栓作为加紧力,予力平稳,逐渐对管类零件进行紧固,减少了夹力对管件外壁的冲击。

2.该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在夹持块内侧壁上设置弧形夹持板,且该弧形夹持板可通过夹持块上的微调螺栓来改变其弧形大小,使之与待加工管件外壁紧密相连,固定效果好,且配合夹持块之间距离可调,使得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直径大小的管类零件,提高了其适用性。

3.该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在弧形夹持板内设置垫层,避免了待加工管类零件与弧形夹持板之间的刚性接触,进一步保护管件外壁不受损伤。

4.该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在基座与支撑横杆之间设置转轴,能够在管类零件一端完成加工后,通过转轴旋转支撑横杆将另一端送至加工点,不需将管件取下,重新掉头安装,或工人将加工工具移至另一端,减小了工人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5.该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支撑横杆与基座上表面不直接接触,进一步减小了旋转阻力,同时可通过电机实现旋转,进一步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有利于对管类零件加工的有效快速进行,提高了管类零件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夹具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基座剖视图。

图中:1、基座;2、支撑横杆;3、U型支架;4、固定螺栓;5、夹具主体;6、旋紧螺栓;7、微调螺栓;8、夹持块;9、凹槽;10、转杆;11、连接杆;12、弧形夹持板;13、垫层;14、转轴;15、轴承;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一种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U型支架3、夹具主体5、旋紧螺栓6和夹持块8,所述基座1上表面镶嵌有一轴承15,所述轴承15与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5内套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转动连接于轴承15内,且其下端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位于基座1内部,且该电机16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1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4上端设有支撑横杆2,且该支撑横杆2与转轴1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杆2两端上方均设有U型支架3,且该U型支架3与之固定连接,所述U型支架3上端内侧设有夹具主体5,且该U型支架3上端外侧分别设有固定螺栓4,该固定螺栓4将夹具主体5与U型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夹具主体5两端内部设有纵向设置的凹槽9,该凹槽9槽口朝下,且其位于两U型支架3外侧,所述凹槽9前后两壁的上端设有旋紧螺栓6,所述凹槽9槽口中间位置设有横向设置的转杆10,所述转杆10两端固定连接于凹槽9左、右侧壁,所述转杆10上设有两交叉设置的连接杆11,该连接杆11与转杆1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1底端连接有夹持块8,所述夹持块8上端与连接杆11固定相连,所述夹持块8内侧面上设有弧形夹持板12,该弧形夹持板12外侧面中间位置与夹持块8固定相连,且其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垫层13,所述夹持块8上端与下端均设有若干微调螺栓7,所述微调螺栓7纵向贯穿夹持块8,且其顶端与弧形夹持板12外侧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杆11上端还设有一折起段,该折起段外侧与旋紧螺栓6的顶端位置相对应,所述弧形夹持板12为弹性钢片构成,且其弧度大小由夹持块8上的微调螺栓7调节,所述垫层13为弹性橡胶垫层,且其大小形状均与弧形夹持板12相同,所述基座1是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块状体,且其内部设有容纳电机16的空腔,所述支撑横杆2及其上方所有构件均以转轴14为对称轴。

工作原理:该汽车管类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在夹具主体5下方设置两交叉设置的连接杆11,且两者均转动连接于转杆10上,通过其上端外侧的旋紧螺栓6对其进行挤压,使连接杆11下端的夹持块8对待加工管件进行紧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连接杆11下端的夹持块8外壁上不受力,不会因受力发生形变,影响加持效果,同时通过旋紧螺栓6作为加紧力,予力平稳,逐渐对管类零件进行紧固,减少了夹力对管件外壁的冲击,通过在夹持块8内侧壁上设置弧形夹持板12,且该弧形夹持板12可通过夹持块8上的微调螺栓7来改变其弧形大小,使之与待加工管件外壁紧密相连,固定效果好,且配合夹持块8之间距离可调,使得该装置适用于各种直径大小的管类零件,提高了其适用性,同时弧形夹持板12内设置垫层13,避免了待加工管类零件与弧形夹持板12之间的刚性接触,进一步保护管件外壁不受损伤,通过在基座1与支撑横杆2之间设置转轴14,能够在管类零件一端完成加工后,通过转轴14旋转支撑横杆2将另一端送至加工点,不需将管件取下,重新安装,或工人将加工工具移至另一端进行管件加工,减小了工人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支撑横杆2与基座1上表面不直接接触,进一步减小了旋转阻力,同时可通过电机16实现旋转,进一步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有利于对管类零件加工的有效快速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