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9093发布日期:2018-12-08 07:3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越来越要求汽车制造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注重节能减排,目前,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汽车轻量化标准,先进高强钢(ahss)应运而生,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高强钢。第一代高强钢主要有双相钢(dualphase,dp)、复相钢(complexsteel,cp)和马氏体钢(martensitic,m)等,其基本组织是bcc结构,一般能够满足强度的要求,但延伸率较低;第二代高强钢含有更高的合金成分,包括孪晶诱发塑性钢(twinninginducedplasticity,twip)等,强塑性较高,但成本较高;第三代高强钢旨在用低合金元素实现强塑性的良好匹配,其中淬火配分钢(quenchingandpartitioning,q&p)和中锰钢(mediummn)是典型代表。q&p钢由j.g.speer教授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碳的配分,实现奥氏体的稳定化,从而保留至室温,利用trip效应增加试验钢的塑性,达到强塑性的良好匹配。q&p钢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先将试验钢在奥氏体区或临界区保温,然后淬火至某一温度(介于ms点和mf点之间的温度),得到一部分马氏体组织,然后提升至某一配分温度,实现马氏体中的碳向奥氏体中配分,最后淬火至室温。目前,q&p工艺在低锰trip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少(~10%),强度提高受到限制,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残余奥氏体,从而制备超高强度的q&p钢,本发明将q&p工艺应用于中锰钢领域,即通过一种中锰q&p热处理工艺获得超高强度q&p钢。在已公开的超高强度q&p钢专利申请中,公开号为cn105648317a的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q&p钢冷轧退火板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出临界区的中锰q&p钢,碳含量为0.1~0.3wt.%,硅含量为0.8~2.0wt.%,锰含量为4.0~8.0wt.%,磷含量<0.01wt.%,硫含量<0.01wt.%,氮含量<0.01wt.%,其余为铁元素,其力学性能方面,抗拉强度900~1300mpa,延伸率24%~37%。公开号为cn103805851a的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超高强度低成本热轧q&p钢及其生产方法,公开号为cn107043895a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1500mpa级低碳中锰含铜钢的成分设计及生产方法,上述两个专利均是将q&p工艺应用于热轧过程。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最终得到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双相组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按照以下工艺路线进行:(1)完全奥氏体化:分为两段加热过程,分别为预加热阶段和最终加热阶段,先以10℃/s预加热至600℃,再以5℃/s将冷轧板最终加热至780~840℃,并保温180s~3600s,使其完全奥氏体化;(2)初次淬火:以5℃/s冷却至80~150℃,得到一部分马氏体组织;(3)配分:以20℃/s加热至450℃,保温300s,完成碳的配分;(4)最终淬火:以50℃/s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双相组织。所述冷轧中锰q&p钢的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wt.%;mn:5.05~5.09wt.%;si:1.12~1.56wt.%;al:0.046~1.01wt.%;s:<0.003wt.%;p:<0.005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各相含量是跟据电子探针组织图和xrd数据得出:40%~55%的回火马氏体,13%~23%的残余奥氏体,剩余为最终淬火生成的二次马氏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各成分化学成分及其作用:c:0.2wt.%,碳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同时又可以起到很强的固溶强化作用。在配分的过程中,一次马氏体中的碳元素向周围奥氏体中富集,起到稳定奥氏体的作用,使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增加,增加试验钢的强度和塑性;由于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焊接性能变差,过少又不足以稳定足够的奥氏体,因此本发明的碳含量控制在0.2wt.%。mn:5.05~5.09wt.%,锰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并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还可以起到固溶强化与细化晶粒的作用,随着锰元素含量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马氏体转变的临界转变速度,本发明中将锰元素控制在5.05~5.09wt.%之间。si:1.12~1.56wt.%,在碳化物的形成过程中,要排出硅元素,在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因此可以有效抑制渗碳体的析出,从而使更多的碳元素配分至奥氏体中,稳定奥氏体;但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会使钢的表面质量变差,因此本发明将硅含量控制在1.12~1.56wt.%之间。al:0.046~1.01wt.%,铝元素可以用作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细化晶粒,改善钢在低温时的韧性,特别是降低了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在本发明中,铝元素的添加作为对比成分,显著提高了试验钢的延伸性能。其他元素跟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酌情添加,或者是作为杂质元素存在。(2)组织与性能本发明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回火马氏体、奥氏体和二次马氏体,在电子探针组织图片中,黑色并凹陷的组织属于回火马氏体,凸出的组织为奥氏体和二次马氏体。本发明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640mpa~1422mpa,抗拉强度为1312mpa~1522mpa,延伸率为14%~23%。(3)本发明奥氏体温度为780℃~840℃(ac3~ac3+20℃),防止温度升高导致晶粒粗大,淬火温度在80℃~150℃,防止因淬火温度太高产生过多的二次马氏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路线图;图2为成分1实施例1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3为成分1实施例2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4为成分1实施例3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5为成分1实施例4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6为成分1实施例5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7为成分1实施例6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8为成分1实施例7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9为成分2实施例8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10为成分2实施例9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图11为成分2实施例10的电子探针组织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附图和实施例所限。首先按照设计的成分(表1)进行冶炼、连铸、热轧、中间退火和冷轧,并将冷轧板(厚度1.2mm)按照astme8标准加工成拉伸试样(标距25mm)。根据相变仪试验得到试验用钢的基本相变点参数,见表2,其中ac1为奥氏体化开始转变温度,ac3为完全奥氏体化温度,ms为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表1本发明冷轧中锰q&p钢的化学成分(wt.%)编号cmnsialonps成分10.25.051.560.046<0.002<0.002<0.005<0.003成分20.25.071.250.87<0.002<0.002<0.005<0.003成分30.25.091.121.01<0.002<0.002<0.005<0.003表2本发明冷轧中锰q&p钢的基本参数(℃)编号ac1ac3ms成分1605775250成分2622815285成分3636828307根据试验用钢的基本参数设计好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具体实施见表3,每组试验取两个拉伸试样进行热处理,随后在5吨万能拉伸机上进行拉伸,每组试验的力学性能取两个试样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力学性能,具体如表4所示。表3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升温及降温速率省略)表4本发明实施案例的力学性能参数由表4可知,本发明的实施案例具有超高的抗拉强度(>1.3gpa)和良好的延伸性(>14%),抗拉强度最大可达1522mpa,延伸率最大可达22.7%,说明通过该工艺可以制备出超高强度q&p钢。由电子探针组织图可知,其组织主要包括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新鲜马氏体。其中残余奥氏体以两种形态存在,分别为条状和块状,并且条状残奥的尺寸更小,两种残奥具有不同的力学稳定性,可以在不同变形阶段发生trip效应,提高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