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磨性能的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6148发布日期:2019-01-05 09:0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了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高耐磨性能的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是经过孕育和球化处理得到的具有球状石墨的铸铁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磨性能、吸震性能及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它的综合性能类似于钢,正是因为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如汽车零配件、铸铁管件、风电零部件、机床配件、发动机曲轴等。

现有技术中的球墨铸铁的耐磨性能不够高,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磨性能的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耐磨性能的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该球墨铸铁各化学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碳3.5-3.6%、硅2-2.2%、锰0.5-0.6%、钒0.2-0.3%、钨0.6-0.8%、锑0.02-0.04%、钼0.5-0.6%、稀土0.01-0.04%、磷≤0.04%、硫≤0.01%,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熔炼:根据合金的组分和含量进行配料,先将增碳剂、生铁、废钢、钨铁、钼铁装入中频感应电炉中,待全部熔成铁液后进行除渣、扒渣、保温、光谱成分分析,当铁液温度升至1440℃-1480℃时加入锰铁、硅铁、钒铁;

s2.球化处理及孕育处理:在球化包内加入球化剂,在球化剂上覆盖占铁液总重量0.4-0.6%的第一孕育剂,第一孕育剂上覆盖废钢片,紧实,冲入铁液,铁液温度为1400-1430℃,完成球化处理和包内孕育处理后,再加入铁液总重量0.4%-0.6%的第二孕育剂进行型内孕育;

s3.浇注:进行浇注,在浇注的同时加入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

s4.热处理:将浇注完成后的铸件升温至900-910℃,保温3-4h,以6-9℃/min的速度降温至650-700℃,保温3-5h,空冷至室温;将空冷后的铸件升温至890-920℃,以13-15℃/min的速度降温至400-450℃,空冷至室温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得所述球墨铸铁。

进一步地,所述球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碳42-45%、钙0.8-1.2%、钡1-1.5%、镁5.5-6.5%、稀土0.8-1.0%,铝<1.2%,余量为fe。

进一步地,所述球化剂的粒度为5-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55-70%、锆0.8-3.2%、铌1.2-2.5%、钙2.8-5.5%、钡1.85-3.58%、镁≤0.15%、铝≤0.2%、锰≤0.26%、硫≤0.02%、磷≤0.05%,余量为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60-70%、钡2-6%、钙0.5-2.0%、铝1-2%,余量为铁。

进一步地,所述随流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73-78%、锆1.0-1.5%、锶0.8-1.2%、钙≤0.1%,铝≤0.5%,余量为fe。

进一步地,所述随流孕育剂占铁液总重量的0.1-0.2%。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熔炼、浇注、热处理等步骤制成,通过合理的工艺参数改进和配方组成,制得的球墨铸铁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延长了球墨铸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高耐磨性能的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该球墨铸铁各化学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碳3.5%、硅2.1%、锰0.5%、钒0.2%、钨0.7%、锑0.03%、钼0.55%、稀土0.03%、磷≤0.04%、硫≤0.01%,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熔炼:根据合金的组分和含量进行配料,先将增碳剂、生铁、废钢、钨铁、钼铁装入中频感应电炉中,待全部熔成铁液后进行除渣、扒渣、保温、光谱成分分析,当铁液温度升至1460℃时加入锰铁、硅铁、钒铁;

s2.球化处理及孕育处理:在球化包内加入球化剂,在球化剂上覆盖占铁液总重量0.5%的第一孕育剂,第一孕育剂上覆盖废钢片,紧实,冲入铁液,铁液温度为1420℃,完成球化处理和包内孕育处理后,再加入铁液总重量0.5%的第二孕育剂进行型内孕育;

s3.浇注:进行浇注,在浇注的同时加入占铁液总重量的0.15%的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

s4.热处理:将浇注完成后的铸件升温至905℃,保温3.5h,以8℃/min的速度降温至670℃,保温4h,空冷至室温;将空冷后的铸件升温至900℃,以14℃/min的速度降温至420℃,空冷至室温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得所述球墨铸铁。

