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0928发布日期:2018-10-23 22:16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板材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抛光是板材加工领域内最基本的工序,板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的清理,去除飞边毛刺或表面污染等。目前打磨抛光主要通过人工处理及机器处理两种方式,传统的人工方法主要依靠工人使用砂纸或抛光机进行打磨抛光,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处理时间较慢,处理不全面等不足。然而,机器处理从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力得到了解放,但是目前机器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磨床进行处理。磨床加工成本较高,且加工单一;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另外,磨床打磨多为单一方向的打磨,使得板材打磨后的工件外观纹路单一,不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此外,现有的磨床打磨装置大多拆卸调节麻烦,使得板材打磨装置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板材打磨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板材打磨装置,包括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分别均套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面板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柜体和立柱,所述柜体和所述立柱相靠近一侧对称设有滑轨,所述柜体和所述立柱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面板的顶端对称设有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所述支撑柱一和所述支撑柱二之间穿插设有水平方向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柱二与位于所述支撑柱二一侧的正反电机一连接,所述支撑柱一和所述支撑柱二之间的所述转轴上对称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分别均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板,所述齿板与打磨基板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基板套设于所述滑轨内,所述打磨基板上对称设有卡夹,所述柜体的顶端设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顶端设有正反电机二,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固定座,所述正反电机二的旋转轴与位于所述正反电机二一侧的丝杆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丝杆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正反电机二的壳体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限位杆和所述丝杆上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活动块的中间位置设有与所述丝杆相啮合的螺纹孔一,所述活动块的一侧设有正反电机三,所述正反电机三的输出轴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对称设有螺纹孔二,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打磨块,所述打磨块为类H形结构,所述打磨块的两端对称设有螺纹孔三,所述螺纹孔二和所述螺纹孔三之间穿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所述螺纹孔三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三的一侧,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分别均设有紧固栓,所述螺纹孔二和所述螺纹孔三之间的所述螺纹杆上分别均套设有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上分别均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分别均设有锁紧块。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一,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柱一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二,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柱二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三。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上设有若干收纳室,所述收纳室上分别均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卡夹为活动可调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正反电机一与所述支撑面板之间设有消音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正反电机二的正反旋转带动丝杆的正反旋转,而丝杆的正反旋转使得活动块实现水平方向的移动,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所需进行活动块的位置的调节,即实现打磨块水平位置的调节,螺纹杆、紧固栓和螺栓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所需进行打磨块高度的调节,或者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的不同更换不同规格的打磨块,当打磨块的规格和位置调节完成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正反电机一和启动正反电机三实现板材的移动打磨,整体设计简单合理,打磨方向多种多样,打磨具有多元性和广泛性,装置造价成本低,移动、拆卸、调节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板材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板材打磨装置的齿板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支撑面板;2、安装座;3、万向轮;4、柜体;5、立柱;6、支撑柱一;7、转轴;8、正反电机一;9、支撑柱二;10、齿轮;11、齿板;12、打磨基板;13、滑轨;14、卡夹;15、固定基座;16、正反电机二;17、固定座;18、丝杆;19、限位杆;20、活动块;21、限位孔;22、螺纹孔一;23、正反电机三;24、固定板;25、螺纹孔二;26、打磨块;27、螺纹孔三;28、螺纹杆;29、紧固栓;3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打磨装置。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板材打磨装置,包括支撑面板1,所述支撑面板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内分别均套设有万向轮3,所述支撑面板1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柜体4和立柱5,所述柜体4和所述立柱5相靠近一侧对称设有滑轨13,所述柜体4和所述立柱5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面板1的顶端对称设有支撑柱一6和支撑柱二9,所述支撑柱一6和所述支撑柱二9之间穿插设有水平方向的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柱二9与位于所述支撑柱二9一侧的正反电机一8连接,所述支撑柱一6和所述支撑柱二9之间的所述转轴7上对称设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的一侧分别均设有与所述齿轮10相啮合的齿板11,所述齿板11与打磨基板12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基板12套设于所述滑轨13内,所述打磨基板12上对称设有卡夹14,所述柜体4的顶端设有固定基座15,所述固定基座15的顶端设有正反电机二16,所述立柱5的顶端设有固定座17,所述正反电机二16的旋转轴与位于所述正反电机二16一侧的丝杆18连接,所述丝杆1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座17上,所述丝杆18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的一端与所述正反电机二16的壳体连接,所述限位杆19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7连接,所述限位杆19和所述丝杆18上套设有活动块20,所述活动块20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与所述限位杆19相匹配的限位孔21,所述活动块20的中间位置设有与所述丝杆18相啮合的螺纹孔一22,所述活动块20的一侧设有正反电机三23,所述正反电机三23的输出轴与固定板24连接,所述固定板24的两端对称设有螺纹孔二25,所述固定板24的下方设有打磨块26,所述打磨块26为类H形结构,所述打磨块26的两端对称设有螺纹孔三27,所述螺纹孔二25和所述螺纹孔三27之间穿插设有螺纹杆28,所述螺纹杆28的底端贯穿所述螺纹孔三27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三27的一侧,所述螺纹杆28的底部分别均设有紧固栓29,所述螺纹孔二25和所述螺纹孔三27之间的所述螺纹杆28上分别均套设有螺栓30。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正反电机二16的正反旋转带动丝杆18的正反旋转,而丝杆18的正反旋转使得活动块20实现水平方向的移动,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所需进行活动块20的位置的调节,即实现打磨块26水平位置的调节,螺纹杆28、紧固栓29和螺栓30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所需进行打磨块26高度的调节,或者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的不同更换不同规格的打磨块26,当打磨块26的规格和位置调节完成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正反电机一8和启动正反电机三23实现板材的移动打磨,整体设计简单合理,打磨方向多种多样,打磨具有多元性和广泛性,装置造价成本低,移动、拆卸、调节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万向轮3来说,所述万向轮3上分别均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分别均设有锁紧块,采用该方案,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防护,以及移动之后进行装置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丝杆18来说,所述丝杆18与所述固定座17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一,所述转轴7与所述支撑柱一6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二,所述转轴7与所述支撑柱二9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三,采用该方案,增强了丝杆18和转轴7旋转的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柜体4来说,所述柜体4上设有若干收纳室,所述收纳室上分别均设有手柄,采用该方案,便于使用者对装置零件的收纳。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卡夹14来说,所述卡夹14为活动可调节结构,采用该方案,便于使用者对不同的板材进行固定,便于对板材的打磨。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正反电机一8来说,所述正反电机一8与所述支撑面板1之间设有消音垫,采用该方案,便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噪音,另一方面增加装置器械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正反电机二16的正反旋转带动丝杆18的正反旋转,而丝杆18的正反旋转使得活动块20实现水平方向的移动,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所需进行活动块20的位置的调节,即实现打磨块26水平位置的调节,螺纹杆28、紧固栓29和螺栓30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所需进行打磨块26高度的调节,或者使用者可以根据板材的不同更换不同规格的打磨块26,当打磨块26的规格和位置调节完成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正反电机一8和启动正反电机三23实现板材的移动打磨,整体设计简单合理,打磨方向多种多样,打磨具有多元性和广泛性,装置造价成本低,移动、拆卸、调节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