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584发布日期:2018-08-10 21:4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科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



背景技术:

钢板表面镀锌是提高钢板防腐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镀锌层容易在潮湿环境中腐蚀,形成白斑和灰斑,因此在镀锌后一般需要采取钝化处理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目前普遍采用的钝化处理工艺为采用铬酸盐进行钝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工艺简单、成本低、耐腐蚀性能好,但由于其中含有大量六价铬,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而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无铬钝化处理剂能代替铬酸盐,达到相同的耐腐蚀性。现有的镀锌钢板处理剂,生产工艺复杂,保存周期短,所需干燥温度高(70~80℃),工作性能不理想,其耐盐雾试验性能为96小时不大于5%。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0-20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15-20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10-20的腐殖酸、重量份为5-10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5-8的硝酸钠、重量份为3-5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2-4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5-7的硝酸、重量份为2-3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1-3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1-2的磺化蓖麻油;所述腐殖酸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向沉淀池中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并搅拌10-20min;

向装有所述混合物的沉淀池中加入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混合物,并搅拌30-40min;

加入风化褐煤原料,静置1-2h后进行固液分离;

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存放在罐体中成化20-30h,并将ph值调节至8-10。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重量比为1:2-5:8-10。

进一步地,所述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体积比为1:2-4:6-9。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5-18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15-16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12-15的腐殖酸、重量份为6-8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6-7的硝酸钠、重量份为4-5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2-3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5-6的硝酸、重量份为2-2.5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1-2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1-1.5的磺化蓖麻油。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6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15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13的腐殖酸、重量份为7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6的硝酸钠、重量份为4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2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6的硝酸、重量份为2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1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1.5的磺化蓖麻油。

进一步地,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1-5的硅溶胶。

进一步地,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2-5的氟钛酸。

进一步地,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1-2的纳米二氧化硅。

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剂是氟酸、氨水、磷酸、磷酸盐、硼酸、锆酸、碳酸盐、柠檬酸、单宁酸、草酸、甲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组分区别于现有的钝化处理剂,不含有对环境有污染的金属铬离子,同时对镀锌钢板或镀铝锌硅钢板进行钝化处理后,可满足镀锌钢板或镀铝锌硅钢板所需的耐腐蚀性要求。

根据下文结合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0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20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20的腐殖酸、重量份为5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5的硝酸钠、重量份为3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2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5的硝酸、重量份为3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3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2的磺化蓖麻油;所述腐殖酸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s1,向沉淀池中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并搅拌10min;

步骤s2,向装有所述混合物的沉淀池中加入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混合物,并搅拌30min;

步骤s3,加入风化褐煤原料,静置2h后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s4,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存放在罐体中成化20h,并将ph值调节至10。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20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15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10的腐殖酸、重量份为10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8的硝酸钠、重量份为5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4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7的硝酸、重量份为2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3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1的磺化蓖麻油;所述腐殖酸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s1,向沉淀池中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并搅拌20min;

步骤s2,向装有所述混合物的沉淀池中加入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混合物,并搅拌40min;

步骤s3,加入风化褐煤原料,静置1h后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s4,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存放在罐体中成化30h,并将ph值调节至8。

所述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重量比为1:3:5。所述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体积比为1:3:8。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1的硅溶胶。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5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18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15的腐殖酸、重量份为8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6的硝酸钠、重量份为4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3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6的硝酸、重量份为3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2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2的磺化蓖麻油;所述腐殖酸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s1,向沉淀池中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并搅拌15min;

步骤s2,向装有所述混合物的沉淀池中加入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混合物,并搅拌30min;

步骤s3,加入风化褐煤原料,静置1.5h后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s4,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存放在罐体中成化25h,并将ph值调节至9。

所述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重量比为1:2:7。所述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体积比为1:2:6。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5的硅溶胶。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6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15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13的腐殖酸、重量份为7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6的硝酸钠、重量份为4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2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6的硝酸、重量份为2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1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1.5的磺化蓖麻油;所述腐殖酸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s1,向沉淀池中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并搅拌17min;

步骤s2,向装有所述混合物的沉淀池中加入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混合物,并搅拌33min;

步骤s3,加入风化褐煤原料,静置1h后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s4,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存放在罐体中成化28h,并将ph值调节至8.5。

所述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重量比为1:2.5:8。所述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体积比为1:1.5:7。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3的硅溶胶。

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2的氟钛酸。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1的纳米二氧化硅。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3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重量份为17的巯基苯并噻唑盐、重量份为18的腐殖酸、重量份为8的防锈金属盐、重量份为7的硝酸钠、重量份为5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多元共聚物、重量份为3的氢氧化钠、重量份为7的硝酸、重量份为3的ph调节剂、重量份为2的偏硅酸钠、重量份为2的磺化蓖麻油;所述腐殖酸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s1,向沉淀池中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并搅拌13min;

步骤s2,向装有所述混合物的沉淀池中加入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混合物,并搅拌36min;

步骤s3,加入风化褐煤原料,静置1.5h后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s4,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存放在罐体中成化23h,并将ph值调节至9.5。

所述碳酸钠、氢氧化钠及三聚磷酸钠的重量比为1:2:10。所述酸氢铵、丙醇和已二醇的体积比为1:3:8。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2的硅溶胶。

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5的氟钛酸。所述环保型镀锌钢板钝化处理剂还包括重量份为2的纳米二氧化硅。所述ph调节剂是氟酸、氨水、磷酸、磷酸盐、硼酸、锆酸、碳酸盐、柠檬酸、单宁酸、草酸、甲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组分区别于现有的钝化处理剂,不含有对环境有污染的金属铬离子,同时对镀锌钢板或镀铝锌硅钢板进行钝化处理后,可满足镀锌钢板或镀铝锌硅钢板所需的耐腐蚀性要求。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