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3401发布日期:2018-11-24 13: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抛光装置,应用于钢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板在加工完成后,由于其加工工艺的限制,很难保证钢板的表面完全均匀、光滑,因此需要对钢板的表面进行抛光,在一些企业还通过人工手持抛光轮对钢板进行手动抛光,效率较差且费时费力,现有的机械抛光机结构较为复杂,采购成本较高,急需一种新型的钢板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抛光装置,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效的优点,可防止钢板二次生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抛光装置,包括:左立块、右立块、行走轨、限位条、抛光平台、滑块、固定卡具、调节气缸、滑动卡具、转轴、抛光轮、电机,所述左立块、右立块分别竖直固接在地面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轨安装在左立块与右立块之间,所述限位条为两条分别固接在行走轨左右两侧,且限位条与行走轨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抛光平台下端面处固接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下端设有与空隙相匹配的支腿,所述抛光平台通过滑块与行走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具固接在抛光平台上端面右端,所述调节气缸对应于固定卡具固接在抛光平台上端面左侧,所述调节气缸活塞杆末端固接一个调节卡具,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在左立块与右立块之间,所述抛光轮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电机安装在右立块右端面上部,且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右端固接在一起。

所述行走轨到左立块的距离与行走轨到右立块的距离相等。

两个限位条关于行走轨的中线呈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滑块内侧设有驱动滑块行走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为气缸。

所述抛光轮的右端面与固定卡具左端面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益效果:

1、省时省力;

2、效率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钢板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立块;2-右立块;3-行走轨;4-限位条;5-抛光平台;6-滑块;7-固定卡具;8-调节气缸;9-滑动卡具;10-转轴;11-抛光轮;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抛光装置,包括:左立块1、右立块2、行走轨3、限位条4、抛光平台5、滑块6、固定卡具7、调节气缸8、滑动卡具9、转轴10、抛光轮11、电机12,所述左立块1、右立块2分别竖直固接在地面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轨3安装在左立块1与右立块2之间,所述限位条4为两条分别固接在行走轨3左右两侧,且限位条4与行走轨3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抛光平台5下端面处固接一个滑块6,所述滑块6下端设有与空隙相匹配的支腿,所述抛光平台5通过滑块6与行走轨3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具7固接在抛光平台5上端面右端,所述调节气缸8对应于固定卡具7固接在抛光平台5上端面左侧,所述调节气缸8活塞杆末端固接一个调节卡具9,所述转轴10通过轴承水平安装在左立块1与右立块2之间,所述抛光轮11套装在转轴10上,所述电机12安装在右立块2右端面上部,且电机12输出轴与转轴10右端固接在一起。

所述行走轨3到左立块1的距离与行走轨3到右立块2的距离相等。

两个限位条4关于行走轨3的中线呈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滑块6内侧设有驱动滑块6行走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为气缸。

所述抛光轮11的右端面与固定卡具7左端面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将待抛光的钢板置于抛光平台5上,通过气缸8带动调节卡具9将钢板夹持在调节卡具9与固定卡具7之间,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抛光轮11转动,从而对钢板上表面进行抛光,通过设置在滑块6内侧的驱动装置带动滑块6行走,从而对钢板整个右侧进行抛光,钢板右侧抛光完成后,将钢板翻转180度,即可对钢板左侧进行抛光,完成一整个面的抛光,采用本技术方案,代替人工操作,省事省力,效率大大提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抛光装置,包括:左立块、右立块、行走轨、限位条、抛光平台、滑块、固定卡具、调节气缸、滑动卡具、转轴、抛光轮、电机,所述行走轨安装在左立块与右立块之间,所述限位条为两条分别固接在行走轨左右两侧,且限位条与行走轨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抛光平台下端面处固接一个滑块,所述抛光平台通过滑块与行走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具固接在抛光平台上端面右端,所述调节气缸对应于固定卡具固接在抛光平台上端面左侧,所述调节气缸活塞杆末端固接一个调节卡具,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水平安装在左立块与右立块之间,所述抛光轮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右端固接在一起。本发明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效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伏刚;宋玉龙;吴在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南钢盛达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9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