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0402发布日期:2018-06-02 06:3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比刚度、易回收等优点,在汽车、通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Mg-Zn系合金是常用的变形镁合金之一(如ZK60合金),但其铸态组织普遍粗大,平均晶粒尺寸超过200μm,导致其力学性能仍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常通过添加稀土RE来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虽然RE细化镁合金晶粒效果显著,但是RE价格普遍较高,其加入必然会提高生产成本(特别是高RE含量),且含RE镁合金熔炼工艺较复杂,特别要考虑精炼过程中RE元素的烧损程度。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能显著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的非稀土元素,该元素的添加不会提高生产成本,而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而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变形镁合金将有助于拓宽镁合金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Mg-Zn系合金铸态组织粗大和力学性能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添加微量Sn作为细化剂,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显著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和有效提高合金铸态力学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的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采用微量Sn作为细化剂,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Mg-Zn系合金锭和工业纯Sn锭作为原材料;

2)在CO2和0.2vol% SF6混合气体保护下,将Mg-Zn系合金锭熔化后升温至730℃;

3)将占原材料总重量0.042~0.083%的工业纯Sn锭加入熔体中,并在1h内搅拌熔体两次;

4)在熔体中再加入JDMJ型精炼剂,搅拌后升温至750℃,并静置30min;

5)待熔体温度冷却至715℃,除渣后浇入预热温度为250℃的楔型金属型模具中,凝固成铸态,获得晶粒细化的Mg-Zn系合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本发明中采用的金属Sn是以价格较低廉的工业纯Sn形式加入,熔炼工艺不变。Sn在Mg中的固溶度较大,达到14.5%,因此添加微量Sn将优先固溶于α-Mg基体中,不会与其它元素形成脆性第二相,在细化晶粒和提高铸态力学性能的同时,可保证其后续变形能力和各项性能。所以,本发明通过添加微量Sn作为细化剂,不但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三废污染,而且能够显著细化Mg-Zn系合金晶粒和有效提高合金铸态力学性能,铸态平均晶粒尺寸为130~135μm,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50~265MPa、140~182MPa和13.0~13.5%,相同条件下与现有技术细化的合金相比,平均晶粒尺寸减少41~43%,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11~18%、17~52%和44~5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铸态光学显微组织照片。

图2是对比例的铸态光学显微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采用ZK60-0.042Sn合金,Sn添加量为0.042%。

用ZK60合金锭和工业纯Sn锭按上述成分配制合金,其熔铸方法为:在CO2和0.2vol% SF6混合气体保护下,待ZK60合金锭熔化后升温至730℃,将工业纯Sn锭加入熔体中,接着在1h内搅拌熔体两次;然后在熔体中再加入JDMJ型精炼剂,搅拌后升温至750℃,并静置30min;最后待熔体温度冷却至715℃,除渣后浇入预热温度为250℃的楔型金属型模具中,凝固成铸态试样。

经测试,实施例1获得的合金的铸态平均晶粒尺寸为130μm,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50MPa、140MPa和13.5%。

实施例2:

采用ZK60-0.083Sn合金,Sn添加量为0.083%。

用ZK60合金锭和工业纯Sn锭按上述成分配制合金,其熔铸方法为:在CO2和0.2vol% SF6混合气体保护下,待ZK60合金锭熔化后升温至730℃,将工业纯Sn锭加入熔体中,接着在1h内搅拌熔体两次;然后在熔体中再加入JDMJ型精炼剂,搅拌后升温至750℃,并静置30min;最后待熔体温度冷却至715℃,除渣后浇入预热温度为250℃的楔型金属型模具中,凝固成铸态试样。

经测试,实施例2获得的合金的铸态平均晶粒尺寸为135μm,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65MPa、182MPa和13.0%。

对比例:

采用ZK60合金,Sn添加量为:0%。

其熔铸方法为:在CO2和0.2vol% SF6混合气体保护下,待ZK60合金锭熔化后升温至730℃,加入JDMJ型精炼剂并搅拌后升温至750℃,静置30min;最后待熔体温度冷却至715℃,除渣后浇入预热温度为250℃的楔型金属型模具中,凝固成铸态试样。

经测试,对比例获得的合金的铸态平均晶粒尺寸为230μm,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25MPa、120MPa和9.0%。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