其中,所述球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碳43%、钙1%、钡1.2%、镁6%、稀土0.9%,铝<1.2%,余量为fe;所述球化剂的粒度为5-30mm;所述第一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62%、锆2%、铌2%、钙4.2%、钡2.5%、镁≤0.15%、铝≤0.2%、锰≤0.26%、硫≤0.02%、磷≤0.05%,余量为铁;所述第二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65%、钡4%、钙1.2%、铝1.5%,余量为铁;所述随流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75%、锆1.2%、锶1%、钙≤0.1%,铝≤0.5%,余量为fe。

实施例2

一种高耐磨性能的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该球墨铸铁各化学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碳3.5%、硅2%、锰0.5%、钒0.2%、钨0.6%、锑0.02%、钼0.5%、稀土0.01%、磷≤0.04%、硫≤0.01%,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熔炼:根据合金的组分和含量进行配料,先将增碳剂、生铁、废钢、钨铁、钼铁装入中频感应电炉中,待全部熔成铁液后进行除渣、扒渣、保温、光谱成分分析,当铁液温度升至1440℃时加入锰铁、硅铁、钒铁;

s2.球化处理及孕育处理:在球化包内加入球化剂,在球化剂上覆盖占铁液总重量0.4%的第一孕育剂,第一孕育剂上覆盖废钢片,紧实,冲入铁液,铁液温度为1400℃,完成球化处理和包内孕育处理后,再加入铁液总重量0.4%的第二孕育剂进行型内孕育;

s3.浇注:进行浇注,在浇注的同时加入占铁液总重量的0.2%的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

s4.热处理:将浇注完成后的铸件升温至900℃,保温3h,以6℃/min的速度降温至650℃,保温3h,空冷至室温;将空冷后的铸件升温至890℃,以13℃/min的速度降温至400℃,空冷至室温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得所述球墨铸铁。

其中,所述球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碳42%、钙0.8%、钡1%、镁5.5%、稀土0.8%,铝<1.2%,余量为fe;所述球化剂的粒度为5-30mm;所述第一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55%、锆0.8%、铌1.2%、钙2.8%、钡1.85%、镁≤0.15%、铝≤0.2%、锰≤0.26%、硫≤0.02%、磷≤0.05%,余量为铁;所述第二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60%、钡2%、钙0.5%、铝1%,余量为铁;所述随流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73%、锆1.0.5%、锶0.8%、钙≤0.1%,铝≤0.5%,余量为fe。

实施例3

一种高耐磨性能的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该球墨铸铁各化学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碳3.6%、硅2.2%、锰0.6%、钒0.3%、钨0.8%、锑0.04%、钼0.6%、稀土0.04%、磷≤0.04%、硫≤0.01%,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熔炼:根据合金的组分和含量进行配料,先将增碳剂、生铁、废钢、钨铁、钼铁装入中频感应电炉中,待全部熔成铁液后进行除渣、扒渣、保温、光谱成分分析,当铁液温度升至1480℃时加入锰铁、硅铁、钒铁;

s2.球化处理及孕育处理:在球化包内加入球化剂,在球化剂上覆盖占铁液总重量0.6%的第一孕育剂,第一孕育剂上覆盖废钢片,紧实,冲入铁液,铁液温度为1430℃,完成球化处理和包内孕育处理后,再加入铁液总重量0.6%的第二孕育剂进行型内孕育;

s3.浇注:进行浇注,在浇注的同时加入占铁液总重量的0.1%的随流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

s4.热处理:将浇注完成后的铸件升温至910℃,保温4h,以9℃/min的速度降温至700℃,保温5h,空冷至室温;将空冷后的铸件升温至920℃,以15℃/min的速度降温至450℃,空冷至室温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得所述球墨铸铁。

其中,所述球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碳45%、钙1.2%、钡1.5%、镁6.5%、稀土1.0%,铝<1.2%,余量为fe;所述球化剂的粒度为5-30mm;所述第一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70%、锆3.2%、铌2.5%、钙5.5%、钡3.58%、镁≤0.15%、铝≤0.2%、锰≤0.26%、硫≤0.02%、磷≤0.05%,余量为铁;所述第二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70%、钡6%、钙2.0%、铝2%,余量为铁;所述随流孕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硅78%、锆1.5%、锶1.2%、钙≤0.1%,铝≤0.5%,余量为fe。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